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大教授遇刺25年未破案 家属仍有盼望

加拿大都市网+-

多伦多大学美术系教授 David Buller 在校园办公室遇害至今接近25年,家属仍未获得任何明确答案。

他的姪女 Karyn Sandlos 接受访问时表示:“如果当年有人告诉我,25年后我们仍不知道发生甚么事,我是不会相信的。”

日间在校遇刺 当时被认为“应可快速破案”

2001年1月19日清晨近7时,Buller 被发现倒卧于市中心校园 Spadina Crescent 办公室内,身中多刀,当场死亡。警方其后表示,最后见过他的人是一名学生,曾于发案前一天在校内升降机遇见他。

Buller 未如常出席当日晚上的课堂,学生遂向校方报告失踪情况。家属接报后难以置信:案件在白天于校园内发生、位置属公共空间,当时亦曾有几个看似合理的推论,他们一度相信警方可在短时间内破案。

然而在缺乏足够证物、疑犯及监控片段下,案件最终被转交多伦多警队冻案组(cold case unit)负责。

曾有人听到争执及“巨响”

Sandlos 指,家属其后得悉叔父在办公室内背部被刺七刀;其办公室位置隐蔽,不易找到。案发时,楼下实验室正举行聚会,有人在聚会期间听到疑似争执声及巨响。

警方曾访问大量学生,并提出多项可能动机,包括不满评分的学生、同事纠纷、甚至关系纠缠等,但没有任何一项能获证实。Sandlos 认为,案件不太可能属随机袭击,更相信“凶手应是他认识并信任的人”。

艺术家的成长路 也是家人的精神导师

Sandlos 回忆,Buller 自小是家族中极具创意、走非典型人生道路的长辈,“他是艺术家,也公开自己的性倾向,让我从小看到另一种可能:既可追求创意,也能活出真正的自己。”

Buller 曾在安省艺术设计学院(OCAD)攻读广告,但最终决定走上绘画之路,后取得康考迪亚大学(Concordia University)硕士学位。她笑言,家族中仍记得他在学生时期拮据得“冰箱里只有一樽酸瓜”,但他总把这些经历当作人生叙事的一部分:“不只是艰难,也是追寻热忱的历程。”

多年后她成为芝加哥伊利诺大学(UIC)教授,仍会在教学时想起叔父,“我常想,如果他看到我现在的工作,一定会很高兴。”

重要线索或已流失 但家属仍寄望有人挺身而出

案件多年无突破,Sandlos 坦言忧虑一些重要线索可能已随时间消失,“很多当年的同事、学生可能已离开或不在人世。但我仍相信一定有人知道真相。”

她相信,当年被警方访问的学生如今已成成年人,“也许经过时间沉淀,他们会意识到当年掌握的一些碎片资讯其实有助破案。”

多伦多警队冷案组主管 Steve Smith 指,许多案件往往需待锁定疑犯后,所有线索才会“突然拼凑起来”:“当不知道凶手是谁时,全都说不通;一旦知道名字,很多事情就立刻有了逻辑。”

“我们未有答案,但有幸曾与他同在”

Sandlos 指,叔父的遇害至今仍为家庭留下巨大空洞,“那个位置永远被缺口,而我们只能用回忆填补。”

Buller 的离世亦重击多伦多艺术界、学术界及 LGBTQ+ 社群。“许多人即使不认识他,都感到脆弱感与不安。至今仍有人记得这件事。”

她指,不少学生多年后仍对叔父赞誉有加,“他们都说 David 是最难忘、最用心的老师,愿意推动学生、重视他们的创作。”

“我们没有确切答案,只剩一些推测。”Sandlos 说,“但我们至少曾经拥有 David,而我永远会觉得自己非常幸运。”

(CP24资料图)

0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