大温空置、待售公寓数量持续攀升 黎明前的黑暗
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大温地区已竣工、空置和未售出的公寓、城市屋数量继续攀升,售挂比持续降低。
光是素里,就有数千套已建成但未售出的新公寓,开发商、地产经纪们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投入大量广告和宣传,来努力“清空”这些库存。
跟踪房产数据的Zonda Urban产品开发副总裁Jon Bennest表示:“从历史上看,大温很少出现如今的情况,因为绝大多数公寓项目都会顺利进行、顺利竣工、并且在竣工前售罄。”
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因为即便央行利率在下降、美加贸易战在平息,公寓、城市屋的销售似乎还不尽如人意,而省府又在鼓励一改多,似乎会让售挂比继续下滑。
![]()
但,这是黎明前的黑暗?
就像央行此轮降息,让很多购房者看到“隧道尽头的灯光”那样,也有很多分析师、地产相关人士认为,公寓、城市屋的销售,目前也是黎明前的黑暗。
![]()
因为有迹象表明,开发商会陆陆续续将更多项目撤出市场,或者专注于租赁业务,因此新上市、新开工的公寓数量会减少,有助于现有公寓的清库存。
“开发商们需要重新做出评估,因为他们发现温哥华市场不是万能的,他们的预期和现实的落差很大”,Zonda Urban产品副总裁Jon Bennest指出,“虽然政府鼓励多建房,但卖不出去的话,就毫无意义。”
![]()
截止到2025年第三季度末,大温地区空置未出售的公寓和城市屋数量为3745套,高于第二季度末的3215套、远高于第一季度的2304套。
相比之下,在疫情前,每个季度的空置未出售的公寓、城市屋数量仅有500套左右,在地产特别火热的时候,数量甚至少于300套、200套。
不过,房屋的总库存是有下降的趋势:2025年第一季度末为16444套、第二季度末16589套、第三季度末14998套,说明其他类别的房屋、二手房销售开始好转。但要知道,十年平均值只有7567套。
取消的项目,不乏热门项目
前文提到一些公寓项目被取消,主要是中小开发商的中小型项目,但也不乏一些大型的热门项目,或者之前被媒体广泛报道过、宣传过的项目。
![]()
首当其冲的是著名开发商Thind在素里的District Northwest项目,该项目预期建设房屋多达933套,其次是温哥华市中心,由开发商Curv打造的Brivia,原计划有500个单位,目前已经被接管。
有些项目并非开发商主动取消,而是迫不得已取消,因为主要资金来源是楼花销售,一旦楼花销售遇冷,那项目就无法开工,只能“胎死腹中”。
![]()
Zonda Urban产品副总裁Jon Bennest还认为,目前的整体成本还没有下降到足以让开发商、建商在不亏损的情况下降低价格,所以他们宁愿取消,也不愿降价出售,或者干脆转为租赁,能享受各级政府的福利与补助。
在这个趋势下, 所谓“黎明前的黑暗”主要体现在数据层面: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公寓价格应该能保持平稳,没有大风大浪,并且售挂比会逐步提升,销售势头会比较活跃。公寓是目前大温最重要的房型,公寓稳则大盘稳。
投资者,将何去何从?
楼花、新公寓,一直是加拿大投资者最热衷的领域,但在库存提升、楼花和新公寓销售遇冷的当下,投资者们又将何去何从?
![]()
《温哥华太阳报》观点文章认为,如果仍然对公寓感兴趣的投资者,可能更多会考虑小户型,比如一卧室和Studio户型,这些户型能成为未来城市生活的主流,并且投入资金少、收益稳定、亏损也不会太严重。
相比于高层混凝土公寓,投资者可能会更青睐中小规模的公寓,因为后者开工相对障碍较小,而前者过于依赖前期资金,即便勉强开工,也有烂尾的风险。
如果买来公寓并且出租,目前来看仍然回报率不俗,虽然大温公寓租金价格有所下跌,但仍然是全国最贵,并且租赁需求强劲。加之公寓价格稳定、利率较低,投资回报有保障。
![]()
但Zonda Urban产品副总裁Jon Bennest最后表示,上述提到的变化,都不会在一瞬间发生,而是循序渐进,大温公寓市场真正的稳定期,可能要到2028年前后。
回到巅峰期?基本没可能
如果公寓市场真能复苏,会复苏到什么程度,能回到巅峰期吗?相信没有人敢这么认定,因为温哥华公寓巅峰期的火热程度,恐怕会让不了解情况的人惊愕:
2015年到2017年,尤其是2016年海外买家税出台前,几乎所有公寓都是抢offer才能买到,挂牌70万,实际成交价在80万以上甚至90万,平均成交天数为个位数。
![]()
温哥华Downtown、列治文中心、UBC、本拿比Metrotown地区的公寓炙手可热,好的户型“秒售罄”,UBC甚至出现了公寓成交价超过挂牌价40%的盛况。
但人人都明白,这种所谓的公寓盛事,并不理性、并不健康,普通买家并不希望这样的局面再次出现。所以,公寓市场只要恢复到疫情前的温和状态,就一切妥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