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有这样一位老中医

温哥华港湾+-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

克姐

  再次踏入这家“参茸药行”的门,加拿大的疫情算是非正式地宣告结束了,距离我上次到来也已是一年以后的事情。

  一切都是熟悉的模样。

  老中医还坐在原来的地方,能听到患者和他的声音断续飘来,伴随着旁边弟子的高声复述。药行经理依然用他鹰一样的目光,和手中从不停歇的活,加上一句带着广东话口音的“你好”,欢迎着每一位踏进店门的顾客。

  员工不多,我愿称呼他们为伙计,一个古老的词,与这家药行的气质却十分相称。都是长期在店内的老伙计,他们各司其职,配药的,包装的,贴标签的,行云流水,沉默而快速。只有长期的默契才能如此吧。

  作为名副其实的China Town,列治文的“参茸药行”多得数不清。而这家药行因为老中医的坐堂而常常顾客盈门。患者问诊需要预约拿号,因为太过抢手,常常一号难求。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形:

  9点才开门的药行, “疯狂” 的顾客常不到8点就在门口自动排队,每家出动的 “代表” 五花八门,椅子、书本、购物袋,众人也都养成默契,并无异议。9点差5分,药行经理会准时出现在门口依次发号牌,多年的经验让他能一口说出轮到每个号的大致时间,于是众人散去,纷纷去忙其他的事情。9点未到,店堂里的电话早成了热线,稍晚一点,当天的号就已被发完了。

  中医不是无所不能,老中医也不可能包治百病,却丝毫不影响我对他的崇拜。一切源自四年前的相遇。

  那时,伴随我多年的顽疾又突然发作,病情盘桓数月。西药的副作用不可谓不大,对我的工作和生活都造成了困扰。一筹莫展之际,有朋友建议,要不你试试中医。

  他先是述说了他的经历。朋友初得感冒时,同样由西医诊治,多次拜访了家庭医生,也吃了很长时间的抗生素,咳嗽就像牛皮糖,缠绵几个月挥之不去。由朋友推荐,去看了这位老中医,几服汤药下去,彻底痊愈。朋友连连称奇,于是自动做起了推广大使。

  老中医的声名,之前也有别的朋友提及。那时的我,深受国内西医压过中医思想的影响,国内要找好的中医都难,更何况在万里之遥的温哥华,将信将疑不敢尝试。可是多年服用西药的结果,药量越来越大,效用却逐渐微弱,于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上门求助。

  老中医话语不多,搭脉看舌,询问病情,提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病因,当时有石破天惊之效。因为有朋友的经历托底,我交付了百分百的信任。他让我不要再吃西药,我即刻停药,冒着疼痛加重的风险。他让我饮食忌口,我乖乖照做。仅仅三天,折磨我几个月的症状 “神奇” 消失。

  自此,我对老中医崇拜地五体投地,敬仰之情如滔滔之水,也开始逢人就讲自己的奇遇。

  其实,提起列治文的郭天明中医,应该会有很多人翘起大拇指。他像自带神秘色彩的江湖侠客,江湖多的是他的传说。几十年来,我并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受惠于他的患者。

  店堂的小小一角是郭大夫坐诊的地方,上面挂满了曾经的患者赠送的牌匾,“仁心仁术”、“悬壶济世”、“华佗再世”,热烈真挚的词语表达着他们解除病痛以后满怀感激的心情。

  回到四年前,在听到我三天以后病痛即停的喜讯之后,郭大夫也很高兴,指着其中的一块牌匾说,知道吗,他也得的和你一样的病,当时可是痛得哇哇大哭的。我无比庆幸地笑出了声。

  那天,激动之余,郭大夫分享了一点他的理论。中医讲究辨证疗法,要保持你体内的阴阳平衡。

  辩证、阴阳,四个汉字,渗透着中华文化和哲理的精奥,不正像江湖武学,玄妙而不可言说,当有天赋异禀之人才能研究深刻。大概也因为此,即使行医几十年,郭大夫仍然小心翼翼、认真严谨。他不会一次开出很多天的药,一般2-3天,最多不超过5天。他也不说 “药到病除” 这样绝对的话,总是温和地说,你先试试,两天后再来。

  病痛发作时,我也曾按网络搜索找过几家中医。有的上来就给我讲述他家的故事,如何家学渊源,如何学贯五车。实际则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让我在内心更加质疑中医的效力。

  郭大夫所在的药行,遵循传统的行医模式,靠的是口碑相传,靠实力说话,以能力服人。他家没有网站,不买评论。和擅长现代经营方式的“网红”中医相比,高下自现。

  因为郭大夫妙手回春的本事,连带着我对药行的一切都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看着每一样药材都仿佛充满了灵性,bling-bling地发光。

  以前在国内也见过比较传统的中医药房,柜台后面一排排崭新整齐的抽屉,却从来没有带正眼瞧过。如今药行的抽屉,再普通不过,甚至有点原始,只因为盛放着富有生命力的药材,在我眼中熠熠生辉。

  我一度在网上疯狂搜寻中药材药名,试图从中体会中华医学和中文的博大精深。爱到不可自拔时,也曾不自量力地拿药方上的药材名,凑过两首七言:

诗一

菊花桑叶三桠苦

甘草玄参怀牛膝

白芍花粉骨碎补

生地钩藤路边青

诗二

北芪独活车前子

秦艽延胡威灵仙

白术茯苓希莶草

熟附龙牙徐长卿

  正是上面的几十味动植物药材,经过郭大夫的巧妙配比,仿佛生出无穷的魔力,将我从苦痛中解救出来。当时的我,也只想用这样笨拙而可笑的方式,来默默表达对他的景仰之情,致敬治病救人的 “灵丹妙药” 。

  如今激情退却,我对郭大夫的崇拜和敬仰之心却依然不变。热线电话太难打,我同样会大清早颠颠儿跑到药行,找出 “代表“ 替我行使排队职能,和其他的老移民一样。

  不得不说,华人移民虽然身在异乡,身上的基因却从来没有变过,连带着东方的饮食和文化,语言及生活习俗。看 中医吃中药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尽管中药的副作用不可测,因而尚未进入加拿大的《药典》,中药行和中医诊所依然遍地开花。

  还有很多所谓的疑难杂症,连西医也头疼的慢性病,经过中医治理反而疗效显著。

  这就给郭大夫这样勤恳踏实的行医之人提供了用武之地。

  郭大夫走过的路,也是无数老移民的典型之路。为了本地行医,年轻时学英文,考执照,有了立身之计。而华人吃苦耐劳,勤勉努力的优良传统,也通过他有了很好的体现。他本早已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却依然工作在一线,每周五天,风雨无阻。

  郭大夫是一位和善而智慧的老人,没有商人的市侩,只有医者仁心。曾听到过他和年老病人的对话,说及他自己,每天早起、运动、自己开车,工作,到点吃饭睡觉,鼓励对方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如今有太多追求躺平(纯字面意思)的年轻人,希望吃喝不误,减肥靠药补。曾亲耳听到他婉拒了年轻的问诊者开药方的需求,劝诫她不能吃得太多,而动得太少。

  这样的仁心仁术,已经是国宝级一般的存在了。

  郭大夫的声名早已远播,慕名而来者,遍及大温,乃至邻省。因为年事已高,他也收有几位徒弟,但水平还需要长期的磨练。衷心希望他这样的老中医,毕生的修为和经验不会被浪费,希望他能找到真正继承衣钵之人。希望中医和中药能在加拿大得到更好的传承,像华人一样遍地生根,发芽壮大。

6
  • 最新评论
  • 游客屏蔽

    我們的早輩普遍都有一手好字。這名老中醫的字像狗爬一樣,明顯地字體與年齡不符,唯一的解釋是年輕時無心向學。

  • 游客屏蔽

    贴身认识快近三十年,对这个人太了解了。人品没得说……渣得很,好评?大多都是自掏腰包的枪手,与太极闫芳如出一辙。合适的鞋子,要穿过才知。

  • 游客屏蔽

    国外华人的总体素质教育背景平均要比大陆的人高,你懂这点吗?

  • 游客屏蔽

    你这广告也做得太有水平了哈哈哈

  • 游客屏蔽

    只要不是福建老军医,应该还有点什么的,多数都是懵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