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花钱+不招人+房市躺平 加拿大经济衰退来了?

加西周末+-

最近,加拿大人的钱包,越来越紧了。

企业在收缩开支,消费者在勒紧裤腰带,连房市都在“躺平”。一场无声的“经济寒流”,正在全国蔓延。

企业“不敢投”,员工“不敢花”

加拿大央行最周一发布的企业和消费者信心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公司表示——不再扩张、不再招人,只做“维持性投资”。

为什么?

因为大家都觉得“未来不确定”。贸易摩擦、物价高企、税负压力、全球政治风险……每一项都像一块石头,压在企业身上。

很多企业宁愿“守成”,也不敢轻易冒险。

调查中甚至提到,有公司因为美国对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已经出现“大规模裁员”。

加拿大出口行业的压力,正在实实在在地传导到普通工薪家庭身上。

另一方面,普通消费者的信心也不高。

三分之二的加拿大人认为——未来一年很可能出现经济衰退。

家具不换了、家电能用就用、餐馆少吃几顿、旅行先搁一搁。

加拿大人之前可不是这样,现在变得“节俭”,是感觉真的没钱了。

房市“冷静期”变成“长期冬眠”

过去几年,房价飙升让无数人焦虑;如今,房价降温,却又让人更焦虑。

报告显示,住房市场的疲软是企业和消费者共同提到的“经济痛点”之一。

新屋开工放缓、建筑行业缩减支出、相关岗位减少,这些都意味着——房市的“冷静期”,正在演变成“长期冬眠”。

当房市不再带动就业与消费,加拿大的整体经济自然“虚”了下去。

央行降息“几乎板上钉钉”

面对这样的局面,央行能做的,似乎只剩下——降息

早在9月,加拿大央行就已将隔夜利率下调到 2.5%,理由是“美国关税让加拿大经济放缓”。但从目前的信号来看,10月底的再次降息几乎已成定局

蒙特利尔银行经济师雪莉·考希克(Shelly Kaushik,音译)在报告中写道:

“企业投资低迷、消费者信心疲弱、劳动力市场风险增加——这些都在推动央行继续放宽政策。”

换句话说,降息不是刺激增长的“选项”,而是维持信心的“必选”

钱越来越值钱,生活却更难

降息不是好事吗?贷款便宜了、房贷负担轻了。

是的,从账面上看,确实如此。但问题是——降息能带来的,是“缓解”,不是“复苏”

如果你留意最近的物价,就会发现:

超市的食品依然贵,租金依然高,电费、水费、保险全在涨。

调查显示,企业的成本仍在增加,但由于需求太弱,他们也不敢涨价太多。于是,利润被挤压,招聘冻结,投资停滞。

这是一种“静悄悄的衰退”——没有剧烈的崩盘,却让人越过越紧。

不花钱的消费者、不招人的企业、降不下来的物价、沉睡的房市……

这一切都在说明,加拿大经济正处在一个“收缩的十字路口”

央行降息或许能让风雪暂缓,但“春天”要来,还得等信心回暖、就业复苏、消费重新启动。

在此之前,谨慎,或许是每个加拿大人唯一能做的选择。

0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