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移民!”加拿大人疯狂劝退毕生积蓄将被榨干
1、 "千万别移民"!加拿大人疯狂劝退:你的毕生积蓄将被榨干
近日,一段在社交媒体上疯传的视频显示,一名加拿大人公开警告印度人“千万不要移民加拿大”。他声称移民程序让技术工人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却得不到足够的回报。
这名居住在印度班加罗尔的加拿大男子弗里森表示,计划移居加拿大的印度人应该重新考虑他们的决定。
弗里森声称,加拿大利用移民的毕生积蓄和廉价劳动力来填补本国经济的缺口,同时却几乎不给他们提供任何福利。
弗里森在两天前发布于X和Instagram上的一段视频中警告说:“如果你是印度人,就不要移民加拿大。”
根据弗里森的说法,通过“快速通道”计划来到加拿大的典型人士是技术工人,年龄大约28岁,有稳定的工作、家庭、自己的房子,以及5万到10万加元的积蓄。
弗里森表示,这类有技术、有工作、有家庭、有房子、有存款的人可以在自己的国家舒适地生活,每年还能出国旅行一次,并享有医疗保健服务。而一旦搬到加拿大,他们将花光毕生积蓄,甚至背上贷款,失去了负担得起的医疗服务,在居住国不再拥有自己的住房,除了房租和食物,什么都负担不起。
他说,这类移民不再有能力旅行,取而代之的是“精打细算地买菜,只为多省10块钱”。
他说:“你可以看到,一个典型的加拿大新移民,并不是那种富有、可以随意进出这个国家的人。他们通常只有单程迁往加拿大的能力,然后,加拿大会耗尽他们一生累积的所有资源。”
弗里森还推断,许多移民即使想离开加拿大也无法离开,不仅是因为缺钱,还因为缺乏意志力——毕竟,30多岁和40多岁的人不像20多岁的人那样有冲劲。
作为“Backstage with Millionaires”播客的主持人,弗里森称加拿大的移民系统是一个“骗局”,是对弱势人群的掠夺。
他指出:“加拿大移民骗局首先让人们相信加拿大比他们的祖国好,从而吸引他们带着毕生积蓄和廉价劳动力填补加拿大的经济缺口——直到他们失望到想离开为止。”
他还指责加拿大兜售的是一种“金字塔骗局”,因为“你很难看清加拿大到底是什么样的国家,因为它外面包裹着一层又一层的谎言。”
他在视频中还谈到了移民在加拿大所面临的种族主义问题。
他的观点很快在网上引发了轩然大波。一些评论者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加拿大曾经是一个适合移民的国家。医疗条件良好、基础设施完善、犯罪率低、找工作也不难等等。但它毕竟不是一个足以支撑如此大量移民的经济强国。”
还有网友说:“加拿大变贪婪了,试图吸引越来越多的廉价劳动力,并在此过程中不断降低移民质量。那些优秀、有能力的移民根本不会考虑加拿大。”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网友持不同意见,对上述言论提出了质疑与反驳。
有评论写道:“这不是真的,他们印度移民已经得到了一切。”
也有人直言:“一派胡言。无论你搬到哪个国家,情况都会如此……你会耗尽积蓄,还得贷款,之后才能重新积累。别乱给建议!”
此外,类似的讨论并非首次引爆网络。就在不久前,另一位从德里搬到加拿大的男子在Reddit上的一篇帖子也引发热议。他表示自己非常后悔移民,并称这段经历是一场“骗局”。他称加拿大的工作和生活文化让人感到被孤立,并称国际学历“毫无用处”,尤其是在考虑到生活成本和精神损失的情况下。
2、买房如赌命! 加拿大人口第一大省25%屋主"跳水式"亏损离场!
三年过去,疫情期间高价买房的屋主开始迎来清算时刻。那些在当时狂热市场中购入房产的业主中,有四分之一在2024年卖房时出现亏损,尤其是在大多伦多地区周边的社区。
还有更多的数据显示出房地产市场中“有房者与无房者”的差距正在拉大。
根据安省土地登记法定机构 公布的新数据,在整个安省,2022年购买、2024年出售的房产中有25%出现价值缩水。亏损的中位数为45,000加元,在多伦多地区稍高,为56,000加元。Teranet指出,通常安省只有2%至4%的房产转售时低于购买价。
亏本卖的趋势开始于2022年,当时有9.5%的交易亏本;这一比例在2023年几乎翻倍,达到17.5%。Teranet还表示,即使是2021年购入的房屋,如果近期出售,也有8%在2023年亏损,13%在2024年亏损。
房价下滑最严重的是Muskoka地区的高端度假屋,中位亏损高达24万加元。而亏损房产占比最高的地区是人口仅6.6万的Dufferin County,多达29.9%的交易出现亏损。
Teranet数据分析与洞察总监Emily Cheung表示:“这是小样本数据的典型特征。”她解释说,Dufferin的统计占省级总数据的比例很小,“但很多交易价格确实脱离常规。”
Cheung还指出,由于Teranet在分析中设置了±1%的价格浮动缓冲区,实际上亏损的比例可能更高。
以Dufferin为例,2022年1月该区独立屋的基准价为108.23万加元,到2025年1月降至89.09万加元。
地产经纪Dave Grime说:“我干了20多年,从来没见过像疫情那样的房市爆涨。”当时,他大多数客户都来自更大的城市,比如Brampton或Mississauga。“那时候简直是GTA大撤退,库存极低,人们在这边出手像疯了一样。一个12年房龄的镇屋竟然能卖到一百多万?这太疯狂了,根本不可持续。我早知道,涨得越快,跌得越狠。”
地产经纪Linda Horne也观察到,现在年轻经纪们开始为“亏损房产”准备特别的挂牌合同,例如提前约定佣金按购入价百分比计算,而不是按实际成交价。
她认为疫情期间许多买家根本没有当作真实资产在买房,而是拿着“赌场筹码”出手。“我曾卖掉一套价格离谱的半独立屋,那屋子简直就是个烂摊子,我还提醒买家‘你得真心喜欢它才行’。她不在乎,刚卖掉了公寓,手上都是‘赌场钱’。现在她来找我,说想搬走。”
这位屋主后来因与新伴侣合并资产得以脱身,但Horne也见过很多买家,如今若想卖房,根本拿不到足够的钱去买下一套更便宜的房子。“问题是,他们贷款资格都没有了,因为是负资产。有些人只能搬回父母家,或者把自家地下室出租。”
即便有些人并未在高点买房,但仍受疫情期间房价的心理预期影响。
地产销售主管Ross Hughes说:“人们还活在疫情做梦状态里,以为隔壁能卖120万,他家就一定值这么多,其实可能只值90万。”他有时因此失去客户,卖家坚持要高价挂牌,然后去找别的经纪,最后还是不得不降价。
“这个现实真的很难咽下去。”
3、最新! 前保守党领袖力挺, 消息指博励治正谋划重返议会
前保守党领袖、刚当选萨省议员的Andrew Scheer表示,尽管博励治在选区落败,保守党连续4次未能击败自由党,但博励治“绝对”会留任党领。
博励治在渥太华Carleton选区以逾4,300票之差,败给自由党候选人Bruce Fanjoy,结束20年国会议员生涯。保守党消息人士向CTV透露,博励治正与基层联系,党员希望他重返国会,但需有保守党议员让位并举行补选,过程或需数月。
保守党在本次大选获808.6万票,占41.3%,创1988年以来最高得票率,但仍低于自由党的43.7%。Scheer指保守党创历史性进展,对博励治领导充满信心。不过,安省省长福特透露,博励治曾下令其成员不准助福特省选,讽刺指“我不应该干预”。新斯科舍省长Tim Houston则呼吁保守党反省自身。
博励治周二凌晨发表落败演说时表示,将继续为支持者奋斗,但未有提及去留问题。
4、加拿大央行内幕曝光: 本想出大招, 关税搅局! 6月大概率降息
加拿大央行昨天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央行官员在4月会议上曾认真考虑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但部分成员担心降息可能在美国总统川普“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下加剧通胀压力。
这份关于闭门审议情况的摘要发布于央行维持利率在2.75%两周之后。在此之前,央行已连续七次降息,从5%的峰值一路下调。
报告揭示了此次决策背后的拉锯过程,以及政策制定者对加拿大经济前景的展望。
“尽管存在观点分歧,但大家一致认为当前形势极具不确定性,局势可能迅速变化,”报告写道,“他们也一致认为,当前应比往常更少作前瞻性判断。”
报告称,最终央行七位决策委员达成了共识。
展望未来,一些经济学家预计央行将在6月恢复降息。
经济学家罗伊斯·门德斯在报告发布后向客户写道。“我们仍预计加拿大央行将在6月重启降息周期,目前的争论点或许只是降25个基点还是50个基点。”
报告指出,加拿大经济在2024年底表现良好,但受关税影响,2025年经济将放缓,而由于油价下降和碳税取消,近期通胀压力将减弱。
但长期走势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如果关税持续加码并长期存在,央行预计加拿大将在2026年陷入衰退,同时通胀将升至3%以上,原因是关税成本上升及供应链调整。
但若关税只是短期措施,经济增长仍将受损,但对通胀的冲击将较小。
报告写道,“如果有新信息能清晰地显示通胀可能朝某个方向发展,央行将准备果断采取行动。”
自4月16日作出维持利率决定以来,川普又威胁将对加拿大汽车加征关税,并于本周二签署行政命令,试图为美国汽车制造商减轻进口关税压力。
该行政令澄清了重叠关税不会“叠加”征收,并允许制造商对部分汽车零部件所缴关税申请退还。
与此同时,加拿大经济已显露疲态。
央行在报告中指出,消费者信心、房地产活动和商业投资近期均出现放缓迹象,劳动市场也正在走软。
此外,加拿大统计局昨天公布数据显示,加拿大2月国内生产总值(GDP)萎缩了0.2%,尽管统计局表示第一季度整体经济可能仍实现了增长。
门德斯表示,“今天这份疲软的GDP数据表明,加拿大经济在遭遇最严重关税冲击前就已开始失去动力。”
加拿大央行下一次利率决议将在6月4日公布。
“加拿大央行将采取更为‘反应性’的策略,而非主动出击,”BMO经济学家Benjamin Reitzes预测称。
“因此,下周公布的4月就业报告以及5月底的GDP新数据,将成为央行6月决策的关键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