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有理儿有面”被指企图影响加拿大华人

加广中文+-

加拿大指与中共中央政法委相关的微信公众号“有理儿有面”,上个月两度操作信息,放大自由党领袖卡尼对美国的立场,并攻击他的经历和资历,试图影响加国华人的看法。

负责侦查联邦大选威胁的特别工作组(Security and Intelligence Threat to Elections Task Force, SITE)周一向公众发出有关警告,惟认为在这个中国社交媒体上的操作"并未影响加拿大举行自由公正选举的能力"。

枢密院办公室表示,事件仅限于一个平台,尚未蔓延,亦没有影响加拿大人在接收适当信息后所作的投票决定。

但枢密院办公室仍然呼吁,选民需对这种活动有意识,并对他们在线和离线看到的信息保持谨慎。

放大卡尼对美国的立场并攻击其资历

工作组评估认为,今年3月10日和25日,在该匿名帐户内出现大规模的人为协调,背后的目的是影响加拿大华人社区,试图塑造对卡尼的看法。

3月10日的帖文 《美国遇上了加拿大硬茬总理》,是在卡尼嬴得自由党领导人选举后出现。帖文介绍卡尼的成长及职业背景,形容他的计划为一边对美强硬,一边寻求与墨西哥、南美国家组建’反贸易保护主义联盟’,同时深化与中国的经贸合作。

至于3月25日的帖文 《加拿大的求生大选之路》,则在卡尼解散国会、宣布大选后发布。该帖文谈及卡尼启动大选的来由、他上任后马上外访英法的行径,及美加关系的乱局等。

微信号“有理儿有面”被指企图影响加拿大华人

微信公众号“有理儿有面”被指企图影响加拿大华裔社区。照片:PRIVY COUNCIL OFFICE

微信号“有理儿有面”被指企图影响加拿大华人

SITE特别工作组称,微信公众号“有理儿有面”内两篇关于卡尼的帖文,都经过人为协调以加大传播度。照片:La Presse canadienne / Sean Kilpatrick

中国国企员工被要求转发

2023年2月,《中国数字时代》曾报道中国国企员工常被要求传播有理儿有面的帖文,以助扩大其传播范围。工作组认为涉及卡尼的两篇帖文亦经过类似操作,令帖文观看量大增,互动量在8.5到13万之间,观看量估计为100万到300万次。

微信帖文亦较《人民日报》等主流国家媒体相比更高。后者每篇文章的互动量平均仅为3万次。

有理儿有面于2019年出现,专门刊登国际时政的评论文章,是该类型公众号中最受欢迎的其中之一。

机器人帐户延长文章可见度

另外,工作组又发现,《加拿大的求生大选之路》一文,通过30个较小的微信账号以人为协调方式加以放大。

工作组解释,尽管这些小帐号没有原创内容,文章流量较低,这些类似于机器人的小账户专门发布来自有理儿有面的内容,而且相隔时间只有几分钟。它们又会在数日后继续转发,令文章可见度持续四天,在演算法中获得保持。

曾攻击议员及副总理

工作组又指,有理儿有面早在2023年6月及今年1月,亦先后对保守党议员庄文浩及前副总理、自由党的方慧兰进行攻击。

自由党已于本周日(4月6日)听取了有关情报简报。

枢密院办公室的声明指,工作组将向微信的开发商腾讯表达关注。

Avec les informations de Jim Bronskill de la Presse canadienne.

0
  • 最新评论
  • 游客屏蔽

    给个官网报道此消息链接,CSIS上找不到

  • 游客屏蔽

    AI Grok3: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历史、社会和政治背景出发,分析加拿大华人社区的态度变化原因。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逐步解析: ### 早年加拿大华人反华的原因 1. **历史背景与移民来源** 早年(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移居加拿大的华人主要来自中国南方(如广东),许多是劳工阶层,来到加拿大修建铁路或从事低收入工作。当时中国正处于清朝末期和民国初期的动荡阶段,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战乱频发,这让许多海外华人对祖国政权产生不满。同时,海外华人长期受到种族歧视(如加拿大的“人头税”和排华法案),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对祖国的疏离感,认为中国政府无能,无法保护侨民。 2. **意识形态对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冷战背景下,西方国家普遍反共,加拿大也不例外。许多早年移民及其后代受到西方宣传影响,对共产主义持怀疑或敌对态度。特别是来自香港、台湾或东南亚的华人,往往更认同反共的中华民国,或对大陆政权持批判立场。这种意识形态分歧使得“反华”情绪在早期华人社区中较为普遍。 3. **身份认同的复杂性** 早年华人移民在加拿大面临严重的种族隔离和社会排斥,他们在努力融入加拿大社会时,可能刻意与“中国”保持距离,甚至公开反对中国,以证明自己的忠诚和“加拿大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生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