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了中文班,为什么中文表达仍然词不达意

温哥华港湾+-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朱敏怡:作为移民第一代,家长们都希望孩子不忘记自己的母语,尽可能保留母语听说的能力。但是事与愿违的是,孩子们的中文表达能力越来越差,很多孩子甚至不讲中文了,完全用英文回答父母的中文提问。

  家长们陷入了一种怪圈:一方面希望孩子保留中文能力而花钱给孩子上中文补习班;另一方面在家里和孩子又很少用中文探讨孩子关心的话题(仅仅只是日常生活用语)。如此一来,孩子们失去了用中文表达最直接的方式,他们的思维也只能停留在吃饭穿衣之类的简单交流中。

  如果家长期待每周一次的中文课就能让孩子学好中文,那就大错特错了。孩子学习中文也是需要一个语言环境的,既然周围都是英文环境,那么学校以外的时间,家长就把它当成最好的中文环境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有沉浸式的中文学习环境。

  一旦错过了孩子语言发展的时期,要再想让他们用中文表达就很难了。因为他们的惯性思维已经是英文的了,他们很难找到合适的中文意思来表达,所以他们干脆选择放弃。

  当家长们一边埋怨自己的孩子中文退步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给孩子创造一个家庭式的中文语言环境呢?

  对于孩子学习中文,我有很深刻的体会。首先,家长自己要有个强烈让孩子坚持学中文的意愿,这样在学的过程中家长首先不会轻言放弃(很多家长在孩子抱怨中文难学后,也就选择听取孩子的意见,放弃中文了)。当家长坚定信念以后,孩子才会意识到跟家长讨价还价学中文是没有意义的;其次当家长有强烈意愿让孩子学中文的时候,家长就会创造一个全中文的语言环境,让孩子听懂,理解,表达和交流。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孩子才能理解很多中文表达方式,包括成语和谚语的意思,最后能够自如地在两种语言中切换,这样才达到了学习语言的目的。

  因为我先生和一开始就有强烈的意愿让儿子坚持学习中文,所以我们家全天候中文频道(和孩子讲中文)。同时我们知道,日常生活用语不是我们让他学中文的目的,我们是让他能够明白中文的博大精深,让他能够自如地运用和表达中文。所以,我们在和孩子的交流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成语,谚语和引经据典,然后解释给他听,让他先理解,再吸收,最后能够运用到他的表达中。

  比如儿子吃饭很快,我就会跟他说:“吃饭要细嚼慢咽,不能狼吞虎咽,囫囵吞枣,这样会加重胃的负担,不利于消化。”在一个句子中,我运用了三个成语,同时我也解释给他听这几个成语的意思,如此反复几次,他就能很熟练的运用这几个成语了。同时我也跟他简单介绍一下为什么吃得太快会加重胃的负担,让他理解一下简单的消化系统的运作。

  再比如,我习惯和儿子聊天以及交流观点,我们经常探讨一些问题(这个习惯是从他4岁左右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他10岁)。对于交朋友这个话题我们展开过讨论。儿子认为朋友是个很广泛的概念,他觉得学校的同学,课后班的同学,小时候的玩伴儿都称为朋友。我表示同意他的观点,但是朋友也有区别,思维方式相同的可以更亲密些;价值观不同的也许走着走着就会疏远,而且如何选择交友对自己的未来也至关重要。这时我想到了两个成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于是我就跟他解释如何理解这两个成语,也把相应的英文谚语“Bird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告诉他,让他更易于理解。当然讲一两次是不够的,在以后的对话中,我会再次提醒和重复这些成语,直到他能够准确在他的表达中运用。

  这些只是生活中的小例子。其实家长也可以运用引起孩子好奇心的方法让孩子参与你们的讨论。我和先生经常会在饭桌上提一个话题,我们俩先开始各抒己见,让他产生好奇心,然后鼓励他用中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昨天晚上吃饭我们就食物链展开了话题,从昆虫类谈到爬行动物,然后到哺乳动物,接着到人类为什么能主宰地球,再延伸到持续学习力的重要性。全程谈话孩子都用中文表达和参与,参与热情还相当高。我们也不失时机地赞扬他那些表达准确的中文用法和语句,让他更有表达个人观念的欲望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我认为孩子其实就是一张白纸,关键看家长怎么引导。中文学习绝对不能期待补习而产生质的飞跃,家长一定要参与其中,给孩子一个练习中文表达的环境,让孩子喜欢上中文,而不是在痛苦地煎熬中最后选择放弃。在孩子能够理解和表达中文后,他们才不会抗拒去读和写中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中文学习也是厚积薄发,日积月累的过程。愿家长们共勉。

朱敏怡:70后妈妈,09年离开体制内移民加拿大,享受写作,画画,做手工的乐趣,找到自我的方式,自得其乐。

(BCbay专稿,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