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想象!40平米“别墅” 竟能分开卖给两家人
在多伦多,有些房子从外观看平平无奇,但内部布局却可能出人意料,甚至为你揭示一种全新的生活可能。
今天要介绍的这栋位于多伦多西区 Junction 社区的小屋,正是这样一个存在。
对于在这座城市挣扎求“房”的年轻人来说,它的出现,仿佛是一个回应。当安家之梦被现实屡屡叩问,年收入超过20万加元才勉强够得着普通住宅首付,没有“富爸爸”的支持,独自买房近乎天方夜谭。
因为,这间仅500平方英尺(约等于 46.45 平方米)的小平房,竟然是一栋可以容纳两家人的双拼屋(Duplex)。
小贴士:多伦多的“Multiplex”住宅
咱先厘清一个在加拿大房产市场中常见的关键词,即“Plex”。这属于 Multiplex(多单元住宅) 的范畴,是多伦多应对住房危机的重要住宅形态。
具体来说,Multiplex 指的是一栋低层建筑中分隔出2到4个独立住宅单元(dwelling units),每户均拥有独立的厨房、卫生间和出入口。从功能上看,它们就像小型公寓,但外观上往往保留着传统独立屋的风貌。
Duplex(双拼/复式):指的是一栋建筑内包含两个独立且完整的住宅单元。它们通常上下堆叠(一个在一楼,一个在二楼或地下室),或者左右并排。关键在于,每个单元都拥有自己独立的入口、厨房、卫生间和生活设施,互不干扰。上文中的小房子就是这种类型。
Triplex(三拼):顾名思义,一栋建筑里有三个独立的住宅单元。
Fourplex(四拼):包含四个独立单元的住宅楼。
multiplex 多单元住宅,关键词可见下表:
为了应对住房短缺,多伦多市政府在2023年修改了分区条例,允许在原本只能建造单户住宅的低密度社区中兴建 Multiplex。
这种被称为 “温和密度” 的开发方式,旨在不破坏社区整体感的同时,有效增加住房供应。
对于购房者而言,Multiplex 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分摊成本”或 “以房养房” 。业主可以和家人朋友合伙买下一栋 Multiplex,既能享受独立屋的前后院,也有自己独立的空间。
或者,可以自住其中一个单元,将其他单元出租,用租金收入来分担高昂的房贷和地税,这大大降低了在多伦多的置业门槛。
multiplex 与其他类型住宅的区别:
回到这栋位于多伦多西区 526 Quebec Ave 的小屋本身。
站在外面,你看不出这是一个 双拼屋(Duplex)吧?看起来也就是个普普通通、甚至老破小的平房?(下图中间这个小屋子,别看错啦~)
据售房信息介绍,这栋小平房被巧妙地分隔成两个完全独立的一居室单元,各自拥有独立的前后入口、洗衣设施,甚至私人的户外空间。
上层单元(主层)光线充沛,天窗和大窗引进满室阳光。厨房虽小但够用,卫生间离备餐区稍近了些,算是美中不足。不过多出一个用餐区,也算意外之喜。
下层单元(半地下层)布局类似,但厨房更宽敞,足够摆下一张小餐桌,变身“餐厨一体”。
然而,这两个独立的一居室,共同的遗憾是储物空间有限,毕竟在有限面积里,衣柜确实是奢侈品。
但真正让人心动的,是它的价格。
2021年,这栋小屋曾以$107万的高价成交。而如今,挂牌价仅为$85万。
“今天的要价并不完全等同于物业的实际价值,而是一种策略,旨在吸引关注、促进看房,并最终促成交易,”挂牌经纪人这么解释道。
这小平房历史交易记录:
如果你和朋友合买,平均每家仅需承担$42.5万(当然还得考虑公平性具体分摊),远低于多伦多单卧公寓的平均价(约$70万),还附送户外空间!
不想和朋友绑得太紧?也有办法。你可以将其中一套单元出租,用来补贴房贷。2023年,下层单元月租金就达$1900.
屋后巷边还设有停车位,生活便利性不打折扣。
现在唯一需要纠结的,大概只剩下:
谁住楼上,谁住楼下?不如,石头剪刀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