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高点买入如今遇到房价崩跌,房主该怎么办?
如果你在市场高点买入房子,如今遇到房价崩跌,作为房主该怎么办?《金融邮报》Financialpost发表专栏作者Garry Marr的文章,为房主指点迷津。
Garry Marr的文章说:许多在2022年高点买房的人,如今已经眼睁睁看着自己大笔房屋净值被抹去。八年前,我在《金融邮报》最后一篇文章的标题是:“加拿大住宅市场的最后一搏。”
我如今回归,而房地产市场显然比许多人预期的更能更能憋住气。谁能想到移民激增、一场大流行病以及创纪录的低利率,会把房价推得这么高?
Royal LePage首席执行官Phil Soper在接受采访时开玩笑说:“房地产市场确实有点低迷。”他同时承认:“你说对了,市场确实被打击了。”他指的是我上次写作后18个月间,加拿大收紧贷款规则,要求购房者以更高利率进行压力测试,拖慢了市场。
如今,市场看空者兴奋地谈论定金被没收、买家无法交割、房价比高点下跌20%。如果你是在高点买入,那么无论是投资者还是自住者,日子都不好过。
别回头看。 除非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否则没有任何意义。真正的问题是,你现在以及未来该如何根据居住需求来做选择。
Soper说:“真正的问题是,你的住房是否足够。如果足够,那只是账面上的挑战,不是真正的挑战。”
你花了多少?那是运气问题。我父亲是一位退休多年的会计,他总是告诉我:任何东西的价值,只取决于别人愿意出多少钱。
现在的房价涨幅并没有传说中那样夸张
加拿大房地产协会(CREA)数据显示,2022年2月房屋均价在高点为824,192加元。而2017年底这一数字是496,500加元。表面上看确实涨了很多,但经通胀调整,2017年房价相当于2025年的约625,000加元。到今年年中,房屋均价为691,643加元。也就是说,若考虑通胀,房价涨幅并没有传说中那样夸张。
因此,那些在高点买房的人确实面临问题,尤其是买了期房,如今无法获得贷款,因为净值为零甚至为负。
怎么办?
John Andrew(皇后大学退休教授、独立财富顾问)说,他有一位朋友,他的女儿就处于高点买房的这种情况。“她有点后悔买了房,心想‘我做了什么?’”Andrew建议,继续持有并考虑长期住房成本(包括融资),不要再执念于“房价只会涨”。长远看,房地产仍可能跑赢通胀。
对自住者来说,住房既是投资,也是消费品。你不能拿5%首付和20倍杠杆去买股票,但买房可以。杠杆能放大收益,也能放大痛苦。
对投资者来说,若必须交割,可以尝试“转让合约”(assign),但有买家违约的风险。最佳选择可能是想办法交割,出租房子,等待市场回暖。
如果因人生变故必须卖房,那就接受损失。但要记住,买卖房产成本极高:中介佣金、土地转让税、搬家费用、违约罚息、律师费等,足以吞掉10%的净值。
Garry Marr总结:
如果房子能满足居住需求,就别盯着账面亏损。
尽量减少搬家次数,频繁交易会严重消耗财富。
投资者要接受风险,亏损也是游戏的一部分。
对自住者而言,住房不仅是投资,更是稳定、安全的生活基础。
正如有人说的:“你不能住在你的股票里。”自住房的价值,远不止账面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