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你——在温哥华观三文鱼回流所思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
安妮
金秋十月,正是看三文鱼回流的好时节。带着亲人、孩子,从温哥华市驱车约两个多小时,来到十年前去过的威化溪(Weaver Creek),算是故地重游。
说起三文鱼的生长经历,也算是大河大洋见过世面,出生入死悲壮ending。
春季,幼鱼沿着溪流,顺流而下,进入河床(Fraser River),最终游向太平洋,也算是出了国,闯出一番天地。根据三文鱼品种的不同,一般是2~4年时间,从幼小的鱼苗,长成3公斤左右的成熟三文鱼。到了繁殖期,它们不忘故土,一路逆流而上,进入河道就不吃不喝,以最快时速向故地逆流而上,回到当年出生地繁殖后代。
今年的三文鱼回流,实在是少的可怜。以往,溪边的工作人员开着清理车到处收集一堆一堆的死鱼,那繁忙的身影,如今也找不到了;过去,群鱼“跳龙门”的景象,如今也成了“单枪匹马”;过去,整条溪流群鱼涌动,如今只见溪头有,溪尾基本无。此时,工作人员过于悠闲,过来跟游客聊天,只听他说:“有三个品种的三文鱼回流至此,今年只有2000条左右,往年大约是30,000条。气候环境的影响,今年是50年以来最少的一年。”如此萧条、冷落,相比之下,数量落差悬殊,足以让我大吃一惊。
以往看三文鱼,被它们不屈不挠、顽强执着的精神所震撼。对于“满江红”般成千上万、浩浩荡荡的三文鱼群感叹;被他们繁衍后代的精神所折服。如今再到威化溪,“满江红”被“零星红”替代;震撼被震惊包围,我能听到自己的内心发出深深地叹息,内心的伤感大于三文鱼回流的悲壮。人类破坏环境,全球气候变暖,正在慢慢侵蚀我们周边的一切,包括三文鱼。人们仿佛如温水煮青蛙,在安乐中,在不知不觉中,并不在意周遭环境已经起到实质性的改变。
之前看过新闻,由于三文鱼的减产,导致B C省的熊没有足够的食物,加拿大的摄影师拍到了熊饿得只剩皮包骨的照片。他担心这些熊熬不过这个冬天,因为它们没有找到足够的三文鱼作为储备过冬。
人们常听到类似的新闻,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反正牵涉得不是自己。长此以往,逐渐变得麻木。感觉像是皇帝的新装,大家都觉得自己很聪明,保持缄默。只有小孩子说出来其中的真谛。
前几日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埃塞俄比亚总理。而之前呼声甚高的16岁瑞典女孩格蕾塔·桑伯格错过了诺奖。她被提名的理由是: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制止全球变暖,它将成为“战争、冲突和难民”的原因。
看过她的视频,起初认为她过于夸张和偏激。她对在坐的各国领导人说:“你们用空谈偷走了我的梦想和童年,现在还要在年轻人这里寻找希望,你们怎么敢!很多人在饱受磨难,在奄奄一息,生态系统正在崩塌。而你们整天只知道谈论金钱和经济永恒增长的童话。你们怎么敢!”当时网上对她的评论也是褒贬不一。
时隔十年,再观三文鱼回流,自己亲身体验及感受,理解了桑伯格所说的话,并赞同她的部分观点。成年人不肯戳破的真实世界,被16岁的瑞典女孩说出。虽然语言并不是那么中听。当日去看三文鱼回流的游客也和我一样,感同身受,都觉得触目惊心。气候变暖导致的地球生物圈的变化就摆在我们面前。
如果人类继续燃烧煤、油、天然气和树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层后使地球继续升温,生态更加失衡。不知道若干年后或是下一个十年,再到威化溪观三文鱼回流,会是怎样的情景!我不敢想象!那时,三文鱼的孵化是不是只能靠人工来完成?当年原住民冬季赖以生存的大量三文鱼的场景,以后只能在照片中看到?虽然没有和熊约会,但偶遇的机会会越来越多……
生态改变了,那么我们人类呢,会走向何方?难道也要靠克隆?人类不能坐以待毙!是该为这个地球村做点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