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亏52万!加拿大房主破防 “投降式” 退市

温哥华港湾+-

嚣张! 加拿大"零元购"引爆全网 6劫匪淡定洗劫 省长暴怒: 偷纳税人的钱

这两天,川普一纸行政令,准备终结美国“零元购”的消息风传全网,不少人拍手叫好。枪击和“零元购”都快成美国特产了,他这一出手,自然拉好感。再看看加拿大,“零元购”越来越多、手法越来越猖狂!

8月23日,加拿大发生了一起盗窃案,引发全国关注——这些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冲进酒精商店,成箱成箱地搬,全程不戴口罩,直接抢走了价值8000刀的烈酒!就连现场路人录像也不在乎!这个猖狂嚣张的样子,直接引爆了舆论:加拿大这是怎么了?!啥时候变成这副样子!这起“零元购”盗窃案还惊动了安大略省省长,福特罕见地开启“炮轰模式”,痛斥这些“嚣张的窃贼”。

事情发生在当天下午4点30分左右,安省基奇纳市的先锋公园(Pioneer Park)的酒精专卖店LCBO。只见6名男子结伴走进店里,目标明确,径直走向烈酒区域,开始将高档威士忌和苏格兰酒大把大把地塞进大号手提袋。他们神情自若,动作娴熟,甚至不避开店内顾客的摄像头,大家一开始还以为他们就是来买酒开趴的,没想到,这些人是来洗劫的,拿了就走!当地警察局发表声明,称此次盗窃案“极具组织性和目的性,明显超出了个人消费范围”,并强调这些嫌犯对在场员工和顾客的安全“毫不在乎”,他们正在锁定嫌疑人身份。

最近这段时间,安省几个城市接连发生类似的盗窃案,警方正在与其他地区的部门进行跨区调查。舆论不断发酵,大家对于本地治安不断恶化怨声载道,面对媒体质疑,福特也罕见地情绪激动,直言:“我们必须抓住这些人,把他们关进监狱!他们根本毫无顾忌!”他指出,这群窃贼盗走的是LCBO的商品,而LCBO本质上是公共资产,因此“最终买单的就是纳税人”。

 视频一经疯传,当地居民和网友纷纷表达担忧,都认为这种“公然的盗窃”正在挑战社会底线,社交媒体上也出现了大量要求政府“加强治安、严惩盗窃”的呼声。一名在场顾客表示:“他们看起来根本不怕被抓,这让人心里发凉。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感到不安全。”

事实上,近年来,安省乃至整个加拿大多地频频爆出“群体性盗窃”案例。从零售商场到连锁超市,窃贼越来越大胆,也不遮遮掩掩,光明正大、成群结队地实施一桩接着一桩的“快闪式”盗窃,加剧了民众的焦虑情绪。福特在谴责的同时,也暗示计划与总理马克·卡尼沟通,推动针对重复犯罪与暴力倾向嫌犯的保释制度改革。

加拿大房主破防!血亏52万 含泪甩卖

四年后,宾顿又有一套曾以超100万加元成交的房屋,最终以大幅亏损价格售出。安省的房地产市场已进入买方市场,今年许多房主都在亏本卖房,其中宾顿有一套房屋的亏损额达46.9万。密市也出现了类似的亏本卖房情况,而几周前,Kawartha Lakes的一处小屋更是以接近2022年售价一半的价格成交。

今年早些时候,位于宾顿北部Caledon的Portman Street上,有一套房产的亏损情况尤为严重。这套两层四卧室住宅建于2022年,同年10月成交,售价为$1,770,000加元,低于$1,799,999加元的要价。今年2月,该房屋再次售出,售价从134.9万加元降至125万加元,亏损额达52万加元。

房地产观察人士@ShaziGoalie在X平台的一篇帖子中表示:大家需要明白当前的亏损情况有多严重。试想一下贷款70万,利率15%,每月还要支付近9000加元的利息。他说道:“表面上大家只看到了亏损,但实际上还有更多问题在发生。”

7月,Caledon、宾顿和密市三地的房地产市场均出现降温迹象:房屋均价下跌4.2%(从101.5512万加元降至97.2669万加元);新挂牌房源数量减少9.2%,降至3535套;活跃房源数量小幅下降2.2%,降至5923套。

从全国范围来看,情况又是怎样的呢?随着市场环境松动,越来越多加拿大房产卖家选择撤下房源。加拿大房地产协会数据显示,7 月取消房源的占比有所上升;在库存不断增加的背景下,这一趋势仍在持续。取消房源占比居高不下,叠加库存攀升,已推动取消房源数量创下历史新高。新一轮新房交付潮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压力,不仅让市场环境收紧的可能性降低,也更可能促使卖家选择 “投降式” 退出市场(即被迫接受不利条件或放弃售房)。

近几个月,加拿大房产卖家取消房源的比例始终处于异常高位。NBF的全国性分析显示,7 月超 1/5(约 22.5%)的房源被取消。自 2023 年以来,这一占比便稳步上升;尽管尚未突破历史最高纪录,但目前已接近此前的峰值水平。

然而,7 月取消房源的数量已创下同期历史新高。回溯至 2022 年中期,当时取消房源的占比虽更高,但如今的取消房源数量比那时高出逾 25%—— 这背后是大量房源积压在市场上无人问津。以当前市场节奏来看,到年底取消房源数量有望突破历史最高纪录。

房源取消潮激增背后存在几大主要趋势:合格买家需求不足、购房可负担性下降,以及卖家不愿(或无力)进一步降价。目前不少卖家认为市场下行只是暂时现象,计划等几个月后利率下调、购房需求回暖时再重新挂牌,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但过去几年的事实证明,这类赌注往往难以奏效 —— 随着库存持续增加,重新挂牌的房源将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今,新一轮新建住房集中交付,卖家正面临一场风险极高的 “豪赌”。

大温列治文爆新型诈骗!电话一接几十万瞬间蒸发!说中文…完了这波冲着华人来的

最近“解放区”列治文又有不少华人接到了可怕的诈骗电话,这类骗局并不新鲜,但手法却越来越“专业”,让人一不小心就可能掉进陷阱。短短几个月,列治文皇家骑警就接到了多起报案,涉及金额动辄几十万加币,算下来总损失已经超过50万。更令人心惊的是,受害者几乎都是华人社区的成员。

骗子的套路往往是这样的:一开始,你会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号码显示得很正规,有时是航空公司,有时是电信公司。开头的内容也没什么可疑,比如告诉你“机票有问题”“电话卡涉嫌违规”,然后话锋一转,就把你“卷入”一场所谓的重大案件,称你在中国涉及洗钱、诈骗甚至毒品调查。

这个时候,对方会把电话转接给一个自称是“中国警察”的人,对方往往口气严厉,说话一本正经,还会亮出所谓的“警官编号”。接下来,他们会要求你下载某个通讯软件,比如最近常见的就是Teams。下载之后,他们会让你每天汇报自己的行踪,上传个人信息和照片,甚至要求你开定位,以此来制造一种“你已经被监控”的氛围。

等你精神完全被掌控,对方就会进一步恐吓:如果不想被遣返、不想坐牢,就必须交一笔钱作为“保释金”。一旦你照办,把钱转到他们指定的海外账户上,结果就是:人间蒸发,再也联系不上。

警方透露,最近报案的几宗案件中,受害者损失金额从五万到二十三万不等,很多人辛苦一辈子积攒下来的血汗钱就这样被骗走了。更让人心痛的是,这些骗局不仅掏空了钱包,还给受害人带来极大的精神折磨。有人因为被反复恐吓,几天几夜睡不着觉,整个人几乎崩溃。

其实,这类电话诈骗在加拿大华人社区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这些年警方和媒体不断提醒,可为什么骗局还是屡屡得手?原因很简单,骗子太懂心理了。他们瞄准的是在加拿大生活但和国内依然有联系的华人群体。大家一听说“牵涉中国案件”,自然就慌了。

警方提醒,大温华人一定要记住几个关键点:第一,中国的执法机关绝不会跨国打电话让你转账,更不会通过Teams、微信、WhatsApp来办案;第二,任何以“保释金”为名要求你把钱汇到海外账户的,百分之百是诈骗;第三,如果真涉及到法律问题,相关文件一定会通过正式渠道寄送,而不会靠电话吓唬。

有意思的是,骗子的“剧本”还会随着时间更新。比如最早是冒充中国驻加使馆,后来改成电信公司,再后来又演变成航空公司通知。总之,他们会换各种开头,但最后都指向一个核心套路:制造恐慌,让你乖乖掏钱。警方强调,提高警觉才是最好的防御。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挂掉,然后自己去查证,比如直接联系航空公司客服,或者打加拿大本地警局的电话咨询。

在大温生活的华人朋友们,也请一定要把这些信息告诉身边的长辈和年轻人。尤其是留学生,他们刚来加拿大,缺乏经验,更容易成为目标。很多案件里,受害者就是二十出头的学生,背着沉重的学费贷款,却还被骗走了父母辛苦寄来的生活费。

中国与加拿大发生贸易争端:澳大利亚趁机出口菜籽渔翁得利

在与主要供应国加拿大发生贸易摩擦后,中国已订购至少三批澳大利亚菜籽,结束了多年与澳大利亚菜籽冻结状态。此前中国菜籽进口几乎全部来自加拿大。

知情人士表示,Cofco International Ltd. 已为第四季度订购了这些澳大利亚菜籽,预计在12月后抵达中国的压榨厂。在中国,菜籽通常被压榨用于动物饲料。这些知情人士要求匿名,因为他们未获授权向媒体发言。去年,加拿大是中国最大的菜籽供应国,但由于加拿大对中国产电动车、钢铁和铝材加征关税,两国关系恶化。北京则以对加拿大菜籽供应加征关税作为反制措施。

澳大利亚是世界第二大菜籽出口国,但自2020年以来,由于所谓植物检疫问题(可能包括植物疾病),一直被排除在中国市场之外。澳大利亚农民通常在九月底开始收割,大多数出口到欧盟和日本。一名澳大利亚政府发言人表示:“这是一个活跃的、持续的政府间讨论,具体细节尚未确定。”由于这些澳大利亚货物订购在第四季度,仍有可能出现变动,例如取消或转运。

去年,中国购买了639万吨菜籽,几乎全部来自加拿大。今年早些时候,Cofco开始对澳大利亚供应进行询价,而在上个月对加拿大采取进一步行动后,对澳大利亚供应的兴趣加速增长。

0
  • 最新评论
  • 游客屏蔽

    连现在的国家都搞不清,不亏才怪。以前的加拿大已经不复存在,现在只有印度屎拿大自治区。这里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印度屎拿大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