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二代的心思你不懂?《窃贼的肖像》想和你说..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
克姐
最近有一本小说。
书中的五位主人公,是身在美国的华裔,Chinese American。他们都是不负家庭厚望,在名校就读的华人移二代。他们的成长路径,无疑是符合华人世界主流价值观的——考进名校、学习好专业,毕业进“大厂”、入头部名企,成为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父母长辈眼中的骄傲。
哎,这样的移二代,还真是让人搞不懂哪。
不如就将这些窃贼的肖像一一描述如下。敏锐的家长们,也许就能从中窥探到,这些父母和别人眼中的好孩子,内心不为人知的挣扎,和艰难的身份认同。
窃贼头,Will Chen,和他的妹妹Irene Chen,家境良好,父母都是来美国留学深造并留在硅谷的科研人士。来自父母的压力相对较小,更多的是两人之间的较劲,因为兄妹俩都觉得对方才是父母更喜欢的那个孩子。Will考上了哈佛,读的却是前路艰辛的艺术史专业。妹妹Irene虽一心要压过哥哥,却在接到哈佛的录取通知书后,转头拿了杜克大学的全奖,潇洒地学习公共政策去了。她的内心,一直认为作为长子,哥哥是需要延续家族荣耀的那个人,自己才是可以任性选择未来的。
因为家族和学业的关系,兄妹俩虽然在美国出生长大,却和中国有了不解之缘。因为学习艺术史,让Will对古老的中华文化和艺术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敬畏。而大二时期在中国的实习经历,则让Irene深深迷恋上了北京,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散发的神奇魅力,竟让她产生了奇妙的归属感。
所以,当中国保利的掌门人,向Will发出邀请,将散落在世界五大博物馆的圆明园生肖兽首“偷回”中国的时候,他没有稍加犹豫就答应了。暗地里其实一直唯哥哥马首是瞻的Irene,也痛快地同意加入。
五只兽首共5000万美元的巨额奖金,这样的诱惑,让Will很快找齐了作案小分队的全体人员。自然,其他三人,也无一例外都是华裔。
他俩的好朋友好邻居Daniel Liang,正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医,天生一双巧手,开锁这种难事分分钟拿下,是下手偷窃的最理想人选。为了给母亲治病,他十岁时全家一起来美。随后母亲还是不幸去世,骨灰带回了北京。可是,父亲选择在FBI任职,Daniel需继续学业,两人似乎永远也回不去了。Daniel对此心有怨言,表面上,又不愿违背父亲的期望,即将毕业的他,奔波在各个医学院之间,参加一个又一个的面试。
Will通过交友软件认识的麻省理工高材生 Alex Huang,是纽约中国城的华裔二代。为了帮父母偿还债务,她辍学进入谷歌当起了软件工程师。她是攻破博物馆安保系统的不二人选。
Irene的杜克室友,学习机械工程的Lily Wu,一个狂热的赛车手,则决定了他们能否在偷窃结束后安全撤退。Lily从来没有去过中国,但对于父母的过去,对于他们当时为何坚定地离开,三十年都没再回去,有着深深的疑问和好奇。而对于她自己从小长大,大学时急于离开又魂牵梦萦的家乡,德州海边的小镇,也生出了复杂的情愫。
五位名校大学生,未来前途无量,却做出了偷窃博物馆艺术品如此疯狂让人不可思议的举动。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人设和人物行为之间巨大的反差,是《窃贼的肖像》起初最吸引人的地方。
小说的作者,同样是华裔二代的Grace Li,有着和书中主角们差不多的人生,同样也经历过类似的心路历程。她通过大胆又极富想象力的故事,对五位主人公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细致描述,将华裔美国人 Chinese American复杂的身份定位、自我认知、文化认同,和上一辈的隔阂、偏见与相互理解,刻画得入木三分,相信能让阅读本书的大人和孩子都引起强烈的共鸣。图书馆一书难求,就是最好的证明。而著名流媒体网飞Netflix当然也不能错过这个大热门,电视剧制作正在进行时。
五个“窃贼”,似乎涵盖了华裔二代不同的类型,他们来自不同的原生家庭,不同的家庭背景,父母的文化水平和职业发展不同,对美国的接纳和社会的融入程度也不同。而作为华裔的共同特点,则无一例外,是上一代对下一代望子成龙的期望,家族荣耀的继承和发扬,甚至,“美国梦”的延续。
这些孩子,以及他们的父母,看起来都那么眼熟,好像就是身边的那谁谁,或者明明就是我们自己啊。
Will和Irene一家应该算是殷实的中产阶级。他们的父母也不可谓不开明,允许自己的孩子遵从内心的喜欢选择专业,而不是一味选择医生、律师等华裔普遍青睐的高薪专业,并不是每一个中产之家都能做到的。但考进哈佛,在国内的亲人面前夸耀,依然能满足父母的虚荣心。那种兄妹之间的明争暗斗,互相不服,也是这样的家庭,貌似开明的父母留给孩子的隐形的压力。
虽然长在美国,Alex Huang的家庭则更加传统。从小学习出色的她,是中国城辛勤劳作的祖父母和父母的骄傲,全家的梦想。这让她的成长之路一点都不轻松。她的努力、勤奋,出人头地,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完成长辈的心愿,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为弟妹的成长买单。责任两个字,时时压在她的肩膀上。没办法,“忠孝礼义”一贯被认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谁又真有这个勇气和魄力打破这个“常识”和认知,做那个“自私”的人呢。从小到大沉浸在中国城的氛围中,Alex想不走常规路,几乎是不可能的。
Lily Wu,也在美国出生和长大。她的经历和内心挣扎颇有意思,源自她父母的独特经历。因为父母一直隐晦不提当年为何来到美国,又为何委曲求全在墨西哥湾旁一个相对闭塞的小镇上,Lily一直对自己的身份有着重重怀疑和不确定,也让她自然而然对那个陌生的国度产生了复杂的情感。也许正是与父母不能坦诚沟通,又渴望明确自己的定位,促使她爱上了飚车,加入了 “窃贼” 的队伍,以此标新立异,期冀在特立独行中重塑自我。
这四位大学生都在美国出生和长大。尽管也会有当“夹心人”的挣扎,但他们的过去相对来说是干净的,他们了解的父母的过去,因为隔了一层,不会有那么深刻的痛感。而书中最让人怜惜的,是Daniel Liang,一个十岁移民过来的孩子。北京作为故乡在他心中的地位,童年生活留给他的甜蜜温馨,中国文化打下的烙印,永远不会褪色。一面是对故乡和母亲的眷恋和怀念,一面是对父亲深沉的爱,以及对新生活的习惯和依赖,让他内心始终充满矛盾。这也让他今后的成长道路,可能常处在一个“拧巴”的状态。
和他有着相同处境的移二代,我们身边真的很多。每每读到描写Daniel的章节,就真的让我有心痛的感觉。就像孩子不能选择出生在怎样的家庭,同样,移二代们也不能选择父母是否来北美生活。华裔美国人这样一种身份,是他们被动选择的结果,可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却因为父母和故土的联接,因为语言,因为中国家庭传统的习惯和理念,让自己不停地夹在中西两种文化之间,冲突、纠结,左右为难。
或许正是在这样无形的“压力”之下,在做自己,还是做别人眼中的自己,两种角色之间不停摇摆矛盾之中,当巨额奖金的天上馅饼砸下来的时候,五位大学生做出了同一个疯狂的决定。在感觉和上一代有着深深的隔阂,而无处可诉时,他们正想借着这样出位的表现,为情绪的渲泄打开一个闸门,为内心的困惑和苦闷寻找一个出口。
这些“窃贼的肖像”,就像一面面镜子,映射出了我们自己。
尽管书中说的是华裔美国人,但人在加拿大的华裔孩子,同样是Chinese American(此处American不仅仅指美国)。Will们有的困惑和烦恼,加拿大的华裔孩子,同样也有:
我们的孩子,同样是长着中国脸,很多却不会说中国话。小时候父母逼着上中文学校的,到高中也会让位于更实际的AP课程、SAT和ACT考试,甚至于各种体育课外活动。等他们长大,觉醒到需要学好中文的时候,最好的时光已经过去了。
孩子渴望融入主流,小的时候能交到很多西人朋友。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友的范围却越来越窄,身边只剩下亚裔朋友,毕竟,大到思维体系,小到饮食喜好,都决定了你能和怎样的人交往。
移二代看不上移一代,移一代不理解移二代。严重的甚至会互相伤害……
小说特别之处,就是用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做了走心的心理抚慰和疗愈。让作为读者的年轻人,和父母,不只是欣赏爽剧一样的上头,还能有所反思。
作为孩子的你,是否可以勇敢地和父母敞开心扉,说说心中的烦恼。作为父母的你,在自认为操心孩子未来的时候,不要总是简单地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不要忽略了他的情感需求。在他看似行为乖张的时候,少安毋躁,深呼吸告诉自己,可能是时候,坐下来和他好好聊一聊了。像好朋友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