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馈赠还是封口费? 加国母亲巨额遗产令姐妹决裂

温哥华港湾+-

温哥华港湾(BCbay.com)原野综合报道:本来是一笔意外之财,结果却成了压垮家庭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64岁的海伦(Helen)是加拿大一位刚退休的老师,在母亲去世后,收到了一笔近50万加元的遗产,可这份来得突然的“馈赠”,并没有让她感到欣喜,反而令她的内心五味杂陈,也彻底让她和姐姐的关系走向决裂。

本不抱希望,却突然继承50万

海伦说,不久前90多岁的母亲寿终正寝,她自己从没奢望过能从母亲那儿拿到什么遗产,毕竟她从来不都不是被母亲偏爱的那一个。

“我妈一直更喜欢我的姐姐,对我从来都不怎么亲。” 海伦说,自己和母亲的关系自幼疏远,并且她的婚姻也不被母亲认可,“我丈夫比我小,他的前妻也更年轻,所以我的继子继女都还是青少年。”所有这一切,都让母亲觉得恼火。

海伦的姐姐是母亲的主要照顾者,也拥有遗嘱执行人的合法权力。而姐姐的儿子,则顺理成章的成为母亲口中“唯一的孙子”。

海伦原本以为,母亲最多能给自己留个五万加元意思一下。但没想到律师通知她,她获得了将近50万加元的现金,“这一刻我不知道该高兴,还是难过。”

姐姐得到大房子,自己只拿到现金

毕竟这笔遗产分配看似公平,实则悬殊。

这笔50万加元,其实只是母亲遗产中的很小一部分,真正的大头——一栋市中心的价值数百万加元的房子,连同屋内的所有物品,全部都留给了她的姐姐,“我觉得给我的笔钱更像是一种‘补偿’,甚至像是某种贿赂,叫我闭嘴,别去挑战姐姐的继承权。”海伦说。

这让她感到难堪,也让她开始怀疑母亲是否有意制造这样的局面。

两间破木屋,让亲情更加淡漠

与此同时,姐妹俩还共同继承了两处年久失修的小木屋,而这些木屋不仅难以居住,还需要定期维护和缴纳不小的地税。

海伦明确表示自己不想再投入精力和金钱:“我只想卖掉,处理干净,了结一切。”而姐姐却希望保留下来给自己的儿子,但又负担不起维护费用和地税。

目前海伦手头有了这笔现金,姐姐自然希望她出钱帮忙,但她显然并不愿意,毕竟自己“只拿到那么一点点遗产。”

无奈之下,海伦咨询了律师。

律师劝她不要起诉,理由很现实:诉讼耗时耗钱,胜算也不大。海伦最终接受了这个建议,并坦言感到如释重负:“我真的不想让关系更糟。”

没有照片描述。

钱花得出去,心结却解不开

虽然心中有怨,但海伦也没有完全否定姐姐的付出:“我姐姐确实照顾了母亲很多年,这一点我很感激。”也是出于这份善意,今年她主动缴纳了小木屋该她承担的她份地税,也提出要协助整理母亲的房子,但姐姐至今没有回应。

她开始怀疑,也许这正是母亲的“计划”:通过留一笔钱,试图让两个女儿和解。但她叹息说:“如果她的初衷真的是想让我们和好,那显然失败了。我想和姐姐关系已经走到终点了。”

尽管内心复杂,海伦还是努力让这笔钱带来一些快乐。

她带着家人去阿拉斯加坐了邮轮,买了一辆新车——但这些事,她没告诉姐姐。

剩下的钱,她全部存进了银行GICs,计划日后留给继子继女,但附加了一个条件:他们必须做相关的研究,等到GICs到期后,能明智地使用这笔钱。


希望一切都能更简单

回头看这场遗产风波,海伦感叹如果能重新来过,她宁愿只继承一间木屋、明确分割权利,也不想陷入这种共同所有的混乱局面,“都感到不舒服,现在这是一个非常尴尬的话题。”

她甚至希望母亲当年能和自己早些进行沟通,把她也设为遗嘱执行人,很多麻烦也许可以避免,“我不知道,因为我们从没谈过,但我认为母亲觉得她给我的钱最终都会‘流出’这个家。”如果真的是为了孙子,她觉得母亲“其实本可以直接设立一个信托基金,帮助他拥有更好的未来。”

回顾这起“遗产纠纷”,必须说当事人看到的或许不仅仅是数字,还有那些被掩盖多年的有关亲情和爱的矛盾、心理落差,以及未被表达的委屈……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这才是最难的部分。

你是如何看待“遗产”和“亲情”关系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