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飞温哥华,华人老伯左眼失明…小心这些事
温哥华港湾(BCbay.com)李晓综合报道:疫情之下,长途飞行让人充满了忐忑。
一次长途飞行,可以说是对体力和心理素质的双重考验,就连很多生龙活虎的年轻人也会叫苦不迭、觉得疲惫不堪。
最近,随着政策的调整,很多国家的国际航班都开始逐渐恢复,想要回国和出境的小伙伴们又多了起来。
有报道称,9月21日,疫情以来中国航空公司执行的首条国际复学包机航线在重庆启航,陆续会有约2万名留学生分批次直飞英国曼彻斯特和布里斯托。
国际航班增多、可以自由飞行当然是好事。不过疫情还没有结束,近期搭乘国际航班除了要注意安全之外,还要小心一些看不见的健康隐患。
就在去年年底,短短的10天时间里,上海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就收治了4例从浦东机场送来的危急患者,其中3人是外籍乘客,都是因为长时间乘坐飞机,引发急性肺动脉栓塞。
一名年仅24岁的患者,则因突发脑梗,入院抢救。患者从机场被送去医院的过程中都是昏迷的,一侧肢体偏瘫。医院迅速为这几名患者实施抢救,所幸他们都转危为安。
这些因为长途飞行而导致晕厥、甚至危及生命的案例都是因为“经济舱综合症”引发的。
类似的事件也曾多次发生在往返加拿大的航班上。
今年1月,38岁男子澳大利亚男子克里斯多夫(Christopher Woodgate)在万米高空突发急症,在全家人面前猝死。
克里斯多夫是位5个孩子的爸爸,他们一家8口趁着新年来温哥华度假,没想到回程时发生了悲剧。
克里斯多夫突然发病时,距离目的地澳洲布里斯班还有大约一半的航程。
从他身体突感不适,到心跳停止,一家人亲眼看到至亲毫无预兆地就被夺去了生命,不知道心理上经历了怎样的折磨和痛苦.......
事发后,加航飞机紧急迫降在夏威夷火奴鲁鲁,克里斯多夫随即被宣告死亡。机上所有人员被安排下机,在火奴鲁鲁留宿一晚。
加航称,出于对乘客隐私的尊重,不能提供医疗紧急情况的细节。
长途飞行时除了提防“经济舱综合症”之外,还有一些疾病也需格外注意。
据钱江晚报报道,76岁的杭州王大伯飞抵加拿大温哥华的第二天,左眼突然看不见了。
这事发生在去年夏天,华人王大伯坐早班机从杭州飞温哥华,在青岛转机。整个航程快20个小时。航班上,他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为了不打扰别人,几乎没站起来活动过。
到温哥华后的第二天,他忽然左眼感觉有黑影,3小时之后情况仍没有好转,然后左眼就看不见了。王大伯在温哥华一家社区医院就诊后,又立即预约了眼科专家,医生证实王大伯视网膜血管破裂。
这个意外与王大伯坐长途飞机有关。由于他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并患有高血压,在飞机上相对狭小的座位上久坐,血液循环不畅,血压突然升高,导致视网膜血管破裂。
在温哥华经历了4个月的治疗之后,王大伯左眼视力仍只有光感,最终他选择回国治疗。
小心:经济舱综合症可能致命
即使是成人,在乘坐飞机的时候也应该注意自己的健康状况。据报道,飞行12小时以上“经济舱综合症”发病率大概在千分之五左右。
医生提醒,乘飞机时间过长时,容易引发“经济舱综合症”,尤其是一些有糖尿病、脑梗、心血管等病史的高危人群。
经济舱综合症是由于一般经济舱的座位非常狭小,再加上飞行期间,不断吸入重新过滤的干燥空气,而使得血液变得浓稠,因此产生血栓塞。
严重的引发呼吸困难,甚至是造成中风或死亡的现象。
你可能遇到过这种情况,上飞机前还穿的下的鞋子,下飞机时脚肿得都快穿不上了。
这就是久坐于狭小空间而引发的下肢浮肿。双腿被迫弯曲,下肢血液回流受阻,双脚就会逐渐变得水肿。
而可怕的是,伴随着下肢血液回流不畅,血液流速度也会变缓慢、淤积、凝固,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几率大大增加,这才是所谓“经济舱综合症”的罪魁祸首。
以下人群特别容易患上此病:
1、“低度危险因子”,包括40岁以上、糖尿病、高血脂症、肥胖、3日内接受手术如内视镜、皮肤科、眼科手术。
2、“中度危险因子”有下肢静脉瘤、口服避孕药、产后;
3、“高度危险因子”包括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病史或家族史、先天性血栓形成体质。
下面这些小技巧,对你预防因乘坐长途飞机而引发的脑梗、突发静脉血栓等有很大帮助:
如果在旅途中或旅途结束后出现下肢疼痛、肢体明显肿胀的情况,应尽量避免活动,抬高下肢,等候医生处理,避免血栓脱落栓塞肺动脉。
如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呼救求医,以便能得到及时救治。
国庆中秋就要到了,在这里祝大家旅途愉快,平安健康,欢乐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