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锅! 加拿大房产恐爆产权"取消潮"

温哥华港湾+-

(《港灣播報》20251106-2)

大家好,今天是温哥华时间11月7日,欢迎收看本期的港湾播报,我是Jason。

今天的新闻有点沉重,也很现实:BC省再次曝光大量土地产权争议,房贷续签都可能受到影响;魁北克为了让企业保住员工,不得不紧急给临时工人发放PR;与此同时,加拿大年轻人为了买菜甚至开始拖欠账单;而在大温哥华,未来几十年独立屋可能会越来越少,公寓将成为主流。

看似不相关的四条新闻,其实都折射出人口增长、住房紧张和生活压力正在悄悄改变我们的生活——接下来,我们一条条为你解析。

炸锅! BC省房屋产权或面临"取消潮", 大批争议土地曝光, 房贷续签或受影响!

最近,加拿大BC 省的一则判决引发了广泛关注,也让不少大温列治文的居民开始对自己的房产产生了焦虑。事情的起因,是今年八月,BC 省最高法院确认考伊琴部族对列治文南部部分土地拥有原住民所有权。消息一出,当地居民不仅担心产权问题,还影响到房贷续约。

不过,这次判决其实只是冰山一角。真正面临争议的土地范围,比大家想象的要大得多。事实上,类似的原住民土地主张,早已遍布全省。

最近,独立省议员 Elenore Sturko 披露了一宗鲜为人知的案件。十年前,舒瓦瑟普民族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他们对整座坎卢普斯、Sun Peaks 滑雪度假区以及周边大片土地的原住民所有权。这份诉讼自 2015 年起,就静静地躺在 BC 省最高法院档案中,几乎无人问津。

Sturko 指出:“考伊琴的判决只是冰山一角。BC 省政府没有履行最基本的义务,没有告知省民,这些诉讼可能直接影响他们的土地权利。”

事实上,这类案件往往审理周期非常长,有时甚至超过十年。考伊琴案就是典型例子:诉讼提交于 2014 年,真正开庭是在 2019 年,整个审理过程长达 513 天,创下加拿大历史最长案件记录。

更让人震惊的是,列治文相关区域的私人业主,直到今年秋天,也就是法官作出涉及公私土地的判决几周后,才被正式通知。省长尹大卫在回应媒体提问时承认,居民和商家目前正面临极大的焦虑与压力。他表示,省府将会上诉推翻法官裁决,同时申请暂缓执行判决,以免在上诉期间影响业主权益。

尹大卫还强调:“法院当时保证判决不会影响相关业主,所以他们没有收到正式通知。很遗憾,结果显然并非如此。我们正在全力申请暂缓执行,确保上诉时能充分陈述我们的立场。”

相比考伊琴案,舒瓦瑟普的范围更广,涉及整座城市、度假区、公路、铁路以及大量私人和矿权土地。Sturko 提醒,这意味着成千上万名 BC 省民的私人土地可能被卷入其中。她呼吁省政府公开所有类似案件的最新进展,并明确政府立场。

面对质疑,BC省原住民关系与和解厅厅长 Spencer Chandra Herbert 表示,政府立场明确:私人产权必须受到保护,今后所有案件都会坚持这一原则,同时履行对原住民族权利的义务。

不过,观察人士指出,现任省政府态度明显比 2016 年BC省自由党执政时期温和。当年,政府几乎否认了舒瓦瑟普的所有主张,并要求法院驳回诉求。值得注意的是,舒瓦瑟普的诉求首次将私人房产纳入原住民所有权范围,这在加拿大历史上尚属首次。

九年过去,如今考伊琴案的判决再次引发担忧:一旦法院再度确认原住民所有权,私人房产还能否得到保障?Sturko 指出,目前已知的类似案件还有奎奎特伦族在 2016 年提起的诉讼,主张对高贵林港及周边土地拥有所有权。

从坎卢普斯、Sun Peaks、高贵林港,到列治文,如果这些案件只是冰山一角,那么整个冰山的体量,恐怕比大家想象得还要庞大。

为让油管更好的推荐我们的节目,让我们的声音传播的更远,希望大家能够多多为我们的视频点赞,感谢大家的支持!

加拿大移民大省被迫送PR留人应对"紧急状态"!痛批联邦新政

魁北克政府对联邦最新移民政策发出强烈警告,称新措施正在让企业陷入困境。魁北克移民厅长Jean-François Roberge表示,联邦政府削减临时外国工人计划,已在该省引发“紧急状态”。

长期以来,魁北克一直希望控制非永久居民数量,以缓解住房、医疗和法语保护压力。然而,Roberge指出,最新政策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

他说:“我们不希望企业关闭。联邦新政正在引发一场紧急状态,我不明白他们到底在想什么。”

为应对劳动力短缺,魁北克将不得不采取前所未有的措施,包括向部分临时外国工人提供永久居留身份,以避免他们被迫离开。这一决定是在公布未来四年的移民计划时提出的。计划显示,魁北克将把新永久居民目标降至每年45,000人,低于今年预计的61,000人。

去年,联邦政府重新实施规定,将低薪临时外国工人的比例限制在公司劳动力的10%。这一限制逆转了2022年为缓解劳动力短缺而扩展的政策。

委员会听证会上,行业代表警告说,这一限制正在严重影响依赖外国劳动力的企业。“魁北克根本没有足够的工人来支持其增长、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目标。”

本周公布的联邦预算报告显示,今年迄今为止,临时外国工人的到达人数已下降约50%。

魁北克政府强调,他们的担忧并非针对寻求庇护者或其他联邦管辖类别的移民,而是为了确保企业能获得必要劳动力。随着新政策实施,魁北克面临的劳动力和经济压力正持续加大。

 

"这已是流行病"! 加拿大人为买菜拖欠账单 年轻人比例高出4倍

最新民调显示,加拿大许多家庭正在为支付食品费用而陷入困境。根据Nanos Research为CTV新闻进行的一项调查,五分之一的加拿大人表示,过去一年中他们曾为了买食物而拖欠账单。

调查发现,55岁以下的成年人更容易为了购买食物而推迟支付汽车贷款、信用卡账单和电费等费用,其可能性是55岁及以上人群的四倍。

在Charlottetown的一家超市外,购物者们表示压力明显。23岁的Almas Patel列举了自己的月度开支:“手机费、租金、食品杂货……还有汽车保险和燃油,这些加起来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他的朋友、29岁的Matthew Batunde也说:“物价越来越高,对我们的日常账单影响很大。”24岁的Nick则表示,虽然他会优先支付账单,但这意味着必须调整购物习惯,“我会尽量多找一些折扣。”

Nanos调查显示,18到34岁人群中,有18.1%的人表示有时或经常拖欠账单;35到54岁的人群比例为17.9%;而55岁及以上的人群这一比例仅为4.2%。首席数据科学家Nik Nanos表示,通货膨胀和高昂的住房成本是造成这一代际差异的主要原因。

他说:“这非常惊人,在其他国家可能会被视为一种‘流行病’。很显然,许多加拿大人正在面临非常艰难的选择。”

Nanos还指出,年长的加拿大人更可能没有房贷,或房贷负担较轻,他们依赖养老金、储蓄和投资,而且可能是空巢老人。“55岁以上的人,更可能处于安全稳固的财务状况。年轻人或有家庭的中年人,则更容易担心房租、房价以及工作稳定性。”

不同地区的数据也显示出明显差异。大西洋省份有24.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有时或经常拖欠账单,高于其他地区。相比之下,草原省份为16.5%,BC省为13.4%,安省为10.5%,魁省为8.1%。

Food First NL的Joshua Smee表示,四个省份中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处于食品不安全状态,这背后存在经济因素。他指出:“我们的失业率普遍高于全国其他地区,因此更多人面临经济困境,可能依赖社会援助或收入支持。”

Smee认为,短期的食品银行和餐饮计划虽然重要,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让更多钱进入低收入群体口袋,包括提高最低工资,让全职工作者也能负担得起基本生活开支。

 

巨变! 政府报告预测到2051年, 大温大多数人住进公寓, 独立屋将快速消失

大温哥华的居住格局即将发生重大变化。根据最新地区政府报告,预计到2051年,大多数居民将住在公寓或多户住宅中,独立屋将逐渐成为少数。

报告显示,到本世纪中叶,约55%的居民将居住在各种规模的多户住宅中,而独立屋比例预计仅为14%。相比之下,2024年,26%的人口住在独立屋,46%的人住在公寓。

专家表示,这一趋势不足为奇,因为地方和省级政府正在努力应对人口增长带来的住房需求。但他们也警告,这可能加大当地服务压力,尤其是在素里等人口增长已经超出学校和医院承载能力的地区。

报告指出,大温哥华人口在2026年预计增长0.9%,到2030年可能增至2.6%。整体而言,从2024年至2051年的住房增长平均速度为1.4%,略低于去年预测。

地区规划与住房发展副总经理Jonathan Cote表示:“随着人口增长,现有基础设施压力越来越大,需要升级和重建。”他还透露,明年春季将发布一份基础设施缺口报告,以指导未来投资。

UBC教授Tom Davidoff指出,集中式多户住宅建设可能降低新道路和下水道成本,但某些市政在医疗和教育扩展方面仍需更多省级支持。他以素里为例,未来每新增四个住房单位,就有一个将建在该市。

与此同时,更多多户住宅的建设有助于环境保护和缓解交通压力。SFU城市项目主任Andy Yan表示,这一转变并非新趋势,早在1960至1980年代,温哥华的“Vancouver Special”住宅就体现了早期的密集化住房理念。

Yan指出,住房规划是系统性问题,不仅涉及住宅本身,还包括与之相关的所有服务和基础设施。他强调:“住房规划就像规划气候,而不是天气,需要为未来几十年的趋势做准备。”

开发商Townline CEO Rick Ilich补充道,高层住宅的建设成本因环保、抗震和宜居政策而上升,每个单元可能增加五到六万加元。他认为,各级政府需要在宜居性、交通控制、能源和碳排放等政策之间找到平衡,同时允许建造更适中的住房。

对于独立屋的减少,Ilich表示,这在大温哥华大部分地区可能会发生,但在菲沙河谷等地仍然存在生活方式和经济能力的选择,人们可能会向东或东北迁移。他强调:“温哥华的重点是增加人口密度,主要表现为高楼,这不仅是住房形式的变化,更是地理位置的选择。”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密度提升,大温哥华的居住格局正在经历深刻转变。专家提醒,如何在增加住房供应的同时保障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将是未来几十年的重要挑战。

 

结束语:

“以上就是今天的四条头条新闻。无论是土地争议、移民政策、年轻人的生活压力,还是城市住房变迁,每一条都可能影响我们的生活。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并分享,让更多人第一时间掌握新闻动态。我们下期再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