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税恐再度上涨!加拿大"难民经费"短缺

温哥华港湾+-

大温再爆邻里血案!男子被当场击毙!上月刚出,因邻居吵架,酿三尸惨剧

周二晚间,温哥华又发生一起因邻里纠纷引发的死亡事件——一名男子不幸身亡。据CBC报道,8月19日下午4点左右,警方接到报警,称Rupert街与Vanness大道附近一栋公寓楼内发生邻里争执。警方赶到现场时发现一名手持不明武器的男子。对峙一段时间后,警方开枪将其击中,男子当场倒地。尽管急救人员随即实施抢救,但该男子最终不治身亡。警方目前尚未透露该男子的身份,也没有公布涉案武器的具体情况。据悉,事件中除死者外无人受伤。警方称案件仍在调查中,能确定的是这是一场因邻里纠纷所导致的死亡,但目前不会对外透露更多的信息。

其实,近年来大温地区因为邻里矛盾闹出大事的情况挺常见的。就在上个月,7月23日傍晚,BC省Maple Ridge就发生一起轰动大温的邻里纠纷惨案——一对退休夫妇及其宠物遭邻居枪杀,最终嫌疑人自杀,共三人死亡。据Global News报道,这起事件源于这对夫妇和一名男子长达数年的邻里矛盾。

7月23日18点40分,Ridge Meadows RCMP接到邻居冲突的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但当时并没采取逮捕行动。大约四小时后,市消防局再次通报同一地点有车辆起火及入室盗窃行为,且有人报警说听到枪声。等警方再次抵达现场时,发现现场已有两辆汽车起火,火势蔓延到了车库,屋内发现一对年龄60多岁的男女及其爱犬身亡。嫌疑人被怀疑藏身在隔壁房子内,警方随后启动警力包围,并请求大型紧急响应小组协助进入。经过一段紧张的对峙,直到次日凌晨2点10分,特警队破门进入,才发现嫌疑人已经自杀身亡。

邻里纠纷多数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往往从一件小事开始。常见的导火索包括停车位置的争抢、噪音扰民、房屋或土地边界的争议、垃圾乱放、公共走道堆东西、阳台抽烟。还有宠物不拴绳、孩子在公共场所追逐打闹这类“日常小摩擦”。这些事本来都能坐下来商量,但一旦沟通方式不对,如态度很冲、互相指责、见面摆脸色,逐渐导致长期相处中的小矛盾不断积累。

因此,业主遇到邻里矛盾时,最好别硬碰硬或者吵得不可开交,可以首先尝试自我处理,避免直接冲突。其次,可以找社区调解。大温有一些非营利组织可以提供免费或低价的邻里纠纷调解服务。由中立第三方帮你和邻居对话,很多小冲突能在这里化解。

如果纠纷涉及的是像噪音、违章建筑、停车、垃圾、非法出租这种,也可以直接联系所在城市的By-law Enforcement Office。如果最后矛盾还没有解决,一定要立即报警,并通过法律途径,申请民事保护令。若涉及财产边界(围栏、土地使用权等),可咨询律师并通过BC (CRT)或法院解决。

加拿大"难民经费"短缺! 地税恐再度上涨 华人怒吼: 谁接来的谁负责

多伦多市长邹至蕙(Olivia Chow)公开警告,联邦政府最新的资金分配方案将导致2025年本市用于庇护所的资金,出现高达一亿元的短缺。如果卡尼领导的自由党政府不填补这个漏洞,那么便将由多伦多市民承担,令地税至少提高两个百分点。

据本地英文媒体《多伦多星报》报道:邹至蕙本周在致市议会成员的一封信中透露,联邦政府已通知多伦多市政府,未来三年只会拨付多伦多所申请庇护所经费的四分之一。这一“资金削减”,会令2025年本市用于庇护所的资金,出现高达一亿元的短缺,造成的影响相当于提高超过两个百分点的物业税。

邹至蕙直言,由总理卡尼(Mark Carney)领导的新政府正在“逃避”应承担的职责。 “众所周知,为难民申请人提供安全庇护所是联邦政府的责任,而市政府和省政府无法独自承担,”邹至蕙在信中写道,“让我们再次携手合作,为那些逃离战争、饥荒和迫害的人们在加拿大开启美好开端,并传递清晰信息:联邦政府绝不能逃避其资金职责。”

邹至蕙的信件引发外界担忧,即多伦多与联邦自由党政府之间,可能再度爆发关于难民安置责任的公开争端。难民申请人已成为多伦多庇护系统的重要群体,但市政官员一再强调,这本质上应是联邦责任。

市政数据显示,自2021年9月以来,多伦多庇护所系统内的难民人数激增,从每晚约530人增加到2024年8月的近6500人峰值。截至本月,约有3500名难民申请人仍依赖市属庇护所,占总入住人数的40%。如果资金缺口持续扩大,庇护系统将不得不压缩对其他群体的支持,包括因贫困而无家可归的人群。

目前联邦政府尚未对邹至蕙的批评或资金安排作出回应。市长已敦促议员们向各自选区的国会议员施压,要求卡尼的联邦政府能为多伦多难民安置成本承担至少95%的份额——这一要求也得到了安省大城市市长们的共同支持。邹至蕙强调,庇护难民不仅是财政问题,更是关乎加拿大人道主义形象的责任:“如果我们不能为难民提供一个安全的开始,那将传递出完全错误的信息。”

邹至蕙致信联邦政府的消息曝光后,迅速在华人社区引发广泛关注与激烈讨论。许多网友纷纷表达不满,认为联邦政府与市府在“接收难民”问题上决策草率,却将财政压力一再转嫁给普通纳税人。不少网友直言: “请市长不要再把负担转加给市民了,你以为我们还有余粮吗?我们也过的很艰难......”还有网友愤怒指出,政策的制定者应自行承担责任: “谁接谁负责!”“谁接收的就领谁家去养。”“喜欢难民的政客和爱心人士,请用自己的资源去帮助难民。”

恐怖警告! 加拿大38%小企业恐撑不过一年, 大规模倒闭潮逼近

根据加拿大独立企业联合会(CFIB)的说法,如果加美两国之间的关税税率不做调整,加拿大38%的小企业将在一年内被迫关闭。CFIB 8月20日还表示,在当前条件下,有 19% 的小企业撑不过六个月,其中 62% 面临更高的开支,48% 的企业则面临收入下降。

 “中小企业的跑道已经不多了。”CFIB 倡导事务执行副总裁科琳·波尔曼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正尽力消化这些成本,但如果情况没有改变,他们将被迫做出一些艰难的决定。对加拿大而言,贸易战最糟糕的结果是签下一个坏协议,但第二糟糕的结果就是这六个月来小企业主们不得不忍受的无休止的不确定性。”

CFIB 表示,金属关税正在伤害 59% 的加拿大小企业,报复性关税对 58% 的小企业造成影响,而失去“小额豁免”政策则可能影响三分之一的小企业。为应对美国最新的关税上调,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宣布向木材行业提供 12 亿加元的援助计划,并提出下调反制关税的可能。

CFIB 正在推动更多支持措施来帮助加拿大企业。 “联邦政府需要提供一些稳定性,并将关税收入返还给小企业。”波尔曼说,“我们提出过一些方案,包括暂时将联邦小企业税率降至零,或是推出类似碳税返还的关税返还机制。”自由党在竞选期间预计,反制关税将在 12 个月内带来 2000 万加元收入,但局势可能很快发生变化。

CFIB 正在推动将所有关税收入返还给受影响的企业。 “如果政府想建设一个统一的加拿大经济,就必须确保小企业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这包括在这个极具挑战的时期为他们提供关税支持。”波尔曼说。

惨不忍睹! 加拿大买家五年前高价买房 现在多数亏损 有人损失数百万

在温哥华从业二十年的房地产经纪人霍莉·考德伍德最近的工作并不轻松。她专注于豪宅交易,但眼下成交量和价格双双下滑,越来越多的业主因无法承担贷款而被迫出售房产,法拍房数量明显增加。她坦言,这样的市场低迷情形,只有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疫情时才出现过。如今,一些房产的转售价格比几年前低出数百万加元。

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最大的障碍来自利率。疫情后加息让按揭利率比十年前高出不少,许多潜在买家即使有心买房,也发现负担能力大幅下降。安省和卑诗省的许多年轻家庭只能推迟入市计划,等待市场进一步调整。

投资者则面临更为艰难的局面。多伦多地区的公寓销售自2022年高峰以来已下滑75%,温哥华下降37%。部分预售项目甚至被接管或取消。五年前以高价入市的投资者,如今普遍面临账面亏损。与此同时,租金市场也出现回落。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5月全国一居室平均租金同比下降3.6%,至1857加元,这意味着投资回报率进一步收缩。

不同城市的表现差异明显。多伦多和温哥华的市场最为低迷,卡尔加里虽然也开始出现买方优势,但下跌幅度相对较小。魁北克和草原省份的市场则表现出一定韧性,价格仍在缓慢上涨。

未来的不确定性更令业主和买家心生顾虑。2025年至2026年间,大量按揭贷款将陆续续约,超过六成业主面临月供增加的压力。与此同时,新屋建设放缓,长期可能导致供应不足。一些经济学家担心,如果经济恢复而库存不足,未来反而可能出现新一轮房价飙升。

在豪宅、独立屋和公寓市场轮番遇冷的当下,加拿大房地产正在经历一次深刻转折。对于购房者和投资者来说,这既是风险,也可能是机会,关键取决于能否熬过当下的寒冬。

0
  • 最新评论
  • 游客屏蔽

    对,把那些假难民赶出加拿大

  • 游客屏蔽

    为什么我们纳税人要给难民付费?

  • 游客屏蔽

    花点钱把那些假难民遣返,加拿大人民就得救了

  • 游客屏蔽

    谁把他们请来的谁负责,把他们接你家去住,你加我们税我们就要你滚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