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身上凸起的“鼓包” 千万不要不当回事

南医大二附院+-

您是否曾在腹股沟区、肚脐处摸到一个时隐时现、不痛不痒的“鼓包”?它在站立或用力时出现,躺下休息后又悄然消失。这看似无害的“鼓包”,就是医学上所说的疝,俗称“疝气”。

千万别被 “疝气”所迷惑,它并非一股“气”,而是一种常见病,实际上是体内的器官或组织“越界”了。

疝的形成主要以下2个原因造成

1腹内压力增大

咳嗽、打喷嚏、便秘用力、搬运重物、肥胖、怀孕甚至排尿困难,都会显著增加腹腔内部的压力。

2腹壁存在薄弱点

可能是天生的结构缺陷,如腹股沟管、股管、脐环。也可能是后天形成的,如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组织老化退化、肌肉损伤等。

腹股沟疝是最为常见的疝,位于大腿根部与腹部交界处,多见于男性和老年人群。根据具体位置又可分为斜疝、直疝和股疝。

沉默的鼓包,危险的信号

疝的早期,鼓包往往“能屈能伸”。按压或平躺时消失,患者可能仅感轻微坠胀不适。然而,它的沉默不等于安全,潜在危险不容小觑!

这种身上凸起的“鼓包” 千万不要不当回事

嵌顿,最紧急的危机

当钻出腹腔的组织过多,卡在疝囊口无法回纳时,就发生了嵌顿。局部出现疼痛剧烈,若卡住肠管,还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症状。

绞窄,致命的结局

卡压的肠管血流被阻断,导致肠壁缺血、坏死、穿孔。可出现剧烈腹痛、腹膜炎、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必须紧急手术抢救!

对于成人疝,没有自愈可能,尽早手术是唯一根治方法!常见的手术方式有以下两种方式。

无张力疝修补术

使用人工合成补片覆盖加固腹壁缺损区域,修补并加强缺损。复发率低,术后疼痛轻、恢复快,适合绝大多数疝类型。

腹腔镜疝修补术

属于微创手术,在腹部打几个小孔进行操作。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尤其适合双侧疝、复发疝,但对医生技术和设备要求高。

术后注意事项:

无太多忌口,一般术后6小时无恶心呕吐即可半流质饮食,第二天可进软食或普食,可早期下床活动;

患者出院后应逐渐增加活动量,2个月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或提举重物等;

管理腹内压,避免用力排便,正确负重,戒烟,控制慢性咳嗽,及时排尿,控制体重,增强腹壁力量等,防止疝复发;

定期查看伤口,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如果出现发红、肿胀或异常疼痛,应立即就医。

健康提示:

疝不会自愈,拖延只会增加嵌顿风险和治疗难度。一旦发现身体出现可疑的、可复性鼓包,切勿自行处理或听信偏方,务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疝修补手术安全高效,早诊断、早治疗,才能彻底消除隐患,避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别让“沉默的鼓包”演变成“沉默的杀手”!

0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