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专栏第21夜:好吧,我承认我是讨好型人格

温哥华港湾+-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

留夏

  “地球今夜不快乐”抑郁症专栏:

  说来可笑,像我这样一个从事抑郁症研究工作的人,竟然患上了抑郁症,颇有监守自盗的意思。各种方法一一试过,才明白个中滋味,才知道以前很多时候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于是,在这里以散文小说的形式分享出来,为大家揭开抑郁症的面纱,而对于患有抑郁症的朋友们:如果地球不快乐,今夜就让这些文字来陪伴你吧!

  我极度不愿意承认自己是讨好型人格。一方面是因为这个词现在已经明显带有贬义,我不乐意看见人们提到这个词时眼神中附赠的鄙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如果承认自己是讨好型人格,某种意义上就否定了自己,以往的付出与善意也会随之失去意义。

  可是,任凭我再怎么掩耳盗铃,事实总会一次又一次敲响警铃。疲惫的时候还要出去跟朋友吃饭,觉得为难也要尽量完成同事的请求,不想见的人也没办法断绝联系……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压榨,却无法拒绝别人,因为直接答应、继续付出对我来说是一种更轻松的生活方式。

“地球今夜不快乐”抑郁症专栏第21夜:好吧,我承认我是讨好型人格

  (一)缘起

  其实我并非最近才意识到自己是讨好型人格,从小时候开始,我就非常关注别人的情绪和需求,这种“贴心”总会博来一片好评,长辈也夸奖,同学也喜欢。这样一点小小的付出,就能带来巨大的收获,于是形成了正向强化,讨好的行为更加频繁。

  窦文涛在圆桌派里说,讨好型的人其实想用最低的情绪成本把人际关系解决掉,他们不希望别人生气或不满。是的,我就是想要把大家都摆平,每个人都开心,我也就舒适了。这种心理映照出内心对于冲突的害怕和躲避,不想面对各种有压力的人际情境,于是努力去打造和维系一个“太平盛世”。

  社会和人文环境也是滋养讨好型人格的润土。温良恭俭让,做人要善良,这些外在的期待,让我错误地以为顺从别人和不发脾气是一种“政治正确”。甚至还有点儿以此为傲:你看,我能够做到,其他人就没有我这么善良。

  (二)缘灭

  靠讨好换来的岁月静好,只是一种短暂而虚幻的假象。遇到三种情况,它就会破灭:

  第一,遭遇索取无度的人。讨好型的人,如果遇见对的人,通常不会对关系造成很大的后果。对的人,指的是很注重边界感的人、知道感恩的人、懂得分寸的人。然而,即便是与这么友好的人相处,如果不说出自己内心的需求,在一些个别事情上,也会引起一些不满与不适。更别提索取无度的人,他们会不断地提出要求,直到你精疲力竭、忍无可忍。

  第二,疲惫不堪,停止付出。长此以往,总有一天会觉得累,想要停下。然而,讨好型的人会像我一样,发现根本停不下,因为一旦停止付出,之前的种种美好就会消失。从前喜欢我的人现在有可能会抱怨甚至讨厌我,以往称赞我的人如今可能会批评甚至攻击我,这样的代价实在难以承受。于是,只能不断透支自己的精力和能量,直到崩溃或爆发。

  第三,内心冲突,看清现实。讨好别人的确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好处,但是它的前提是忽略、压抑或伤害了自己的需求。总有一天,这种冲突会浮出水面,赤裸裸地摆在面前,让我们看清现实:靠讨好换来的肯定,其实没那么重要,而那些委曲求全所牺牲掉的东西,比如时间、快乐、精力,才更加珍贵。

  (三)错误地自救

  武志红说,讨好型人格随着年纪的增长,会越来越难做出改变。前几年看到这句话时,我暗暗庆幸,自认为通过努力已经克服了讨好型性格,甚至骄傲地宣称:我曾经也是讨好型人格,但经过有意识地调整,现在已经好了。

  而事实上,我所克服的只是一部分——提出需求、调控情绪。有人说讨好型的人很难相处,这大概是因为其中的很多人事前不能够说出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事后当别人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时,又会不高兴。我曾经深刻地反省并着手去改变这一点。

  首先,经过很多次尝试与练习,我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提出自己的诉求。这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多么平常的一件事,但对于我来说,就像左撇子的人用右手拿筷子一样别扭。

  然后,假如在一些情况下,我无法坦然地说出自己的心声,选择做一个胆小鬼,那么我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比如,别人请我帮忙,我如果觉得拒绝他们压力很大而选择接受,那么一旦做出选择,就表示接纳一切后果与情绪。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我自以为手起刀落咔嚓了讨好型人格,结果,直到有一天,发现自己只是在自欺欺人。

  勇敢地表达自己的需求,确实值得鼓励。但调控情绪的方法,却有些适得其反。因为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变得懦弱,无法拒绝别人。偶尔一两次拒绝了别人,与之相伴的愧疚和自责,会让我更加痛苦。而调控情绪这个办法,等于是我不仅要付出,而且还不能有任何怨言。这是客观和主观的双重暴力,加倍的内耗,无异于雪上加霜。

“地球今夜不快乐”抑郁症专栏第21夜:好吧,我承认我是讨好型人格

  (四)正确地自救

  第一,练习拒绝,勇敢面对负面情绪。

  从小就对别人顺从惯了,所以拒绝别人是一件我不擅长的事情。从前,因为不擅长,我就选择了不去做;现在,因为不擅长,所以更要去学习如何拒绝别人,并且进行强化练习。

  如果直接当面拒绝很困难,不妨从发信息开始;如果立刻拒绝不容易,那就回复“我先想一想”。

  第二,做好心理准备,迎接负能量。

  我们始终无法迈出这一步,是因为害怕与之而来的后果与代价。现在,我已经做好了准备,我明白自己将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假如停止讨好,我将面对诸多艰难的情境,尤其要应对很多负面情绪与能量。但这是成长和改变所必须要经历的,我要慢慢地学会如何处理这样的情境,驾驭自己的负面情绪。

  比如,在很累的情况下,好朋友跟我诉苦,寻求我的安慰。直接告诉她“我不想听、我很累”,这样很伤感情,那我可以找个借口,“我现在有点儿忙”。她听了可能会不太高兴,或者有些失望,但如果是真朋友,她不会因为这件事就与我绝交。我也不必自责或愧疚,因为假如自己状态很差的时候还要去安慰别人,极有可能会导致情绪崩溃,冲她大发脾气,或者在心里埋怨她不够体谅我,总跟我抱怨、带来很多负能量。而事实上,朋友根本不知道我很累。

  在没有告知对方的情况下,内心的不满其实是给对方的一种伤害,是一种暴力沟通方式。

  很多讨好型的人都会这样想,“对方没有错,我怎么能拒绝别人呢”,于是等着别人犯错误,让对方一次又一次伤害自己,直到一个无法挽回的错误,才一刀两断。这种害人害己的方式,千万要杜绝。

  我们要通过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与身边的人理性地交流与良性地磨合,这样才能建立起一种长期的良好关系。

  第三,选择真朋友,断绝有毒的关系。

  当不再一味地讨好别人时,会有人离我而去,会有人不再喜欢我,甚至批评和攻击我,但这些人喜欢的只是从前虚假的我。如果一段关系,需要靠我的讨好来维持,那么这段关系本身就是有毒的,是不值得我去维持的。这个过程中如果觉得委屈,哭一哭也是好的。我时刻提醒自己:那些变得冷淡和刻薄的面孔,原本也不是我心目中那般善良的模样。

  第四,建立起自己的边界。

  遇到没有边界感的人,比如一些中国大妈,我就会倍感痛苦。一方面他们是长辈,拒绝他们的心理代价额外多出一份道德指责;另一方面他们简直无孔不入,不断地侵蚀我微弱的底线。

  从前,我一直以为边界是要靠对方来自觉维护的,然而,看过一些讨好型自救指南之后,发现原来边界是要我们自己建立起来并守护的。就像自家的房子,要有栅栏,有门锁,有指示牌提醒“私人领地勿入”。我曾经一味地指责或抱怨很多人不懂得界限感,却忽略了我其实没有修建起自己的栅栏。

  清楚地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界限在哪里,也是我们的一种责任。

  第五,自我认可,自我肯定。

  讨好的一个目的,是得到认可。或许是内心安全感的缺失,也可能是自尊感较低,或者像我一样从小习惯了别人的好评,总之,需要从外界得到认可与肯定,必然会导致关系的失衡。一个自我富足的人,才能与别人建立起健康的关系。

  自我认可不仅仅是心理建设,对着自己喊几声“我真棒”,其实这样往往效果不大;而是要有清晰的人生目标(事业、生活、情感),并为之努力和奋斗,从中实现自我价值。

  人际交往的重心,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有了一个平稳的自我底盘,我们才会像不倒翁一样恒久屹立。

“地球今夜不快乐”抑郁症专栏第21夜:好吧,我承认我是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的人,很容易患上抑郁症和焦虑症。值得高兴的是,当我们努力去改善和调整讨好的性格之后,会发现抑郁和焦虑也都有所好转。

  改变的过程就像做深蹲一样,大腿酸了,小腿也开始颤抖,腰也没有了力气,这个时候一屁股坐在地上最为舒适,喊一句“不行了”一了百了。你停止讨好之后,各种负面情绪让你夜不能寐,那种折磨最是煎熬,你终于撑不住了,打个电话道完歉,心理终于舒坦了,而一切又回到了起点。

  但,我们其实只需要每次多做一个深蹲,只要崩溃的时候多坚持一下下,把自己的边界稍微地修复一点点,假以时日你一定会被自己的巨大改变惊得目瞪口呆。你会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果然,无深蹲无翘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