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怒炸!加拿大7.4万人”等死”!BC医生集体辞职
1、全民怒炸! 加拿大7.4万人”等死”, 还在全球喊人"免费看病"! 医生被逼集体辞职!
近日,加拿大移民部(IRCC)发布的一则社交媒体广告,彻底引爆了舆论怒火。“在考虑移民加拿大吗?你知道加拿大有公共医疗保健吗?了解它的运作方式、谁可以享受,以及涵盖哪些服务。”这段看似“人畜无害”的话,瞬间点燃全国怒火。无数加拿大人怒斥这则广告把加拿大描绘成一个“随到随看(walk-in)的免费诊所”。
许多加拿大人对IRCC发出这种“公开邀请”表示强烈反对,并指出自2018年以来的7年里,已有累计超过7.4万名加拿大人曾在医疗等待名单上死亡。急诊室超负荷、家庭医生严重短缺,很多人连一个基础医疗服务都无法及时获得。反对党领袖薄励治(Pierre Poilievre)也猛烈抨击了这则广告,称其为“自由党移民政策的典型代表”:“自由党的移民政策就是这样:他们花纳税人的钱向海外宣传,承诺移民来加拿大就能享受免费医疗。而与此同时,一些加拿大民众却找不到固定的家庭医生。”保守党议员Melissa Lantsman也发文讽刺:“看看现实吧,各位。卡尼政府向全世界兜售‘免费医疗’,可现实是650万加拿大人自己都见不上家庭医生。急诊室在关门,病人在死亡,自由党政府还在为一个坏掉的系统自我吹嘘。”
网络上更是骂声一片:“我居住的温哥华地区最近的医院急诊室...医疗系统超负荷运转。”“我的朋友Maria在等待名单上离世。我母亲因疑似髋部骨折在急诊室等待了17个多小时。我的朋友因脚趾骨折等候了13小时才得到诊治。我认识有人因急症专程飞往墨西哥就医。”
“我8岁的儿子摔断了胳膊。晚上11点我们去了急诊室,结果等了12个小时才给他打上石膏。”“我出生在加拿大,一直生活在这里。如今我已经三年没有家庭医生了......或许你们该停止宣传加拿大拥有“全民”医疗体系了”
“作为一名加拿大人,我痛恨政府浪费我日益减少的税款,向外国散布虚假信息,这简直令人发指。有人需要对这些人说实话:我们满了,没有空位。人们正在离开。”
就在争议持续发酵的同时,加拿大本国医疗系统也爆出大新闻:BC省Kamloops地区Royal Inland Hospital(RIH)医院的所有产科医生集体递交辞职信。在一封日期为10月11日的公开信中,7位产科医生集体表示,由于工作量激增以及长期招聘困难,他们决定不久离开全科产科-妇科执业岗位。信中写道:“整个团队的医生集体离开在当地是相当罕见的,但鉴于我们社区产科服务的现状,我们看不到可行的出路。”这些医生表示,一旦找到接替人选,他们将不再提供医院内的护理服务,包括分娩、顺产和剖腹产等。他们希望,产科服务“几乎全面丧失”的局面能促使卫生局更好地支持女性健康。为应对突发状况,卫生局开出每日7,100加元的薪酬,吸引医生填补空缺岗位,无论长期或临时值班均适用。但这也暴露了一个事实——医疗系统已经严重透支。面对铺天盖地的的怒火,IRCC并没有正面回应争议,而是悄悄发布了另一篇帖子,声称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月至7月)抵达加拿大的新学生和临时工人减少了234,315人。曾几何时,加拿大的公共医疗体系是许多移民心中的“北方乌托邦”——全民医保、免费就医、福利健全。但如今,医生短缺、有病人死在等待名单上。此时此刻,再大张旗鼓对外宣传“免费医疗”,在很多民众看来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对此,你怎么看?
2、注意! 加拿大一系列新规下月生效! 找工作、买国货、飞无人机全受影响!
加拿大将在2025年11月推出一系列新规。无论你是正在找工作的小伙伴,还是喜欢用无人机拍风景的户外爱好者,这些变化都与你息息相关。
作为总理马克·卡尼(Mark Carney)推出的“保护、建设和转型加拿大战略产业”新举措的一部分,联邦政府承诺在5年内投入5,000万加元,对在线招聘平台Job Bank进行现代化改造。预计11月底,Job Bank将推出一系列改进措施,包括:个性化推荐:为求职者和雇主匹配本地就业支持机构,提供线下服务。技能反馈机制:求职者提交申请后30天内,雇主将反馈技能差距,帮助求职者决策培训,提高未来求职成功率。明确薪资与AI使用:所有职位将标注薪资,如果雇主在职位筛选过程中使用AI,也会在招聘信息中注明。求职者仪表盘:本地注册求职者信息一目了然,帮助雇主快速找到合适人才。卡尼在9月还宣布了新的“购买加拿大政策”(Buy Canadian Policy),应对持续的美加关税争端。该政策旨在“让加拿大经济更强大、更能抵御全球冲击,并更好地支持加拿大工人和企业。”根据新政策,到2025年11月,联邦合同将优先考虑加拿大供应商。关键材料采购需优先选择加拿大企业,如加拿大钢材和软木木材。喜欢用无人机捕捉加拿大美景的人,需关注法规更新。根据加拿大交通部(Transport Canada)的说法,新规将分两阶段实施,让无人机操作员有时间接受培训、获得认证并熟悉新规则。正式生效时间为2025年11月4日。详细变化可参考Transport Canada无人机法规更新摘要。
3、温哥华机场全员疏散!BC多个机场公屏播“劲爆”内容 竟然是…
温哥华机场最近频频上热搜。10月15日下午一点多,YVR 忽然收到多起“气味报警”,说是整栋楼里都弥漫着一股强烈的煤气味,疑似是瓦斯泄露。机场方面当机立断,直接把旅客和员工全都请了出去。有人连行李都来不及拿,就被“请”到室外吹冷风。
在外面干等的队伍那叫一个壮观,有接驳车司机对媒体形容:“整个国内航站楼的人都被赶出来了,几百号人挤在外面,消防车、警车全来了,大家脸上都写着一个共同心声——这下航班要黄了。”有华人网友目击了这惊险的一幕,就算是机场外也有超级浓的天然气味儿,实在是大场面。(好在这次是虚惊一场。下午三点半左右,机场宣布查明气味来源——竟是日常锅炉维护时泄露出来的。消防和警方确认没有安全风险后,才允许大家重新入内。YVR 也在推特上说明了情况:虽然机场后续短暂恢复运营,但旅客太多、流程一度中断,难免有小范围延误,建议大家在出发前提前查询航班信息。锅炉打个喷嚏,机场跟着“感冒”了一小时,数百旅客跟着吹风排队。机场回应倒也实诚:“出于谨慎考虑,宁愿多麻烦一点,也不能真出事。”虽然乌龙了一把,但这次机场反应速度算是快的。不管怎么说一切都以安全第一为准。此外,BC省多个机场在10月14日早上“沦陷”,航站楼的信息屏幕和广播被黑客霸占了。10月14日周二晚上,基洛纳国际机场(YLW)突然出现一幕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画面:航班信息显示屏上不再是航班号和登机口,而是“以色列输掉了战争,哈马斯赢了”这样的政治口号,甚至还夹杂着辱骂美国总统川普的字眼。与此同时,广播系统也被劫持,播放支持哈马斯的口号。(图片来源:Twitter)现场旅客一脸懵,这什么机场大屏这么劲爆。机场方面也很快意识到,系统这是被人黑了。机场随后发表声明称:确实是第三方闯入了他们的航班信息系统和公共广播系统。目前未经授权的内容已经被删除,航班信息屏幕恢复正常,广播系统也在修复中。不过这场突发事件还是造成了部分航班延误,YLW向旅客道歉,并建议大家自行联系航空公司确认行程。据机场运营总监介绍,广播系统在20秒内被抢回,但显示屏上的内容清除则花了几分钟。他还透露,不止基洛纳机场中招,BC省的维多利亚国际机场和安省温莎国际机场同一时间也出现了类似情况。加拿大交通部已证实此事,并称网络攻击来源可能是某家云端软件服务商被突破。目前相关系统已经被隔离并恢复,机场方面强调此次事件并没有对公众造成直接安全威胁。
4、全球最佳雇主排名出炉: 加拿大这家公司挤进15强! 29家上榜!
近日,《福布斯》最新公布了2025年全球最佳雇主榜单,其中安省企业表现亮眼。一家总部位于安省的公司,甚至跻身全球前15名。
这份由《福布斯》每年发布的榜单,由市场调研机构Statista提供数据支持,调查对象是来自全球50个国家的30多万名员工,他们通过匿名线上问卷进行评分。参与者根据多个标准评价自己的雇主,包括是否愿意推荐公司给亲友、薪资与职业发展机会、公司声誉,以及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等。今年共有900家符合条件的企业入榜,这些公司需在全球开展业务并拥有至少1,000名员工。其中包括29家加拿大企业。在这900家上榜公司中,有17家总部位于安省,其中Four Seasons Hotels and Resorts进入全球前100名,Shopify更是跻身前1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