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可能再次迎来大选!
1、自由党众院领袖:加拿大可能在选举结束仅6个月后就再次迎来大选
随着总理卡尼(Mark Carney)政府首份预算案即将出炉,自由党众议院领袖麦金农(Steven MacKinnon)周二(10月21日)警告称,自由党少数政府“担忧”预算案能否顺利过关,并承认加拿大可能在上次大选仅过去六个月后再度走向选举。
“距离预算案公布只剩两周,我在议会看到的情况令人担心,”麦金农在渥太华对记者表示。他指责保守党和魁人集团(Bloc Québécois)在全国亟需“稳定与确定性”之际,未能“认真”对待预算案问题。
这份预算案被视为卡尼政府信任度的关键考验。由于自由党仅在众议院掌握少数席位,政府必须争取至少一个反对党支持,以避免引发提前大选。
“我们是少数派政府,但我们有执政授权(mandate),”麦金农说,“当我看到反对党排除支持预算案的可能性时,我确实担忧,但我认为他们误判了加拿大人的心声。如果最终必须举行大选,我们会不情愿地接受——但决定权在反对党手中。”
火药味十足!保守党博励治要求减税控赤字,否则就解散政府!
目前,各反对党尚未表态是否支持预算案。保守党领袖博励志(Pierre Poilievre)表示,他将与卡尼会面讨论预算案,但仅呼吁总理“撤销高成本的预算计划”,未提出具体替代方案。
魁人集团则列出18项预算条件,其中6项被列为“不可讲价的项目”,包括增加省级医疗拨款和老年人福利等,涉及数百亿元的新支出。该党也承认,在卡尼政府计划削减开支的情况下,实现这些诉求“难度极高”。
新民主党(NDP)临时党首戴维斯(Don Davies)尚未提出具体要求,但表示不会支持任何“紧缩型预算案”,并呼吁政府在就业、住房与医疗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
《多伦多星报》(The Star)早前报道,自由党正在与新民主党进行闭门磋商,寻求在预算案投票中获得支持。麦金农当时否认两者谈判与预算表决有关。然而,在他本周二被问及最新进展时,仅回应道:“你得去问新民主党。”
新民主党目前正进行党首改选,预计至明年3月底才会选出新任党魁,这也为预算案能否过关增添更多不确定性。
2、CRA电话客服乱象:平均等半小时,个税回答准确率仅17%,成本飙升
联邦审计长霍根(Karen Hogan)周二(10月21日)提交给国会的一份报告显示,过去十年间,加拿大税务局(CRA)用于呼叫中心的合同金额暴涨三倍,但服务质量却急剧下滑。该机构不仅让纳税人等待更久,提供的信息准确率也令人担忧。
据本地英文媒体《多伦多星报》报道:报告显示,CRA早在2015年就将呼叫中心基础设施外包给IBM Canada,最初合同金额为5000万元。然而,多次修订后,预计到2027年总额将飙升至约2.17亿元。尽管投入巨大,新系统并未改善服务效率——去年,仅18%的来电者能在15分钟内接通客服人员,今年6月更是降至5%。
“选择人工服务的来电者平均需等待31分钟,几乎是去年的两倍,”审计长霍根在报告中指出。CRA原本的目标是在两分钟内接通电话,如今已退步到15分钟,却仍难达标。
审计报告还揭露,客服人员常让来电者反复等待或转接。平均而言,每通电话中有27%的时间被用来让来电者等待,而审计长认为,这段时间本可以更有效地利用。
“等待时间减少了客服人员接听下一通电话的可用时间。由于该机构在2024-2025年度回应了超过1000万通来电,减少等待时间可提高服务水平,”报告称。
更令人震惊的是信息准确度。抽查150通电话后发现,针对一般福利或企业税务问题的回答准确率仅54%,而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准确率低至17%。
报告指出,客服人员更擅长回答具体事务性问题(如款项到账时间),但在解释福利机制或抵免规则时常出错。
霍根批评,电话客服中心绩效考核中仅有9%与回答准确性相关,大部分侧重于“处理速度”,这表明CRA“并未将服务质量放在首位”。她警告说,错误信息不仅加剧来电拥堵,还削弱了公众对税务系统的信任。
据悉,财政部长商鹏飞(François-Philippe Champagne)已于9月宣布一项为期100天的整改计划,以改善CRA的服务表现。本次审计在该计划启动前完成,而商鹏飞预计将在周二晚些时候回应报告结果。
3、下周降息! 央行重磅报告曝光, 加元暴跌
注意:加拿大央行下周可能又要降息了!加元大跌,兑人民币再次逼近4时代!
对于购房或换汇的华人和留学生们来说,最近的变化可能格外值得关注。
10月20日, 周一,加拿大央行发布了两个季度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企业及消费者对经济信心依旧低迷。
可以说,这份报告被市场解读为对下周三降息的“官方支持”:将基准利率从9月的2.5%进一步下调25个基点,几乎成了市场共识。
受此影响,加上油价下跌,周一加元兑美元汇率跌至0.71的6个月低点附近,兑人民币更是跌到了5.07,逼近5元大关,感觉离4时代又不远了。
据CBC、环球邮报等媒体报道,加拿大央行今天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加拿大企业第三季度经营状况略有改善,但仍远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企业普遍不愿增加投资或招聘。
报告明确指出,关税阴影依旧笼罩,在影响企业信心。不少制造业和出口企业表示,宁可暂时维持现状,也不敢轻举妄动扩产或加码投资。
央行的“商业前景指数”从上季度的-2.40微升至-2.28,但仍处于负值区间,意味着经济活力依旧疲弱。
而对未来的预期就更显谨慎:33%的企业认为加拿大未来一年可能陷入经济衰退,这一比例比上季度上升了5个百分点。
央行自己也坦承,对衰退的担忧正成为抵消企业信心改善的“主要障碍”。
消费者的信心也同样低迷。央行消费者调查显示,超过60%的民众预计加拿大将陷入经济衰退,这一比例远高于贸易战前的水平。
与此同时,就业市场恶化加上关税导致的通胀持续冲击民众的生计,不少加拿大人感觉压力山大。
这份报告发布后,金融市场如同被点燃。
市场预期加拿大央行在下周三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已从上周的64%大增至77%。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CIBC)高级经济学家安德鲁·格兰瑟姆(Andrew Grantham)表示,调查显示企业和消费者对经济悲观,加上通胀预期稳定,支持央行下周降息的预期。
蒙特利尔银行(BMO)资深经济学家雪莉‧考希克(Shelly Kaushik)表示,贸易风险重创劳工市场,央行必须采取更宽松的政策来稳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下周议息会议前还将公布9月的CPI数据。经济学家预计通胀将从8月的1.9%略升至2.3%,仍在央行目标区间之内,不足以构成加息压力。
换句话说——央行似乎没有理由不降息。
报告一出,加元应声下跌。
受降息预期升温和油价下跌的双重打击,加元兑美元汇率一直徘徊在6个月的低位附近,加元兑美元汇率今日收报于71.3美分。
兑人民币也下滑到5.07元的近期低位,又一次逼近5元大关。
石油价格的下跌也是加元走软的另一个关键因素。由于市场担心供应过剩,国际油价周一下跌约1%,至每桶56.97美元。
原油下跌直接剥夺了加元的支撑,使其在交易中进一步承压。
市场分析认为,如果央行下周真的降息,加元可能进一步跌破5元人民币的心理关口。
对于华人小伙伴们来说,如果你需要将国内的人民币换成加币支付学费,或者使用国内的信用卡和银行卡在加拿大消费甚至买房的话,这肯定也是一个好消息。
4、加华人女子买新房放弃20万定金 结果倒赔$36万
疫情期间,加拿大房地产火热,无数买家高位上车。多伦多一名华人女子以约130万的价格签约购买了一套新房,还付了近20万定金......结果几年后房价暴跌、利率飙升,交房前她干脆“人间蒸发”。
最后,开发商一纸诉状把她告上了法庭。结局更惨了......
根据安省高等法院9月公布的判决书:李女士的“失踪”,直接导致被判违约。不仅19.5万定金被没收,还要倒贴16万。
法庭文件显示,原告Major Weston Homes Limited(简称MW)是一家总部位于大多伦多旺市的开发商。被告李女士(Li,音译)是一位有意向MW购买房屋的买家。
2021年12月7日,李女士与MW公司签署了一份房屋买卖协议(“APS”),以1,309,990购买一套新房,并按要求支付了19.5万定金。
2024年1月18日左右,MW向李女士发出一封信,通知房子交割日期定为2024年4月12日。
合同明确写明,李女士作为买方,须在15天内聘请律师并提供律师姓名及联系方式,否则视为违约。如果买方未能在交割前至少30天聘请律师,则不仅构成违约,并且等于承认并同意,在这种情况下,卖方的出价将被取消。
从那之后,MW的律师多次发邮件、打电话,催促李女士提供律师信息。直到4月17日,MW的律师仍未收到李女士的任何回复,又发送了一封电子邮件,宣布合同终止、重新挂牌卖房、没收定金,并准备提告索赔。MW最终将李女士告上了法庭,追讨全部差额,还追加索赔。
安省法官Kurz J.裁定,李女士确实违反了APS的条款。最终,李女士被判向MW赔偿$150.434.32。另加法定利息,以及9.000诉讼及动议费用,合计超过16万加元。如果再算上那笔已被没收的19.5万定金,李女士的损失近3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