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61岁老人被哄走银行卡 被骗近2.7万加元
8月3日,61岁的Terry Kucik接到了一个自称来自加拿大丰业银行的人的电话。
对方表示,有人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用他的信用卡消费了超过6000加元,银行将立即对这些信用卡进行冻结。
“来电显示的号码和我信用卡背面印的号码一模一样,”这位长期在加拿大钢铁公司Dofasco工作的员工说道。
显然,Kucik成了一种日益常见的信用卡及身份盗窃骗局的受害者,这类骗局常以最易受侵害的人群为目标,老年人尤其容易中招。他是The Spectator本月报道的第二名遭遇类似金融诈骗的哈密尔顿地区居民。
在Kucik的案例中,来电者采用了一套常见的诈骗手法。
“他说话声音很轻柔,非常冷静,态度也很好,还带着加拿大口音。他掌握了我所有的账户信息,并且说‘要是我们电话断了,我有你的号码,会给你打回来’,”Kucik这样描述电话那头的人。
对方还告诉Kucik,他正在与加拿大皇家骑警合作调查该地区多起类似诈骗案——并表示他们需要立即收回他所有的银行卡,以便追踪诈骗消费记录。
不久后,一名快递员就来到了Kucik的家门口取卡,他将银行卡装在信封里交了出去。
Kucik说,在整个过程中,来电者从未索要任何密码或个人识别码(PIN),他也没有泄露过这些信息。
然而,这名来电者却让Kucik从下午1点半一直保持通话到午夜,期间还会时不时让他等待,同时告知“进展情况”。
“他说‘我正在处理这件事,也在和TransUnion、Equifax沟通,想让他们修正你的(信用)报告’,”Kucik回忆道。
当天深夜,Kucik的女儿Ashley下班回家后,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劲。
第二天是银行假日(非工作日),但Kucik一家还是设法联系了两家银行,并向它们的反欺诈部门说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但一切都太晚了。
Kucik表示,那时诈骗分子已经成功侵入了他在CIBC的主账户——该账户用于偿还房贷——还修改了密码并创建了新账户。
他称,随后诈骗分子又从信贷额度中转移了1.2万加元到这些新账户里。
“我没有新开任何银行账户,没有授权任何信用额度,什么都没做。我在这家银行开户已经40多年了,从来没有这样消费过,”Kucik说。
Kucik表示,CIBC虽然成功冻结了这些总额1.2万加元的虚假新账户,但未能阻止诈骗分子通过自动取款机从他现有的信贷额度中取走9000加元。
CIBC向The Spectator表示,此案已结案,“客户有责任识别诈骗并保护自己免受诈骗侵害”。Kucik则称,他在一封信中得知自己的钱无法追回,且由于至今仍无法登录账户,无法提供9000加元被盗取的截图。
而在丰业银行,Kucik的遭遇更为糟糕。
他说,黑客侵入了他的账户,并提高了他信用卡的消费额度。
随后,在伯灵顿的同一台ATM机上,短短几分钟内就连续发生了9笔1000加元的取款交易,还有1笔500加元的取款。
根据Kucik提供的截图显示,诈骗分子还使用这张信用卡在Esso消费了超过6035加元,在Walmart消费了超过950加元,此外还从他的丰业银行储蓄账户中额外提取了1400加元现金。
“哪个61岁的人会在自己甚至都不住的城市,从ATM机里取走1万加元?”Kucik的女儿Ashley质问道,“那些系统本应配备的自动诈骗预警机制去哪儿了?”她提到,Kucik的Canadian Tire Mastercard曾有一笔在Best Buy消费1400加元的交易,但该笔消费立即被拒绝了。
丰业银行表示,出于隐私考虑,无法就单个客户的案例发表评论。而Kucik仍抱有希望,认为自己或许能追回这笔钱。
他说自己已向哈密尔顿警方报案,但除了警方确认收到报案外,再无其他回复。警方则表示无法对此案置评。
Kucik的经历引出了一个重要问题:诈骗分子仅凭一个信用卡号,怎么能侵入他的账户?
Ashley认为,诈骗分子让她父亲保持数小时通话,不只是为了牵制他、防止他发现这是一场骗局。
“我们认为,他们让他长时间保持通话,是为了尽可能获取他的语音录音,以便通过必要的语音验证,”Ashley说。
如今,全球各地的银行都将语音验证作为客户登录账户的关键方式之一,尤其是当客户用本人手机拨打银行电话时。
而在互联网上,你能找到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免费语音克隆网站,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这些网站克隆他人的声音。
加拿大反欺诈中心将“来电显示篡改”(Spoofing)定义为一种让虚假来电显示出合法号码的手段——Kucik遇到的情况正是如此。这种手段再加上语音克隆,会形成一种被称为“语音钓鱼”(vishing)的连环诈骗套路。
根据CIBC和丰业银行官网显示,两家银行均在客户登录流程中使用了语音验证功能。
Kucik表示,他是在自己最脆弱的时候遭遇这场诈骗的。
他仍在从妻子因癌症离世的悲痛中恢复——此前他曾照料了妻子42天,拼尽全力希望她能康复。
他表示,自己仍在努力寻找一种合适的方式来平复丧妻之痛。
“我觉得他们之所以能骗到我,是因为我当时的防备心降低了。”
Ashley在发给The Spectator的邮件中表示,她认为父亲的遭遇引出了两个问题:一是银行如何处理诈骗案件,二是加拿大在老年人消费者保护方面存在不足。
她希望通过分享父亲的经历,能帮助“揭露金融机构在保护最易受伤害群体方面的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