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孩子入学课程时间表 加拿大孩子入学大不同

海伦在加拿大+-

Hello,大家好,我是在加拿大生活的海伦,平时佛系分享一些日常话题。

话说,汤圆9月份将要开学进入Kindergarten(类似国内学前班,后面简称K),前段时间拿到孩子入学前2周的课程时间表之后,哇,真的两眼一黑,这两周几乎都没法上班,只能纯带娃了。

话说,第二个两眼一黑的人,不是巫先生,可能是我老板。我刚刚6月份回国请假了3周,马上又要因为孩子入学K,开启2-3周的请假。

入学4大不同

这份课程表叫Gradual Entry,为期2周,设计初衷是循序渐进帮助孩子们平稳过渡到学校生活,慢慢适应学校节奏与环境。但不得不说,这个入学渐进课程表的设计安排,真的与国内极大不同。

01 上课时间惊人的慢渐进

正常情况,上K每天大概8:35去学校,2:35放学,孩子每天在学校呆6小时。

但Gradual Entry课程表,第1天8:35到学校,只待30分钟后回家;第2天待90分钟;第3天待120分钟……逐渐加长时间,直至第3周的第1天,才按照正常每日Full Time在校时间。

家长需要花费2周时间来配合(学校回家后总得有人带娃吧),这惊人的渐进慢速度,是真把孩子们当成小花朵盆栽移植的适应节奏来呵护吧。目测2周后,小花朵“盆栽移植”成功,一群老花朵们也差不多被折腾蔫了。

02 教室安排每日不同

汤圆他们这届,人比较多,有四五个班,每个班大概18-19个孩子。根据课程表上的教室安排,每日不同。共有四五个教室,他们每天轮换去不同教室上课。2周下来,孩子们应该对学校每个教室都很熟悉了。

03 每天的老师也不同

这是我没想到的,在Gradual Entry这两周期间,孩子们甚至不是每天面对同一位老师。比如孩子们这届有四五个班,学校会配备相应数量班主任老师。这期间,每天带他们的老师是轮流交叉式,孩子们会有机会与这届每一位老师互动认识。

04 连“小班”都是临时的

草台班子真是无处不在。Gradual Entry的两周课程计划表,孩子被分成四五个小组,汤圆分到其中一个。你以为这就是分班了?错!这只是临时的,2周后他们这个小草台班子便会解散,重新正式分班。惊喜不惊喜 ?意外不意外?

渐进式入学的意义

这有点颠覆以往认知,和学校老师电话沟通时,顺便问了一嘴。老师很耐心的解释了如此设计的目的与理念。

Gradual Entry期间,除了让孩子慢慢适应上学时间节奏,孩子也会在不同教室与不同老师互动。主要是老师和学校会观察孩子的性格、语言能力、社交技能等。根据这些观察结果,学校再将孩子们进行合理分班,以实现性格、性别、语言背景等的平衡,毕竟加拿大是移民国家。

每天与不同老师互动的原因是,老师们会观察哪些孩子与自己更有互动、更容易建立信任。最后分班目的,尽可能将孩子们可以分到一个他更愿意互动且更有信任感的老师。这对于以后孩子的在校体验及教学效果,都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对于每天教室不同的解释是,为了让孩子适应不同的学习空间,有助于他们更快融入整个学校环境,而不是仅限于某一间教室。提前熟悉有助于减轻孩子的不安。

这些,虽然家长可能会觉得混乱,但这实际上是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建立更稳定、积极的入学体验。好歹孩子要在这个学校度过八年的时光,有个好的开端很重要。

这么一说,有那么点“贴心”的味道在里面哦。比起“一刀切”式开学,这种过渡有点像个缓冲垫,就是有点费家长。

汤圆从2岁开始就上DayCare,适应能力问题不大。但确实也有少数孩子从小一直在家带,可能从来没上过DayCare。这对那些孩子和家长而言,入校带来的“分离焦虑”将会是个极大挑战。这种渐进入学对他们会很友好。

家长需要做什么

所以,在Gradual Entry开始时,作为家长我们可以提前帮孩子做好心理准备。提前告诉小家伙,可能每天会有教室与老师的不同安排。并在Gradual Entry期间,积极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表现。如果孩子感到焦虑或困惑,也可以及时反馈给学校,有必要的话,老师会提供额外支持。

emmm……我现在最需要做的是,跟老板请假!

0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