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加拿大状告警察的亲身经历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
Lily Li
在西方国家,有一个根深蒂固的理念——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政府官员,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这种平等,不只是写在宪法里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比如,一张交通罚单,就能让你亲身体验到什么叫“权力受约束,规则可申诉”。
我和我先生就曾有过一次特殊的经历——我们第一次“告”了警察,居然还赢了!同时我们看到了人人平等理念在我们身边的具体表现。
而罚单的反面,却让我们很意外——它列出了我们所有的权利:我们可以在多少天内上诉,我们可以申请听证会,我们可以要求再调查……
我们从来没想过,原来普通人收到政府的处罚,还可以有机会“反诉”。
我先生坚持认为,那一段路限速标志不清楚。等我们看到“限速50”的牌子时,车已经快要驶出那个地段了。他非常坚定地说:“这个标志应该设在更早的地方,否则很容易误判。”于是我们决定,起诉。我们认真准备材料,在家里翻查资料、打印文件,邮寄起诉申请。
也许你会担心:如果英语不好怎么办?我们当时也有些紧张,毕竟这是第一次面对法律流程。但实际上,在西方国家,制度中有专门为语言有困难的人提供帮助:你可以申请翻译服务,法院提供免费口译员。你也可以请法律援助机构帮你准备材料,甚至有人可以帮你写申诉信。
我们递交了申诉,大约过了快一年,法院通知我们上庭。法庭非常平等,不论你是百姓、是执法者、是被告还是原告,每个人都能发言。
那天是我发言的,我向法官说明我先生的立场和理由。“Your Honor, I’d like to explain our side of the story.”( 法官先生/女士,我想说明我们的立场。)“I respect the law, but I think this ticket was not fair.” (我尊重法律,但我认为这张罚单不公平。)
我清晰说明理由:“The speed limit sign was too late to notice.”(限速标志设得太靠后,太迟才看到。)“We were driving carefully and did not realize it was a lower speed zone. ” (我们开车很小心,不知道那一段是限速区域。)
意外的是,那位开罚单的警察,只是坐在那里,一句话也没说。最后,法官宣布我们胜诉。
法官的判决让我们松了一口气,我们轻轻握着手走出法院,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我们没有奴颜媚骨地献媚警察和法官,就是和他们平等地讲道理。这次经历使我们真正体会到何为平等、何为尊严。在法规面前,我们不用奴颜媚骨、低三下四、毫无尊严。而是高昂我们的头,与警察平等对话讲道理。
这一次和加拿大警察上法庭的体验与在中国遇到警察的经历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另外我还体会到你不用会很多英语就能表达清楚你的道理,只要你说的是事实,规则会保护你。我们在法庭上时就是这样,用简单的英语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讲清楚。法官听懂了,我们即得到了公正的判决。
如果担心语言问题,可以请社区法律援助帮助填写表格。并有翻译人员在法庭上用耳机为旁听者翻译。有英文提示:“You have the right to an interpreter.(你有权要求翻译)”
在一个公平的社会里,制度不会因为你语言不好就让你失去权利。相反,它会想尽办法,帮助你发声。
社会的良性循环
几个月后,我们再次路过那个曾被罚款的路段。结果我们发现,在更靠前的位置,真的多设了一个限速标志。我和我先生对视了一眼,都笑了。
警察执法是为了保护人。可他也是人,既然是人,就可能出错。所以,规则里给被执法者说话的权力,也给警察执法有一定的制约。就是对“人人平等”的最好证明。
在这样的制度下,警察不是你的上级,而是你平等的守法者。你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可以为自己说话、有权参与改进的人。一张罚单,让我们亲身体验了法律的尊重、制度的完善、社会的希望。
不是执法者永远正确,也不是百姓永远服从。而是,发现问题可以指出,指出问题可以改正,改正之后大家都更安全、更安心。这就是为什么西方社会能够一点点变得更好的原因。因为,每一个人,哪怕是最普通的人,也能为规则的改进出一份力。
我非常喜欢这几句英语,“You have the right to speak. Even with simple English, your voice matters.”你有权利表达自己。即使是简单的英文,你的声音也同样重要。
“Fair rules are for everyone — no matter your background or language.”公平的规则是为每一个人设立的,无论你的背景或语言。
人人平等不是口号,而是写在规则里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