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拿大,也为了我们自己,请珍惜手中的选票

温哥华港湾+-

温哥华港湾(BCbay.com)网友若愚来稿:2025年的这场联邦大选,可能是加拿大历史上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一次。大选启动后,华裔群体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也在不断上升,社交平台上大家讨论得相当热烈,华裔候选人也自然而然成为焦点。

最近,郑敬基(Joe Tay)赢得了加拿大保守党提名,将在安大略省河谷北选区(Don Valley North)参选,这一消息引发华人社区的广泛关注。郑敬基在获得提名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还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心情。

1980年代,郑敬基从香港来到加拿大,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后来机缘巧合进入香港娱乐圈,并成为知名艺人。1996年他回流加拿大,在新时代、Wow Tv等华语媒体工作了十几年,后来又返回香港继续演艺事业,出演了《塞拉利昂下》等TVB重要剧集。2020年,他再次回流多伦多,创办了《香港台》,关注评论香港和加拿大的生活及时事。

为了加拿大,也为了我们自己,请珍惜手中的选票

和十年前、二十多年前相比,郑敬基发现加拿大的现状非常令人担忧,国家的未来充满变数。因此他决定参选保守党候选人,希望能让加拿大回到十几年前那种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状态,并将华人群体的心声和对政府的诉求带入国会。
 
但令人震惊的是,2024年12月,香港当局突然以“违反港区国安法”的名义,对郑敬基悬赏百万港币通缉。很多人对此感到大惑不解,因为郑敬基只是发表了个人观点,他也并非是针对中国问题的活跃的政治人士。作为艺人和新闻评论人,郑敬基坚称自己只是行使言论自由,并表示将继续坚定不移地为捍卫自由发声,这也是他作为一名基督徒的基本行事方式。

对于香港政府的做法,加拿大各大政党一致谴责。自由党加拿大外交部长赵美兰当时也发声明强烈谴责香港当局的做法,并重申加拿大政府将继续捍卫言论自由和民主人权。
 
在获得保守党河谷北选区提名之前,郑敬基曾积极争取万锦-于人村选区的保守党提名资格。然而更加令人意外的是,郑敬基的对手——自由党在该选区的国会议员蒋振宇在1月的媒体见面会上曾表示:“如果在座的各位能把郑敬基带到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就可以领取这百万元奖励。”

尽管在自由国家的选举中,不同政见之间的火辣辩论并不罕见,但蒋振宇的这一言论显然触及了基本道德底线,令人震惊。每个国家的公民在本国法律框架下都拥有基本的安全保障,外国法律不应随意适用于加拿大公民,否则就会扰乱国家的基本秩序。作为联邦国会议员,蒋振宇代表的是加拿大政府,而保障本国公民的人身安全正是政府最基本的职责。

保守党领袖博励治对此表示:“当自由党议员公开鼓励人们将加拿大公民交给外国政权以换取赏金时,马克·卡尼却选择沉默。我们需要一位能够真正保护加拿大人民免受外部威胁的总理。”

博励治同时指出,卡尼要竞选总理,但值得注意的是,他在世界各地都有大量投资,包括在中国,最近卡尼还把公司总部转移到了纽约。“我们要选的是能保护加拿大人利益和人身安全的政府。他能真的不顾自己的个人利益做到这些吗?这个问题显示出,他根本不在乎加拿大公民的基本安全保障。”

3月28日,蒋振宇公开道歉,并对自己的言论进行了深刻反思。几天后,蒋振宇宣布退出大选。自由党领导人卡尼尽管为蒋振宇辩护,但此事依然引起了广泛关注。人权组织“香港观察”呼吁加拿大警方对蒋振宇的言论展开调查,认为他的言论可能构成犯罪,必须依法处理。
 
蒋振宇为自己的言论付出了代价,而郑敬基则继续前行。这一事件也应引起华裔的反思:当初我们为什么选择离开中国大陆、离开香港,来到加拿大?我们在加拿大享有自由生活的权利和安全真正得到保障了吗?如果今天有人可以公开鼓动将加拿大公民交给外国领馆换取赏金,那么下一个受害者,可能就是我们自己,或是我们的亲朋好友。

如果你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么请用你手中的选票,捍卫我们所珍视的自由与民主,保护我们共同的价值与未来。

29
  • 最新评论
  • 游客屏蔽

    香港杂种

  • 游客屏蔽

    以下说法是否有依据。一个童年不幸的人对其性格有极大的影响,有些在特定情况下会报复社会,有些因表现的“强硬”而容不得别人建议甚至容不得不同意见和观点的人,也就是说这种人可能变化极大,无法预料。 AI Grok3: 你的说法涉及到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的一些常见观察和研究方向,尤其是关于童年经历对人格发展的影响。让我从科学和常识的角度逐步分析一下这个观点。 童年不幸(比如虐待、忽视、家庭暴力等)确实被大量研究证明会对人的性格、情绪调节能力以及社交行为产生深远影响。心理学中的“依附理论”(Attachment Theory)指出,童年时期与主要看护者的关系会塑造一个人成年后的情感模式和人际交往方式。如果童年缺乏安全感或充满创伤,可能导致信任问题、情绪不稳定甚至反社会倾向。此外,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或未解决的童年创伤也可能让人表现出极端行为,比如“报复社会”或对他人意见的极端排斥。

  • 游客屏蔽

    AI Grok3: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历史、社会和政治背景出发,分析加拿大华人社区的态度变化原因。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逐步解析: ### 早年加拿大华人反华的原因 1. **历史背景与移民来源** 早年(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移居加拿大的华人主要来自中国南方(如广东),许多是劳工阶层,来到加拿大修建铁路或从事低收入工作。当时中国正处于清朝末期和民国初期的动荡阶段,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战乱频发,这让许多海外华人对祖国政权产生不满。同时,海外华人长期受到种族歧视(如加拿大的“人头税”和排华法案),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对祖国的疏离感,认为中国政府无能,无法保护侨民。 2. **意识形态对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冷战背景下,西方国家普遍反共,加拿大也不例外。许多早年移民及其后代受到西方宣传影响,对共产主义持怀疑或敌对态度。特别是来自香港、台湾或东南亚的华人,往往更认同反共的中华民国,或对大陆政权持批判立场。这种意识形态分歧使得“反华”情绪在早期华人社区中较为普遍。 3. **身份认同的复杂性** 早年华人移民在加拿大面临严重的种族隔离和社会排斥,他们在努力融入加拿大社会时,可能刻意与“中国”保持距离,甚至公开反对中国,以证明自己的忠诚和“加拿大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生存策略。

  • 游客屏蔽

    绝对支持保守党!

  • 游客屏蔽

    不能支持炸屎党,连美国都开始严把海关,防止特鲁多炸屎党弄大量低端盲流跑去美国炸屎扔屎

  • 游客屏蔽

    反正不选包头党。

  • 游客屏蔽

    郑敬基的形象不错,而那个蒋振宇,一看就有黑社会的味道

  • 游客屏蔽

    Time to change. 别被民调忽悠了。

  • 游客屏蔽

    全力支持郑敬基

  • 游客屏蔽

    加拿大是时候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