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报!大温空气毒素超标19倍

温哥华港湾+-

大温大片地区空气毒素超标19倍!屋顶灰尘藏致命重金属

加拿大环保医生协会(CAPE)今天发布了一份令人震惊的健康警报,直指本拿比焚化炉周边社区正受到严重的空气污染威胁!该机构在报告中指出,在距离焚化炉500米范围内的屋顶灰尘中,检测出了危险水平的二恶英、呋喃以及重金属,这些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尤其是儿童构成重大风险!

检测结果超标19倍,儿童成最大受害者根据这份报告,采样灰尘中的二恶英和呋喃毒性当量为每克44皮克,而加拿大卫生部规定的每日可耐受摄入量仅为每公斤体重2.3皮克。换句话说,这一数据超出了安全标准的19倍。 “这对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报告指出,“在这些污染区域玩耍的儿童,极有可能暴露在远超安全限值的毒素环境中。”

 “二恶英是一种强致癌物,同时也是内分泌干扰物,”西海岸行星健康医生组织的道格拉斯·库尔特曼什医生表示,“这种物质会在人体内积聚,对婴儿和儿童的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发育造成损害,成年人的激素系统也会受到影响。”焚化炉周边居民密集,污染可能波及更广区域该焚化炉位于本拿比市最南端,周边两公里范围内居住着约7,600人,还不包括每天进出该区域的上班族。其排放的空气污染物不仅影响本地居民,还可能通过风向扩散至下风口的弗雷泽河谷社区!

焚化炉所在区域与新西敏市的Queensborough社区仅一河之隔,而该区域近年来发展迅速,人口密度也越来越高。居民长期反映自家屋顶和房产表面常年有黑色沉积物,每年都要进行清洗。报告称这些现象与欧盟对焚化炉污染的独立测试结果一致,也就是说,这座焚化炉的污染程度并不低于国际上曾被批评的其他同类设施。

加拿大环保医生协会的科学顾问、SFU大学的环境健康研究员蒂姆·塔卡罗医生(Tim Takaro)指出:“大温当局始终强调焚化炉设计得很好,不会将有害物质释放到环境中。但事实上,它已经是空气中污染物的重要来源,现在就应该进行独立审查。”他补充说,焚化炉周边不仅有住宅,还有学校和农场,在空气质量本就不佳的弗雷泽河谷下游地区,进一步排放污染物的行为无异于“雪上加霜”。

根据BC省肺脏协会的数据,新西敏市的二氧化氮浓度为全省最高,焚化炉的持续运作将使这些社区面临更大的健康威胁。尽管如此,大温地区今年3月仍与焚化炉运营方签订了一份为期5年、价值2.45亿加元的运营合同。

焚化炉争议由来已久,曾多次遭遇反对本拿比焚化炉自1988年启用以来,便争议不断。BC省零废弃物组织(Zero Waste B.C.)的负责人苏·麦克斯韦尔(Sue Maxwell)一直主张彻底关闭焚化炉,并推动从源头减量的垃圾政策。麦克斯韦尔直言:“BC省的电网非常清洁,我们完全没有理由继续依赖通过焚烧垃圾发电的‘肮脏能源’。”

这场关于大温焚化炉的争议,显然已经不再只是技术层面的环保话题,而是关乎数万居民健康与空气质量的大问题。是否关闭这座运行35年的设施,将是对大温地区未来可持续发展方向的一次重要考验。

惊魄! 加拿大华人女子小区跳操, 被这种毒虫叮咬: 连夜急诊验血X光

近日,多伦多一个华人家庭在即将开启美国之旅的前夜,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蜱虫危机”。家中老人身上一个看似普通的“瘊子”,竟是一只吸饱血的蜱虫。这险些让全家人的旅行计划泡汤,也揭示了社区周边潜藏的健康风险和可能面临的高昂医疗费用。

小红书网友@一棵毛豆发贴,6月24号晚上,她的母亲让她帮忙处理一个新长出来的“瘊子”。然而,贴主检查后却头皮发麻:在母亲的后背肩膀上,一个灰黑色、硬鼓鼓的东西牢牢地嵌在皮肤里。 “我越看越不对劲,赶紧叫我老公来看,他一看就说是蜱虫!”贴主回忆道,当时全家人都慌了神,因为他们第二天一早8:30就要赶飞机去美国,这是全家人第一次亲眼见到这种生物。

好在贴主的先生还挺镇定,找了镊子然后根据加拿大政府官网关于啤虫的处理方式,将它拔了出来,并确定了口器是出来的。贴主还特别叮嘱丈夫把虫子保留着,如果有任何症状,需要检验有没有莱姆病。更让贴主感到后怕的是,在追问下,她的母亲回忆起一周前,肚子上也长过一个类似的东西,当时也以为是瘊子,已经被她的父亲用最传统的“丝线缠勒”方式给处理掉了!就在此时,她的母亲又表示,自己右侧胸腔在呼吸时会感到疼痛。这让一家人立刻联想到,胸痛会不会与一周前那只被错误处理的蜱虫有关?

考虑到母亲没有加拿大健康卡,并且第二天一早就要出境,任何潜在的健康问题都可能带来大麻烦。于是当机立断,立刻驱车前往北约克综合医院(NYGH)挂急诊。贴主的母亲支付的基础费用高达$1150加元。好在有保险,这笔费用已经报给保险公司。

当晚在急诊室的经历也还算顺利。她回忆说:“急诊的护士非常友善,了解到我们要赶飞机后,还特意提醒我们进入‘绿区’(Green Room)后要主动告知那里的护士。”从晚上9:30抵达,到夜里12:30见到医生,整个过程比想象中要快。医生在查看了他们带来的蜱虫样本后,初步判断并非携带莱姆病菌的高危种类,并为保险起见开了抗生素。最终在凌晨1:30左右,所有检查结果出炉,显示一切正常,一家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带着抗生素离开了医院。

贴主最后想要通过这一经历提醒华人朋友:不要掉以轻心: 母亲是在自家小区里跳广场舞时被咬的,说明蜱虫早已不局限于森林野外,华人聚居的社区草坪、树下都有可能成为高危区。保留“凶手”证据: 如果发现被蜱虫叮咬,拔出后千万不要扔掉虫子。应将其保存在密封容器里,一旦身体出现不适,这只虫子是医生判断和化验病毒(如莱姆病)的关键证据。

根据政府官网的信息,莱姆病是由被感染的黑腿蜱(通常称为鹿蜱)咬伤而传播的。随着全球气温的升温,黑腿蜱的数量正在增长并扩展到新的地区。这意味着整个加拿大感染莱姆病的风险正在上升。阴暗、潮湿的栖息地,如高大的草丛、灌木丛、树林或森林地区,是蜱虫的首选。

加拿大91岁老人被赶出住了20年的家!租金政策遭狂批! 网友吵翻了

昨晚,多伦多一位91岁的长者,在被赶出他居住了20年的小意大利社区的家后,被迫在收容所里度过了一夜。

文图洛(Isidoro Ventullo)一直住在Clinton Street的一间一居室公寓里,但在上周五,法警通知他必须在本周一离开该单元。根据法庭文件,这间一居室公寓的房东是德梅洛和他的父亲。去年的一项驱逐令在今年5月的上诉中得以维持,以便德梅洛能够搬入该单元,以便离他患有痴呆症并依赖他提供情感、财务及其他支持的父亲更近。

据CityNews采访,租户文图洛曾试图把德梅洛介绍给记者,但他拒绝了采访请求。文图洛认为,这次驱逐是他投诉臭虫问题后遭到的报复。他说:“两年半了,它们吸我的血,然后他们却对我说,‘你必须走人?’”他说,他还自掏腰包花费了数千加元进行维修。“我不得不把地板拆掉,然后用水泥修复。”一位邻居问道:“这太疯狂了,他是个老人。他能去哪儿呢?”

大学-玫瑰谷(University-Rosedale)选区的市议员萨克斯(Dianne Saxe)表示,他们已经找到了一个临时的解决方案。 “我们与市政府工作人员努力合作,以确保今晚在一家收容所里能为他提供一个床位。”虽然文图洛的处境很糟糕,但萨克斯说,这并非个例,而是福特省政府租管政策下,一个残酷现实的缩影。她说:“福特政府设计的租金管制方式,给了房东一个非常强烈的动机,让他们不择手段地赶走长期租客,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大幅提高租金。”CityNews已联系市政事务和住房部,但未收到回应。

在安省,房东必须遵循特定的法律程序才能驱逐租客,并且只能出于特定原因,例如不支付租金以及房东自用物业。市议员萨克斯说,她的团队正在努力为文图洛在这个社区里寻找永久住房,让他可以离医疗设施很近,并留在他过去20年里建立了深厚关系的社区中。

看完新闻,华人网友们吵起来了。有人认为市议员萨克斯的观点,站在了房东的对立面,很无耻。但是,也有人认为福特应该放开租金管制,让租房市场回归正常。还有人觉得应该依法做事,不能因为年纪大而无视驱逐令。最后,有华人表示自己既同情租客也同情房东。双方都有难处,希望政府能有所作为。 “加拿大政府能够接收和照顾全世界的难民,为什么不照顾自己国家的老人?”

BC又要建新管道? 会同样穿过大温?

目前,油管修建一条通往BC省海岸的输油管道的讨论正在升温。尽管目前还停留在设想阶段,但由于备受争议的 C-5 法案得以通过,而该法案专注于加快重大项目的建设,因此如果设想进入实际建设阶段,预计将会很快。这将不同于之前过程非常坎坷的横山油管扩建项目,该项目一度被批准,但又被法院判定批准无效。

卡尼上周末在卡尔加里参加牛仔节期间,在接受Postmedia 旗下《卡尔加里先驱报》采访时表示,他正在关注两个可能被列入渥太华重大项目清单的关键石油和天然气项目。一条通往西海岸的新石油管道和一个由加拿大最大的油砂生产商提出的大规模碳捕获网络,它们可能被放在联邦加快审批的名单上。目前尚不清楚该石油管道将选择哪儿作为出海口,大温的出海口由于其便利性可能会被作为首选,这意味着新管道会再次穿过大温。

目前,加拿大各界都在为加强贸易进行努力,阿尔伯塔省省长丹妮尔·史密斯和安省省长道格·福特周一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希望为两省之间的铁路和管道创造新的机会。虽然BC省省长尹大卫(David Eby)表示他并不一定反对建设输油管道,但他需要满足一些条件,并优先考虑一些更重要的问题。不过利奇表示,归根结底,这并非省级政府的决定。利奇表示:“如果联邦政府决心修建输油管道,他们就有管辖权,我们在横山输油管道项目上就看到了这一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