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华男吃遍全美逾8400家中餐厅 心中第一在这里

世界日报+-

今年77岁的南加州华人陈戴维(David R. Chan)在寻找华人身分认同中,逐渐爱上中餐。60多年来,他走遍全美超过8400家中餐厅。

陈戴维认为,截至2025年,洛杉矶仍是全美中餐最佳汇集地,但情况正在悄然变化。

截至9月8日,陈戴维共到访8455家中餐厅。如果每天去一家新餐厅,大约需要23.16年,才能造访完这些餐厅。

陈戴维将每次品尝过的餐厅都记录在电子表格中,他还收集大量中餐厅名片。

陈戴维去过美国50个州,其中在40个州都造访过中餐厅。他说,有时是特意去当地的中餐厅吃饭,有时则刚好经过看见一家中餐厅,便进去吃饭。在造访中餐厅的60年中,他仅有两次没有进店吃饭,一次是特拉华州的Wilmington,因为地方偏远,夜色渐黑,他担心不安全;另一次是在内布拉斯加州的Omaha市,他在那里查到的唯一中餐厅,提供炒杂碎(chop suey),他没有去,但后来发现这是一位朋友的亲戚开的,很后悔没去。

陈戴维认为,洛杉矶仍是美国最佳中餐汇集地之一。不过有些环境因素,正在悄然变化。他认识的餐厅老板抱怨,在加州开餐厅成本很高,还有复杂的规章制度。加州的人力昂贵,使在此做生意的成本比德州高三倍。一些原本在加州的大厨或餐厅,以逐渐流向其他州,使美国其他州的中餐厅质量逐渐上升。

陈戴维是一名律师和会计师,他是美国第三代华裔移民。他说,在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洛杉矶长大,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并不喜欢中餐,也吃得很少。作为在美国长大的“ABC”(American Born Chinese),他被高度“美国化”。他小时候父母带他去中餐厅,他只吃酱油拌米饭。

陈戴维说,早年华人移民来源地域单一,那时的中餐厅缺乏多样性,菜式较为单调和粗糙。“而且那时的中餐厅为谋生,还要迎合一般美国人的口味”。到60年代,随著大量香港和台湾移民来到美国,愈来愈多更道地的中餐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陈戴维说,那时他恰好在研究华人文化,常与新移民外出就餐,他逐渐对中餐产生浓厚兴趣。

生活在南加州的陈戴维表示,如今在外就餐无疑愈来愈贵。他说,“你不得不再三考虑点什么。”但是如今人们的金钱观发生改变,他们愿意为喜欢的餐厅和食物埋单。而对当前饱受争议的小费文化,他说,因为有会计师背景,他每次都会仔细检查帐单,确保不会被多收钱。不过有时他也恼火,比如在支付终端上要求对饮料和外带支付小费或是最低小费默认为18%,顾客不得不手动输入小费金额。

77歲的南加華人陳戴維,嘗遍近8500家中餐廳。(陳戴維提供)

77岁的南加华人陈戴维,尝遍近8500家中餐厅。(陈戴维提供)

0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