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let不能去,Winners被曝光,连沃尔玛也要关门?

温哥华港湾+-

Outlet不能去,Winners被曝光,连沃尔玛也要关门?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芷语:前阵子Outlet被曝光卖的是低质货、并非专柜正品引起舆论哗然。正好那几天朋友要我陪同去Outlet购物,我把新闻拿给她看了。她不屑一顾:“这有什么关系,又不是第一次买,再说质量能比淘宝爆款还差吗?”

  还是去了,她兴致盎然,满载而归。我却心有芥蒂,毫无逛兴。

  CBC节目组对此有专门报道。调查记者戴上酷酷的谷歌眼镜,跑到Outlet各大品牌采购,包括我平时里很喜欢的Kate Spade、Banana Republic等,然后又到专店购买同款。拿到一个零售商那里做实验,要人家分辨哪个是买自outlet,哪个是专柜货。


      眼尖零售商全部答对。货比货一对照,“Outlet特产”的用料和做工都要稍逊一筹。记者又跑去问消费者:“你知道Outlet的货和专柜是不同的吗?”很多人不知道,有些人表示失望,有些人只是耸耸肩。

  其实,不需要CBC专门报道,去outlet买得多的消费者多少都知道一些,有一些产品是过季折扣货,有些则是outlet only的。那么大的logo,那么浮夸,摆在专柜也有点外表亲的感觉。又或买回来后在网站上搜搜想对比价格,却发现人家网站根本就没有这一款,心知肚明。

Outlet不能去,Winners被曝光,连沃尔玛也要关门?

  不过,这真的那么重要吗?我的朋友把理由说得杠杠的:如果是同款,在outlet可以五折拿下,质量稍微次一点有什么关系呢,我又不要用它或穿它十年八年的,买的就是这个款式啊。平常那些便宜的快时尚系列不也是这样吗?而且在价格上,折后的Outlet专货真的不贵,跟那些杂牌子差不多价格,质量还是要比杂牌子好。有何不可?最后,朋友精辟地总结:“这样的事情,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再说说Winners,CBC在同一个节目中跟Outlet一起曝光了它的价格法门,大意是标签上有一个参考价格,一个实际价格。然而有消费者发现,有的参考价格完全是虚假的,有些产品零售店卖的就是实际价格——简单说就是以为自己淘到折扣好货,结果发现其实并没有打折。

  这确实让人难过。听说Winners在美国的母公司TJX也正面临集体诉讼,被控采取价格误导销售策略。

  同样作为“一个被价格误导的受骗者”,笔者在Winners被曝光前同时还是该店的忠实消费者,在那里不知道买了多少衣服包包和日常用品。如果该店因为输了官司要关门大吉,我却是万万不愿意的。

  诚然,有些参考价格是定得不对,就算是“大部分参考价格都是错的”,依然不能否认它的实际价格还是比零售店便宜了很多。即使是CBC的报道中,挑出的产品中也有参考价格和零售店价格一致或较低的。

  作为十足的草根,我常常去Winners淘宝,因为它确实不乏许多质优价美的品牌产品。我偶尔会瞄一眼参考价格,但从来不会把它当回事——多年在中国淘宝的经验早就告诉我,所谓参考价格完全是没有意义的,你在淘宝买一条99元的裙子,标签上的参考价格可以高达800元,然而那又如何?会真的以为自己省了七百块吗?

  再说说自己的经验。一本相册Winners卖9.9元,后来在Target花16元买了另一本,结果证明Winners9.9元的质量更好。一件羽绒衣,在专店买的199元,一年后在Winners看到一模一样的,89元。一双品牌过季单鞋,Winners卖35元, 穿了好多年没有坏。如果不在意一定要新季最新款,在Winners淘些经典款,绝对是省钱办法啊。

  2016年物价怎么个飞涨、加元怎么个惨跌已无需再述,在韭黄要十几二十几元一磅的市场情况下,普通老百姓不得不拽紧自己的钱包,谨慎消费、精明消费。Outlet和Winners就是一个选择。总得要有钱花才能随便花。打击折扣店,普通工薪族减少消费,也无法为GDP做出应有的贡献。

Outlet不能去,Winners被曝光,连沃尔玛也要关门?

  就在笔者为这些平价店操碎了心的时候,又惊闻沃尔玛要关掉全球269间分店。吓得我赶紧点进去看看,生怕这家“价廉超市”也要被重新洗盘。虽然平日里基本上不上它家买菜或衣服,但一些生活用品、厨房用品、婴儿用品等还是很依赖它。尤其是从Bed Bath & Beyond转战过去时,大觉这里给了草根阶层一条生路。

  好在只是虚惊一场。被关的主要是美国、巴西和拉丁美洲的一些比较小规模的分店,没有影响到加拿大。看来,笔者住家旁边那家写着“coming soon”的沃尔玛终将照常与消费者见面,到时候,漫漫冬日长夜就有了一个可逛去处,一边饭后消食,一边淘点便宜家用。这算不算是为这苦哈哈的日子增添点乐趣?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