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选投票 对抗川普和降低生活成本哪个更重要?
温哥华港湾(BCbay.com)网友辛峰来稿:加拿大联邦大选进入第3周,距投票还有20多天,自由党与保守党的支持率从开始时的不相上下到出现了变化。很明显卡尼趁自由党内乱关闭国会殿堂之际,借川普关税威胁之机,在大多数选民对他还无从了解之时,突然启动大选,以挽救自由党颓势、延续这个政府生命,策略上获得了成功。
虽然在目前不少民调中,卡尼自由党暂时领先,并且也因其执政优势而在怎么对抗川普方面,被看高一线。但。在野保守党的博励治始终在谁最能降低国民生活成本方面,得到更多人信任!
换句话讲,无论选情如何发展,在选民眼中,博励治还是更擅长降低国民生活成本,他是领导国家让百姓生活更实惠的人选;而卡尼则由于其国际金融背景,被认为更能与美国搞对抗。如果他真的有幸当选,选民究竟能否得到更多生活实惠?这又是个令人尚不肯定的问题。
川普当选后随即对盟友下手,加拿大首当其冲成了箭靶,爱国抗美一时成了主流民意。在这股潮流冲击下,自由党政府在位多年的施政劣绩都被暂时忘却。卡尼刚上台就“冷手捡了个热煎堆”,被不少人当作了扶自由党大厦之将倾的希望和救星。
但是选举总要过去,回到现实之后,对加拿大无数百姓打工阶层而言,降低生活成本、改变住房困境、改善社会治安,让口袋钱不至越来越少等揪心事就摆在了眼前,这就是老百姓根本利益所在,谁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谁就是真正能给普罗大众造福的总理人选。
即便以前对特鲁多极度反感,现在见异思迁支持卡尼的选民,也都不得不承认自由党执政九年成绩确实乏善可陈,不仅经济一团糟、国债达天文数字、物价有涨无降、治安每况愈下,就是曾经引为豪的移民政策也野马狂奔似失控、政府丑闻更是隔三差五就见诸于新闻媒体。
如果客观评价,这些问题其实都是自由党长期执政必然后果。川普的关税威胁固然让人提心吊胆、沮丧不安,但自由党劣政弊端并不因川普而产生,也不会因川普而消失不见。
由此可见,对于大选怎么投票,还是有必要以政府过去的施政得失和未来的执政能力为考量,川普因素干扰再大,都不能漠视加拿大现在面对的是什么样的烂摊子。
加拿大和任何西方国家一样,每隔数年民主选举,这是对政府施政的考试和检验,如果合格就继续干下去,否则就只有换碟菜上桌。选民对政府定期例行考试,最重要的考题首先就是搞好民生!
川普执政2.0,他的关税新政对全世界都是挑战,加拿大政治人物也不例外。由于卡尼的金融背景,就认为其更有能力对付川普,这种判断没什么说服力,因为他没有任何政府内阁任职的经验,也没有得到证明的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解决难题的能力。
4月28日,究竟应该怎么选择新政府?说到底还是要:一看政治历练经验,二看政党口碑背景,三看谁最有能力降低生活成本。有了这“三看”,当选者才不至于只有光鲜的背景而“中看不中用”,才会更靠谱了!
“加拿大优先”说到容易做到难,如果一个政府在过去九年内经济搞得一团糟、多数民意不信任,这个政府肯定从未想过怎么以“加拿大优先”治国,也未必有能力未来以“加拿大优先”处理外交、内政、民生!
加美关系历史悠久,打不散也离不开,当对抗过后,普通百姓面对生活成本问题时,哪个政党能给普罗大众带来实惠?哪个政党经济方面口碑更好,政纲更接地气,党领更可信靠谱?谁能得出准确答案,谁也就掌握了用选票保障自己切身利益的选举密码。
为未来投票还是为了向川普对抗而投票,这是长期考慮和短期着眼的区別,从长远利益选择未来政府,远比被一时情绪导向而投票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