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区灭门惨案!一家五口遭“纵火谋杀”
加拿大房市崩了?联邦部长惊爆:公寓市场自由落体
联邦住房与基础设施部长罗品信周二在接受《星报》独家专访时表示,加拿大公寓市场“如今已陷入自由落体”。
罗品信在参观多伦多大学一处尚未完工的新宿舍楼Oak House后说“多伦多和温哥华的公寓供应量都严重过剩。过去几年这一类住房被过度开发,但在当今市场上卖不出去。” “因此,市场正在经历修正,许多人几年前就预测当时的房地产泡沫。”不过,他补充说,联邦政府目前没有计划废除外国买家禁令,也不会为新建房屋提供减税。
此前,一些开发商呼吁政府对新房建设给予税收减免,并降低开发费用,以缓解行业因公寓供应过剩而承受的压力。但这位今年初上任的住房部长、温哥华前市长则表示,政府需要将重点放在非市场化住房上,包括补贴性住房和合作住房。
今年春季的大选期间,现任总理卡尼承诺设立一个名为“Build Canada Homes”的新联邦机构来实现这一目标,但该机构至今尚未启动。罗品信补充说:“联邦政府已经有激励租赁住房的项目,我们也会研究如何利用这批过剩的公寓产品来支持整体住房目标。”他说,一些开发商已经开始将新建公寓转为租赁单位。 “当前最重要的举措是确保建造这些住房的工人队伍能够继续工作,并将他们的精力集中到我们真正短缺的非市场化住房上——租赁、合作社和深度可负担住房。”至于废除外国买家禁令,他表示“目前不在考虑范围内”。
罗品信在今年5月曾因一句回答引发争议。当时记者问他房价是否需要下跌,他回答:“不,我认为我们需要提供更多供应,确保市场稳定。” 而在周二被问及目前公寓和住宅市场的下行趋势时,他表示,自己的目标是增加可负担住房的供应。“市场就是市场,它会涨也会跌。现在它在下跌,这对那些过去买不起房的人来说,确实是件好事。”
根据建筑业与土地开发协会(BILD)的数据,今年7月是多伦多地区新房市场史上最差的一个7月。多伦多地区公寓均价在7月降至61.5万加元,创下四年来新低。根据多伦多地区房地产委员会的数据,自2022年2月市场高峰以来,该地区所有类型房屋的平均价格已下跌超过21%。罗品信还表示,由于多伦多市议会缩减六户联排屋(sixplex)的计划,将无法获批数联邦住房补助资金。
恐怖!加拿大华人区一家5口睡梦中遭"纵火谋杀": 11岁女童不幸丧命, 4人命危
在刚刚过去的长周末,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让安省约克区列治文山(Richmond Hill)华人聚居区的“姐夫村”陷入沉痛与震惊。一栋多代同堂的家庭住宅在凌晨突发大火,五名家庭成员被紧急送医,其中一名年仅11岁的女孩不幸身亡......令人心碎。经调查,警方认为,这不是一起普通的火灾,而是一宗蓄意纵火、涉嫌谋杀的刑事案件。
火灾发生在9月1日凌晨3点左右,约克区警察局、急救人员和消防队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往位于Skywood Drive和Rollinghill Road附近的住宅,发现一人倒在屋外,屋内有四人昏迷不醒(至少有一人在二楼卧室内)。五名伤者立即被送往医院抢救。当时,四人已无生命迹象,情况极度危急。附近居民一度被紧急疏散,消防员连夜扑救。火势被控制后,居民陆续获准返家。
遗憾的是,约克区警察局发言人Paolo Fiore周三(9月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确认,五名伤者中有一名11岁女孩于火灾次日在医院去世。其他四名受害者仍在医院,情况危急。CP24的消息来源透露,五名伤者是一家人。年龄分别为:一名11岁女孩一名20多岁的年轻人一名70岁老人42岁59岁,警方尚未公布遇难女孩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身份。
值得关注的是,消防局长办公室表示,火灾发生时,烟雾报警器是正常工作的。一位发言人表示:“据我了解,报警员在接听报警电话时,能够听到烟雾报警器声,第一批赶到的消防员也报告在屋内听到了烟雾报警器声。”这意味着,火势极有可能发展迅速、猛烈异常,才会在报警后短时间内造成多人昏迷。
警方透露,案发后,他们在现场附近一棵树下发现了一个红色汽油罐。尽管官方尚未确认其与火灾的直接关联,但警方已正式将其定性为蓄意纵火及凶杀案进行调查。更多细节尚待公布。约克区警方敦促任何知情人士主动联系警方或灭罪热线(Crime Stoppers)。
数十名中国学生集体起诉加拿大移民局:签证被搁置,人生停摆
数十名已获加拿大顶尖大学录取的中国研究生,因学习许可(study permit)申请长期停滞,至今无法入境就读。他们指控加拿大移民、难民及公民部(IRCC)存在歧视,并已将案件提交联邦法院。
据CBC记者Cameron Mahler报道,27岁的Yixin Cheng原本计划在去年秋天进入UBC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博士。他在2024年5月提交申请,并辞掉年薪17万加元的工作。但IRCC至今未给出决定。 “基本上,IRCC已经按下了我人生的暂停键,长达一年多。”他说。他担心错过最后入学机会,并形容自己的经历让他对加拿大印象“完全负面和失望”。
另一名学生Li Zhen,辞去了微软的工作,准备赴蒙特利尔理工学院读博。但因申请久拖不决,他担心房租和医疗保险等开支无以为继。“没有收入,我还得支付所有这些费用。”他说,等待的压力已影响到自己和家人的心理健康,他不得不经常看心理医生来缓解焦虑。他不理解 IRCC 的延迟决定,因为“我的背景完全透明”。
这批25名学生全部来自中国,均获UBC、麦吉尔、滑铁卢等知名大学 STEM 研究生项目录取。律师Vakkas Bilsin表示,所有人都被卡在安全审查阶段,这种“一致性”让他怀疑“背后有更严重的问题”。教授们也为学生发声。滑铁卢大学教授Prof. En-hui Yang在给律师的信中写道:“这些不合理的延误正在造成严重和持续的伤害……无限期等待让学生在心理和经济上都承受巨大压力,削弱了学术准备。”
IRCC 在声明中否认歧视,强调所有申请人无论国籍,均需经过相同流程,并表示安全审查由外部机构进行,无法提供平均处理时间。加拿大安全情报局(CSIS)前局长Ward Elcock则称,他“并不惊讶中国STEM学生被仔细审查”,并提到2019年温尼伯国家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丑闻,认为这类审查反映了真实的国家安全风险。CSIS 方面表示,目前正在处理“大量等待安全审查的申请”,并努力加快进程。
全被骗了! 加拿大多家超市被曝乱贴标签"造假"! 顾客气炸: 必须罚款
加拿大食品检验局(CFIA)近日披露,全国多家大型连锁超市竟然在玩“枫叶洗牌”——即把进口食品,贴上枫叶、写上“加拿大制造/加拿大产品”,让消费者以为是本地货。这次被点名的违规案例就有12起,而且全部都发生在今年2月至5月。CFIA可以对每起违规行为处以最高1.5万加元的罚款,但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家超市因此被罚,哪怕有个案件拖了足足四个月才解决,结局也是——“没事了,标签改一下就好”。
许多支持“购买加拿大国货”的消费者担心,如果超市没有受到惩罚,这类虚假宣传将愈演愈烈。汉密尔顿居民Brenda Nicholls表示:“作为消费者,我们在尽自己的努力。我认为CFIA需要开始征收罚款,施加一些压力,才能迫使超市做出改变。”
今年7月,CBC自行调查发现,多伦多一家Sobeys超市至少存在10多起“枫叶洗牌”案例,一家Loblaw旗下的No Frills也有类似情况。之后,Nicholls开始特别留意超市标签,果然发现问题不断:黑莓:Fortinos超市(Loblaw旗下)的黑莓被打上了红色的枫叶标志,并标注“加拿大产品”,但包装上的小字却注明它们是“产自美国”;芦笋:No Frills超市的芦笋被打上了红色的枫叶标志,并标注“加拿大制造”和“加拿大产品”。但商品标签上却写着,该产品由一家美国公司分销,产自秘鲁。Nicholls说:“‘加拿大产品’标签似乎是随便乱贴的,非常具有误导性。”
更典型的案例发生在Sobeys超市。埃德蒙顿居民Sheila Young买到Sobeys自家品牌Compliments牛油果油,瓶身上赫然写着“加拿大制造”,还配上枫叶标志。结果小字写着:进口产品(Imported)。消费者投诉到CFIA后,整整拖了4个月才结案。可在这期间,CBC还在多伦多Sobeys超市发现十几种沙拉酱、李子干、坚果,全都在玩同样的“枫叶洗牌”。在报道曝光后,Sobeys才把标签偷偷撤掉。
圭尔夫大学市场学教授Tim Dewhirst表示,若超市多次犯同样错误却不受处罚,就等于法规失去震慑力。他说:“某个时候必须要说——够了。如果一再违规却没有任何罚款,那么法规就形同虚设。”
根据联邦法规,食品标签和店内标识必须准确且不具误导性。CFIA表示,今年以来已收到160起相关投诉,其中41%发生在7月至8月;目前已确认40起违规。专家提醒消费者: 不要只看到枫叶标志就轻信,要仔细检查标签。加拿大超市这么玩“枫叶洗牌”,是不是在赤裸裸地欺骗消费者?CFIA不罚款,真能管住他们吗?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