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温哥华图书馆里有个乐...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
罗文
十年前,我登陆温哥华时,感觉温哥华真是像朋友所说,是一个好山好水好寂寞的地方。当时,我初来乍到,生计为先,所以只能无奈一笑。可后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发现温哥华的图书馆也是一个可以休闲、解闷和恢复爱好的地方。
能找回如此良好的感觉,不得不说,还要归功于我当初对安家的两个要求。第一就是要求购物方便,其次就是要离图书馆近。因为这两者,一个是物质生活,一个是精神食粮,缺一不可。
的确,无论人到哪儿,都不应该失去乐趣。何况来到异国他乡,心灵上正需要平抚。结果,有一次我到温哥华图书馆浏览报纸时,无意之间,还有新的发现,发现这里的图书馆,不仅可以借书,还可以淘书,而且还可以淘到我从小到大都熟悉的中文图书。记得当我第一次站在书摊前时,喜出望外,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从此风雨无阻,每天至少要到图书馆打卡报到一趟。
不过,到过国外的朋友肯定会问,在国外的图书馆里,即使有旧书出售,肯定也是以英文图书为主,中文书很少,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吗?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有奔头,有乐趣是一回事,有没有收获是另一回事。其实,我也不是不懂英文,只是在海外看到中文亲切。所以,英文书我也淘,淘就淘那些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像“二战”、“一战”,即使懒得翻字典,一看画面也可以知道讲的是哪一段历史的画册。毕竟这些画册都是史实,充满了强烈的年代感。而说到旧书的价格,也是吸引我乐此不疲的重要原因。这些英文书原价至少要15加币,可放到旧书摊上,只卖0.25加币,相当于1.5人民币,六十倍的差价,足以让人毫不犹豫,随心所欲。
当然,干什么事情都会有竞争对手,淘书也是一样。据我观察,英文旧书大体吸引两种人,一种是本地西人,二是来自英联邦的移民,所以在这些母语就是英语的书友眼皮子底下抢“生意”,几乎是不可能。只要这些人往图书馆里的旧书堆前一站,我就知道那些有价值的英文图书和我无缘了,失之交臂了,只希望笨鸟先飞,笨鸟多飞,弥补我的先天不足。除此之外,我也寄希望他们的兴趣点和我不一样。而中文图书,则是我们华人的“乐土”,吸引像我这样,在改革开放以后,从大陆出来的国人,还有那些离开大陆很久,可一直醉心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老侨。
具体到温哥华图书馆推送旧书的方式,也挺有意思,不定期,也不定时,但分门别类,所以我每天去图书馆都是碰运气。有时,来的早不如来的巧。我有几次就看到有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还有台湾琼瑶和香港金庸先生的书。这些书都是两地图书馆交换来的。
不过,喜欢淘书的人和淘书淘久了的人都知道,淘书是一个乐,有时自觉不自觉地总喜欢多“把玩”、多考虑一些时间,反正相中的书已在手里,买与不买就差决定。所以有时我宁愿花在考虑书的实用性和知识性上的时间多些,也不愿盲目抱回家,让它占用家里有限的空间。比如霍金先生的《时间简史》英文图解版,九成新,我拿在手里考虑了二十分钟。原因是我看不懂霍金先生的理论,只对其中的插图感兴趣。最终,我觉得仅凭他那些便于理解、妙趣横生的插图就足够了,便欣然抱起这本厚厚的英文专业图书,并向馆方索要了收据,在背面写下当天的日期和我选择这本书时的考虑。
截止目前,我在温哥华图书馆里淘到过英汉大词典,英汉图解百科全书,英语图解手语词典,都是九成新,品相很好的大部头。而且前年,我居然还淘到一套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儒林外史》连环画。这套书我在国内新华书店里见过,价格在十八九块钱一本。可在温哥华图书馆里的售书摊上,整套一共8本,算一件,0.25加币,才合1.5人民币。而且,让我吃惊的是,这套书只有包装外壳有些磨损,里面的书崭新,能有这样的机会,怎么能不让我如获至宝,喜出望外呢?
其实,每天往图书馆里跑,想淘到心仪的书只是表面;每天都有希望、都有乐趣,才是生活当中比什么都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