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加拿大最近新出现的骗局 已有多人中招

加国无忧+-

多伦多警方和媒体公布了几宗最近新出现的骗局,并呼吁市民提高警惕。本国反欺诈专家表示,现在骗徒的诈骗手段不断升级,令人防不胜防,政府应出台严格法规,确保银行在未能阻止欺诈时为受害者提供额外的保障。

据本地英文媒体CP24和CTV报道:多伦多警方周二(8月26日)提醒公众警惕正在发生的电子转账诈骗,受害者多在商场及其他公共场所被嫌疑人搭讪。

警方表示,在这类骗局中,嫌疑人会接近受害者,以小额现金兑换为由,要求他们通过电子转账支付10元或20元。

受害者在嫌疑人要求下将手机交出——而且手机上的银行应用程序已开启——随后嫌疑人飞快地将数千元转入自己账户,再将手机归还受害者,并逃离现场。

本地防诈骗专家表示,这种骗局的场景设计具有“正常感”,而且请求的金额较小,令人放松警惕,加上交易发生在自己手机上,更误以为安全。骗子利用人们的好心和缺乏防骗意识,作案迅速且隐蔽,极易让人上当。

因此,多伦多警方提醒公众在进行任何电子转账时务必保管好自己的手机,“切勿让陌生人在你的手机上访问你的银行信息。”

无独有偶,本地英文媒体CTV也公布了一起最近新出现的骗局,发生在魁省的格拉尼比市。

受害人让森女士(Claudine Jeanson)回忆,今年6月,她在facebook市场出售物品时,很快被一名“买家”联系。对方要求提供手机号进行电子转账支付。几分钟后,她接到一个显示为皇家银行(RBC)的电话,对方自称是反欺诈部门人员,称她账户存在风险,需要立即将1万加元转入“安全账户”。

“他说得非常有说服力,来电显示也是RBC号码,所以我完全信了。”让森回忆道。

然而,资金一旦转出,她便再也无法追回。

让森联系银行,却被告知她需自行承担损失,不会得到赔偿。

她说:“我哭了,感到内疚,好像被抛弃了。我把钱交给他们,他们却说无能为力。”她还指责部分银行员工态度冷漠,“他们说‘这是你自己造成的’,我觉得特别不人道。”

RBC拒绝就此案做出评论,但是他们在声明中强调,员工不会要求客户分享一次性密码、进行所谓“安全转账”或代为添加收款人。该行还表示,会调查这起欺诈事件,并与客户直接沟通。

数据显示,2024年,加拿大因欺诈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6.38亿元,案件数量在过去十年几乎翻倍。专家警告,这一趋势正在金融服务领域酝酿危机,短期内恐怕还会恶化。

“即便你自己没中招,你身边的人可能已经受害。骗子盯上你只是时间问题,”本国反诈骗技术专家利维(Carmi Levy)表示。他同时指出,人工智能正助长诈骗手段升级。

加拿大反欺诈中心(CAFC)数据显示,自2021年以来,加拿大报告的诈骗损失已超过20亿元,但上报案件仅占5%至10%。其中,身份冒充类诈骗增长最快——骗子冒充银行人员或知名机构,诱导受害者提供敏感信息或资金。

利维指出,目前金融机构防范措施仍不足。“把责任推给客户是不够的。银行必须主动教育客户,并承担更积极的防护责任。”他呼吁政府出台严格法规,确保银行在未能阻止欺诈时为受害者提供保障。

CAFC统计还显示,2024年共有约34.642名受害者主动报案,但是实际受害人数可能远高于此。

1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