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在加拿大湖里洗澡、搓背、擦屁股 多省水域粪菌爆表
1、炸裂! 4名印度男女加拿大湖里洗澡! 搓背、擦屁屁…多省湖海粪便细菌超标
8月盛夏,本来正是沙滩戏水的好季节,可这几天,加拿大多省卫生部门对湖泊水质发出警告:
湖水中的粪便细菌和大肠杆菌含量超标!已经不适合游泳、戏水,甚至是直接接触湖水。
大温地区就更不用说了,今年7月中旬开始,包括English Bay、Kitsilano Beach、Second Beach等多个华人熟悉的热门海滩,已经被贴上了“不适宜游泳”的红色警示牌。
消息一出,网上瞬间炸锅。
有网友晒出印度人在加拿大的湖水里混浴洗澡,拿出肥皂搓背、洗头,洗腋下,甚至擦屁屁的辣眼睛画面。
直接表示:加拿大湖水海水粪便细菌超标,原因找到了!
这段视频最早出现在TikTok上,随后被网友转发到X平台上。视频再次让很多网友直接破防,直呼“三观被刷新”——
画面中,两男两女在湖里边聊天边“沐浴”,完全不避开周围人的视线,看起来相当悠闲惬意。
转发视频的网友怒不可遏地写道:
“Brampton!!!我受够了这种事!这里是我们游泳的地方,不是你们的浴室!市政府必须严肃处理,这是干净的公共沙滩,他们这样是在破坏它,应该追究法律责任。视频已经公开。”
TikTok原帖显示,这事发生在上个周末,视频标签标注了“多伦多”。
视频中,一名女子正在给自己洗头,表情十分享受。
另一名女子不知是不是已经洗好了,她正用肥皂为一名男子仔细搓洗后背;
视频中另一位男子全身已经被白色泡沫覆盖,还顺手伸进裤子里清洗臀部。
更让人倒吸一口凉气的是——刚刚被搓过后背的男子自己接过肥皂擦洗腋窝,结果“手滑”把肥皂掉进湖里。
他随即在水中捡起肥皂,继续用来清洗。
与此同时,旁边那名男子的动作也毫不避讳,从臀部一路洗到更私密的部位。
这也太过份了,网友们真的气炸了!纷纷评论:
“为啥不能在家洗啊?这是回家不洗了吗?有一个还挺白不像印度人。”
“哥伦布当年把当地人误认为印度人,现在好了,真的来了…”
“心有恒河,哪里都是恒河…”
就连不少印度网友也看不下去了,有网友表示:
“我要是在那里的话,就会报警把他们抓起来!此外,我也是印度人。”
“作为一名印度人,我会支持你!这些人无论是对印度还是对加拿大来说,都是社会的耻辱!”
“在安省,印度移民会在沙滩上挖个洞,直接解决问题。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全都如此…后来,沙滩边已经明示禁止这种行为,所以我猜这些不守规矩的外来人现在更容易悄悄走到湖里,方便一下。
我们也遇到了运输卡车司机(多数是印度群体)的问题…他们会在卡车的地板上凿个洞,这样就可以在需要方便时停下卡车就地解决,弄得我们的高速公路上到处都是…并非所有的文化都能和谐共存。他们需要回到他们原本来自的那个名副其实的‘粪坑’。”
不少网友感慨,特鲁多的疯狂移民政策,终于让加拿大变成了印拿大,再也回不去了…
2、曝光! 加拿大3名白人男子当面辱骂+威胁印度人: 该死的移民、蠢黑鬼!
安省一名来自卡沃萨湖的18岁男子,因在一次与种族主义相关的事件中发出威胁而被控罪。该事件发生在7月29日彼得堡Lansdowne Place购物中心的停车场。
彼得堡警方在8月8日收到有关该事件的报案后展开调查。
受害者是一对看起来是印度裔的男女,他们在8月6日将多段事发视频发布到社交媒体上,包括在“Peterborough Shares”脸书群组中。
“我和我的伴侣至今仍感到受到了创伤,我发帖是希望这种事不要再发生在别人身上,我们要求公正。”男受害者写道。
视频显示,这对情侣在停车场被三名年轻白人男子骚扰。当时这三人坐在一辆大型白色皮卡中,车子停在受害者车辆正前方的车位。
视频中,其中一名男子下车,走到受害者车的驾驶座一侧,面对着正在用手机录像的男受害者,一边盯着他看,一边对着车辆的侧视镜做出“性动作”。
视频中有一幕,男受害者走近皮卡,司机摇下车窗。当受害者问“你为什么这样靠近?”时,副驾驶的男子回答“因为你是黑人”,司机随即对副驾驶说“不是”。
坐在后排的第三名男子(也是做出性动作的人)摇下车窗,对司机说“我不会说任何坏话”。
当受害者试图与他交谈时,该男子说:“闭嘴,大鼻子”,并辩称对车做出性动作并不违法,还反问受害者“我碰你了吗?”
“回答我的问题,你这个该死的移民。”他又重复了一遍侮辱,还两次称呼男受害者为“蠢黑鬼”。
在另一段视频中,同一男子还可以被听到向男受害者发出死亡威胁。
视频发布后,有多名网友认出了白色皮卡中的三人身份。
警方调查包括观看这些视频。经过调查,并在与检察官办公室协商后,一名来自卡沃萨湖市的18岁男子被捕,并被控发出导致死亡或人身伤害的威胁罪。
被告已在具结条件下获释,并将于9月16日出庭。
彼得堡警方在新闻稿中表示,加拿大法律中没有专门的“仇恨犯罪”罪名可直接适用于此案,但“本案确实存在仇恨犯罪因素,这将在案件进入司法程序时得到处理。”
彼得堡警察局长Stuart Betts在新闻稿中说:“任何看过这段视频的人都会明白,这种行为在我们社区、乃至任何社区,都是不可接受的。我感谢所有为此案提供信息的人。”
3、"铁饭碗"爆惨! 加拿大IT男毕业5年找不到工作, 只能当空调师傅!
一向以来,IT计算机工作都被认为是加拿大的“铁饭碗”行业,但是现在情况大有改变。专家指出,以前IT行业毕业就年薪$10万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面临的是大批有专业知识的人找不到工作。
据《环球邮报》报道,安省一名35岁男子,为了更好的前途去学计算机。但毕业后的经历让他大失所望。
五年前,Steven Bubonja从加拿大Brock University拿到了计算机科学本科学位。他原本以为,科技行业会是自己安身立命的安全职业选项。结果没想到,五年过去了,他还没找到一份真正进入科技行业的工作。
尽管他已经申请了几百个职位:从初级软件开发到业务分析师,但仍没能进入他心仪的行业。
现在,为了养家糊口,他只能继续做暖通空调技工,也就是他原本想转行逃离的工作。
“我当时挺震惊的,因为在暖通空调行业,我基本上一周之内就能找到工作,”他说,“可是在计算机行业,就算你申请200到300家公司,也可能一个回音都没有。”
自疫情期间爆发的科技行业“抢人潮”结束后,这个行业就开始降温。部分科技职位增长停滞甚至回落,招聘数量暴跌。随着各家公司在AI技术的推动下寻求“提效”,人们越来越担心入门级岗位将会越来越少。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科技行业一度被视为“最稳”的职业道路,“学编程”曾是人人传颂的建议。但如今的现实,远比想象中复杂。
Bubonja也说:“现在如果你准备读计算机专业,真的要多想想这个选择,到底能给你带来什么。”
疫情初期,人们宅在家里,对数字服务的需求激增,加上超低利率让企业大规模举债投入科技转型,一时间科技公司进入“疯狂扩张期”。
“大家从线下空间切换到线上空间,对科技产品的需求猛增,”多伦多城市大学旗下智库The Dais的经济政策研究主管Viet Vu说,“于是我们看到一波大规模招聘潮。”
Indeed招聘数据显示,从2020到2022年,科技相关岗位在加拿大翻了超过一倍。到2023年中,加拿大计算机系统设计类职位比2019年底增加了45%(约12万个岗位),成为无数人向往的行业。
然而进入2023年后,科技行业急转直下。许多公司承认自己扩张太快,加上利率上升、融资困难,纷纷裁员“瘦身”。截至2024年7月,加拿大科技岗位空缺比疫情前下降了21%。就业人数也回落到疫情后高峰以下。
Indeed的高级经济学家Brendon Bernard说:“虽然科技行业整体体量还在,但对求职者来说,市场环境已经明显恶化。”
与此同时,年轻人也开始“清醒”,计算机专业申请量骤减。最新数据显示,安省大学2025年秋季入学的计算机与信息系统专业申请人数为5.74万人,同比暴跌 27%。
Bubonja说自己仍没放弃。他会继续联系自己为数不多的业内朋友,也会找母校布鲁克大学的学生服务部门帮忙。
“我现在还是偶尔会网上申请科技类职位,但不像以前那么疯狂了,”他说,“毕竟我得养家,也太忙了。”
4、重拳出击! 加拿大移民部长首要任务曝光, 造假顾问要凉了! 大批人将受影响
加拿大移民部长Lena Diab正准备重拳出击,打击不良移民顾问。新规将赋予监管机构——加拿大移民与公民顾问监管学院,更大权力,包括强制违规顾问向受害移民赔偿。
这一举措源于多起调查案件,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涉及移民顾问霍赛因·阿米拉哈迪的“卖工作”骗局。
调查发现,2014 到 2017 年间,阿米拉哈迪与雇主合谋,将并不存在或根本没有履行的工作岗位高价卖给外国公民,收取现金后,再伪造工资单、工资支票,制造虚假就业记录,以帮助他们获得工作许可甚至申请永久居民。
有的移民支付高达五万九千加元,却只换来被取消的工作许可,还有人被登记为保洁公司员工,但实际上从未工作。案件中甚至涉及伪造雅思成绩、学历证书和假博士学位。
加拿大边境服务局在查扣其手机和办公资料后,锁定了至少 15 名外国公民、5 家雇主及多名其他移民顾问参与骗局。最终,学院吊销了阿米拉哈迪的执照,罚款五万加元,并要求退还三万两千加元客户费用。但由于缺乏法律强制力,学院无法直接追讨这些款项。
为解决这一问题,移民部计划立法,赋予学院每次最高 5 万加元罚款权,以及建立赔偿基金的能力,用于补偿受害移民。移民部长办公室强调,这将是她的首要任务,并将同时打击无牌顾问和造假中介。
多位法律界人士指出,移民顾问行业投诉激增,监管效率不足,必须加强刑事处罚,甚至有人呼吁回归“只有律师能代理移民案件”的模式,以确保更严格的问责与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