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横行 加拿大华人男子买汽车尾灯被骗250加元
两名安省居民讲述了他们在社交媒体购物广告中被骗的经历:一人称自己根本没收到所购商品,另一人则收到了与宣传严重不符的劣质货。
“我很生气、也很难过。我不希望这种事再发生在别人身上。”尼亚加拉瀑布市的杰姬·巴尔弗(Jackie Balfour)对CTV多伦多新闻表示。
巴尔弗说,她当时正在浏览Facebook,突然弹出一个宣称“即将关门清仓”的服装店广告。
她下单并支付了135加元,但当商品寄到后,巴尔弗发现衣服做工粗糙,而她以为是真皮的鞋子竟然是塑料做的。
“这双号称65加元的鞋子就是塑料垃圾。”
巴尔弗表示,该网站看起来像是加拿大公司运营的,但当她尝试退货时,却被告知必须自费将商品寄往中国,邮费将近100加元,而且不能保证退款。

“我觉得自己被骗了。整个网站都充满误导和欺诈。”她说。
来自安省奥罗拉(Aurora)的付金瑞(Jinrui Fu)也告诉CTV新闻,他同样遭遇了虚假广告骗局。付先生为卡车寻找尾灯时,在Facebook上找到一家卖家并支付了250加元。
随后,对方要求他额外支付保险费,但零件始终没有寄到。
“就算上面写着‘Facebook认证’,也别信——那就是骗局。”付先生说,“我现在对Facebook感到很失望。”
社交媒体专家、数字营销公司 Opiia Inc. 创办人贾妮塔·潘努(Janita Pannu)表示,许多消费者误以为社交平台上的广告都经过平台审核,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
“现在真的越来越难判断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潘努说,“骗子会创建Facebook页面,短时间内投放广告,收钱后就销声匿迹。”
专家建议,为避免陷入广告骗局,消费者应:确认购物网站是否合法;在社交媒体商店购物时保持谨慎;下单前主动联系卖家确认细节。
此外,要警惕看似“便宜得不真实”的折扣和促销——如果价格低得离谱,那极可能就是个假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