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 特鲁多上台10周年, 加拿大彻底变了...
作者:Susan Delacourt,《星报》驻渥太华的专栏作家,负责报道国家政治。
本周末的某个时刻,一些联邦自由党成员也许会悄悄纪念一个他们自己都没料到还能在执政期间迎来的周年日。
十年前的这个星期天,贾斯汀·特鲁多带领当时仅居第三位的自由党赢得了多数政府的胜利,以“阳光政治”(sunny ways)的口号和“更好的未来总是可能的”(better is always possible)的信念上台。
然而,政治就是政治——那些充满希望的口号并没有经得起时间考验。此后十年间,自由党再也没有拿下多数席位,而最新民调显示,即便换上了新党魁马克·卡尼(Mark Carney),自由党依然与博励治(Pierre Poilievre)领导的保守党陷入势均力敌的拉锯战。
但这个十周年节点,确实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过去十年加拿大政治版图的机会:从2015年那股似乎充满希望的进步浪潮,到2025年如今更为务实、冷峻的政治现实。
毫无疑问,川普(Donald Trump)对这一变化起了巨大作用。特鲁多曾经不得不应对川普掀起的第一波政治动荡,而卡尼现在面对的是更鲁莽、更具攻击性的“第二任期川普主义”。
川普的吞并威胁与关税战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卡尼和自由党赢得了今年的选举,但这些问题如今正成为政府的噩梦。安省布兰普顿(Brampton)斯泰兰蒂斯(Stellantis)汽车装配厂的撤资,以及45%的软木关税,正是最新的冲击迹象。
新冠疫情及其后出现的通胀浪潮,也以我们仍在努力衡量的方式深刻改变了加拿大。起初,进步派人士或许还安慰自己,这些国家级危机会让人们重新认识政府能在公民生活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让人们看到渥太华不仅仅是收税的机构。
但政府深入干预生活也带来了怨气:一些人反感强制接种疫苗的政策,另一些人则不断要求联邦政府在房价、食品开销等民生领域提供更多纾困。
如今,即便人们仍然认为政府应发挥作用,这种呼声也更像是一种无奈的期待——希望政府“多做点事”来防止灾难落到自己、家人或工作的头上,而非出于对进步主义的信仰。
还有其他迹象显示,不仅是卡尼领导的自由党,整个国家都在从2015年的进步浪潮中退却。
特鲁多政府曾大力推进的气候变化、原住民和解与性别平等等政策,如今在卡尼时代已不再是焦点。这种转变让自由党内部有些不安,但还没严重到议员公开发声的地步。
对移民态度的变化,也许是这种转向最明显的标志。回想2015年特鲁多政府欢迎叙利亚难民时全国的热烈响应,再看看今天削减移民和工作签证的政策变化——以及民调中显示的公众对移民态度的日益冷淡——这一转变显而易见。
特鲁多上台时,全国各省的政治格局明显偏向进步派。当时八个省由自由党或新民主党(NDP)执政,而在阿尔伯塔、卑诗和安大略三大省份,省长都是女性。如今,除了曼尼托巴、卑诗省、新不伦瑞克和育空外,大多数省份都由倾向保守的政府掌权。联邦层面的新民主党则已群龙无首,甚至失去了国会正式政党地位。
不仅国家变得更保守,保守党自身也经历了转变。过去十年里,政治辩论变得愈发粗暴——部分要归咎于川普的影响——保守党对自由党的攻击也变得更具个人化和敌意。
安德鲁·希尔(Andrew Scheer)正是这种转变的代表人物。2015年选败后,他成为一系列保守党领袖中的第一个。那时的他看起来像“温和版哈珀”,但如今在社交媒体上,他几乎成了“更激进版博励治”,在几乎每一条发帖中都流露出对自由党的蔑视。
本周早些时候,笔者写过保守党似乎正在把川普政府的行政令“照搬”进自己的政策手册——例如关于出生公民权、以及多元、公平与包容(DEI)计划的内容。几周前,我也写过对进步主义退潮的观察:这究竟是钟摆回摆、倒退,还是一种反弹?答案似乎是三者皆有。下个月即将公布的紧缩预算,将进一步强化这样一种印象:进步主义对当下的加拿大来说,也许“太昂贵了”。
资深广告人、长期主持 CBC Radio 节目Under the Influence的特里·奥莱利(Terry O’Reilly),本周出版了新书《逆流而上》(Against the Grain),讲述那些“逆势成功的巨人”。书中有一整章专门写特鲁多和自由党2015年的竞选,讲述他们如何打破传统的负面竞选思路。
在 CBC Radio 节目The Current上,主持人问他,如今还有人能像当年那样做吗?
奥莱利回答说:“理论上可以。你仍然需要一个伟大的政纲和对国家的清晰愿景。但看看当下的社会氛围——充满黑暗与分裂——我想人们会渴望一种积极的视角。”
不过,他也承认这将是极其艰难的任务:“现在每个政治人物都在互相攻击,要想打破这种格局,需要非凡的勇气。”
这意味着,如今的加拿大不仅距离2015年那个“阳光政治”的时代越来越远,也可能距离下一次真正的“进步浪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