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独生女坑惨父母!偷卖父母千万养老房 花700万买枫叶卡

温哥华港湾+-

1、炸裂! 上海独生女"坑爹"移民加拿大! 偷卖父母千万养老房, 花700万买枫叶卡

最近,上海黄浦区爆出一桩堪比狗血剧的房产纠纷:一位独生女为移民加拿大,竟利用管理漏洞、串通中介找人假扮自己爹妈,偷偷把老两口的千万“养老房”过户抵押贷款900万元,办了一张加拿大枫叶卡。

面对质疑,这位女儿死活不肯透露中介名字,堪称“坑爹天花板”!现在老两口准备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此事。

据报道,家住上海的施老伯夫妇在上海黄浦区拥有一套132平米的三房两厅,这可是三人共有产权房,承载着一家人的生活与回忆,也是老两口养老的底气 。多年来,他们辛勤打拼,才攒下这份家业,本以为能在这温馨的房子里安享晚年,却没想到,女儿的一系列操作,将他们的生活搅得天翻地覆。

今年5月,因为女儿施女士牵扯进经济纠纷,施老伯夫妇心里充满担忧,在家人的提醒下,他们忐忑地前往房产交易中心查询房屋产权情况。

这一查,宛如一道晴天霹雳,打得他们措手不及——早在今年1月,这套凝聚着他们半生心血的房屋,所有产权就已经全部变更过户到了女儿一人名下。

这还不算完,3月中旬,女儿施女士又将这套房子拿去抵押,贷款900万,约定半年还清。也就是说,到了9月中旬,如果女儿还不上这笔巨额贷款,银行有权对房屋进行处置,他们老两口很可能会被扫地出门,连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

面对父母的质问,施女士只是轻描淡写地表示,抵押贷款的钱挪作他用了,后续会想办法还清解除抵押。

但当被问到到底是如何完成产权变更时,她却沉默不语,怎么都不愿多说。施阿姨忧心忡忡地透露,她询问女儿900万资金的流向,才知道200多万落入中介口袋,500多万拿去办了加拿大永久居民枫叶卡,总计700万。

“我就怕房产做了抵押,人家来收房子、拍卖房子,到时候我们两个老人可怎么办?我们的权益谁来保障啊?”施阿姨的话语中,满是无奈与绝望。

那么,女儿究竟是如何在父母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这一系列操作的呢?

原来,按照规定,三人共有产权,不管是份额转让还是变更过户,三个人都必须本人到场。但施老伯夫妇坚称自己对这一切一无所知,也从未去过现场。

经过调查发现,今年1月20日下午,施女士办理产权份额转让时,带着两个疑似假扮她父母的人来到了黄浦区不动产登记中心。

令人惊讶的是,这两人并未携带施老伯夫妇的身份证,而是采用电子亮证的方式。当时,不动产登记中心对电子亮证的真伪查验,竟然只能依靠经办人员肉眼判断。黄浦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无奈地表示,把监控录像调出来查看,也看不出明显异常,根本无法识别这两个人到底是不是施老伯夫妇本人。

那么二老并未到场,电子亮证又是如何完成的呢?

工作人员推测,极有可能是有人把亮证扫码授权给了另外两台手机,第三方拿着手机来冒充本人。在正常流程中,当有人在工作人员面前一步步操作亮证时,大家都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这个手机是本人的,亮的证也是本人的,这就给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成功迷惑了工作人员。

面对记者的询问,施女士终于承认,当时到场的确实不是她的父母,而是中介找的人冒充的。然而,当问到中介公司的具体信息时,她却含糊其辞,只说中介公司是个人的,不愿透露更多细节。

好在,黄浦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已经意识到电子亮证验证环节存在的漏洞,并及时进行了弥补。现在,上海市不动产登记局高度重视此事,对电子亮证进行了技术升级,当通过电子亮证到全区的登记部门办理业务时,机器能够进行比对,大大提高了验证的准确性。

同时,工作人员建议施老伯夫妇立即报案,并表示会全力配合调查,保存好所有监控录像,力求让事情真相大白。

目前,施老伯夫妇已经在准备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房产被拍卖或其他不利后果。如有需要,会聘请专业律师协助具体操作。

只能说,这个身在加拿大的女儿自私至极,堪称坑爹天花板!

2、加拿大26岁华人IT小哥喜提$6000万!中奖前做了这两件事!

多伦多一位年仅26岁的华人IT小哥,Bocheng Mei,日前喜提6000万加元大奖,成为加拿大最新的超级富翁!

这笔巨额财富来自5月7日开奖的Lotto 6/49金球奖。Bocheng表示,中奖前他只做了两件小事,却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第一,他选择通过OLG官网在线购买彩票,并启用了“不错过任何一次抽奖”的自动订票服务。这个设定确保他每期都有机会参与——正是这个简单的决定,把幸运之门敞开了!

第二件事,则是在中奖当天,他果断接听了一个陌生号码的来电。电话那头是OLG的工作人员,提醒他去查看自己的账户。当他看到屏幕上显示的“\$60,000,000”,整个人都麻了,简直难以置信。

更戏剧性的是,他挂掉电话后,还得继续上一个工作会议!Bocheng说,他努力装作若无其事,但内心其实已经激动得翻江倒海。

冷静下来后,他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了父母。这对华人父母听到这个消息时,几乎不敢相信是真的。Bocheng安慰他们说,现在可以安心退休、享受人生了。

随着现实慢慢落地,他也开始规划新的人生。他打算在多伦多购置房产,照顾好父母,同时投资自我成长——比如继续进修、探索世界,甚至前往芬兰或冰岛,圆自己看极光的梦想。

他说:“我很幸运能有这笔钱,但更幸运的是,我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现在我不仅能改变自己的生活,也能回馈他们。”

最后,Bocheng笑着说,其实他身边的朋友大多不买彩票,而他可能是唯一一个这么坚持的。但如今,他猜,大家的态度可能要改变了。

3、卡尼称谈判进入"紧张阶段"!暗示加拿大不会学欧盟"跪下"!

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表示,随着8月1日最后期限的迫在眉睫,加拿大与美国之间关于一项新的贸易与安全协议的谈判已进入“紧张阶段”。

卡尼今天在爱德华王子岛宣布关于联邦大桥削减收费时发表了上述评论。

“谈判正处于一个紧张阶段,”卡尼说。“这是一场复杂的谈判,你可以从其他国家和地区已达成的各种贸易协议中看到……这些谈判涉及很多方面。”

然而,他并未说明是否能在川普设定的8月1日最后期限前达成协议。

卡尼说:“我们正在捍卫加拿大。美国和加拿大可以一起做很多好事,我们过去就这样做过,未来我们可以在对本国公平的条款下做得更多。”

本月早些时候,川普威胁称,美国将对进入该国的加拿大进口商品征收35%的关税,但受《加美墨协定》保护的商品除外。

目前,一些未获豁免的加拿大商品已被普遍征收25%的关税,关税的理由是边境安全和芬太尼问题。除此之外,还有对出口到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的50%关税,以及对汽车行业征收的25%关税。铜关税预计也将于本周五生效。

刚刚过去的周末,川普宣布美国和欧盟已达成一项贸易协议,对大多数商品设定15%的关税。

当被问及加拿大的协议是否类似的关税水平时,卡尼表示,与欧盟的情况有一些相似之处。“我们是美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衡量进出口的话,我们排名第二。”但也存在差异,考虑到加拿大与美国的地理位置极近,以及美国人对加拿大能源的依赖,这就是为什么谈判与其他国家不同。

卡尼说:“一个可能达成协议的共同点是存在的,我们必须达成,我们将拭目以待。”

川普上周告诉记者,加拿大可能“只需要支付关税”时,外界开始怀疑加拿大能否达成协议。

随着最后期限仅剩几天,卡尼也被问及,如果最终无法达成协议,那么上个月底为重启谈判而撤销数字服务税又有什么好处呢?

卡尼告诉记者,说无法达成协议是一个“假设性”的问题。他说:“这是一个基于假设的假设,所以我们将拭目以待,看谈判最终会走向何方。”

4、梦醒了!加拿大人惨遭房市打脸!$10万投资房产VS股市,结果少赚$370万

过去二十年,加拿大人几乎形成了一个共识:买房就是投资,房价只会上涨,不会下跌。但现在,一组最新数据给这个神话泼了一盆冷水。

根据加拿大房地产协会的数据,全国房价自高峰以来已经下跌约15%。公寓销售在多伦多和温哥华等地暴跌,市场热度正在迅速降温。

经济学家迈克·莫法特指出,加拿大人似乎总要“亲手摸一次火”,才会意识到风险的存在。

回顾历史,上一次房地产真正崩盘是在1990年代初,那场低迷持续了近十年。但不少人已经淡忘了教训。

从2000年代起,加拿大房市经历了一轮史诗级上涨——全国平均房价翻了五倍。再加上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加拿大房市的坚挺表现,越来越多的家庭把买房当作“稳稳的幸福”,甚至是唯一的退休计划。

然而,这种思维方式正在遭遇现实的反噬。

来看看这个简单的对比:假如你在1980年拿出10万加元投资房产,按照平均年回报率5.5%,45年后房产价值大约是110万。而如果这笔钱投入股市,根据多伦多证券交易所的年均回报8.9%,现在将增至将近480万加元!

也就是说,房产投资少赚了整整370万!

当然,房产也有它的优点,比如住房安全感、强制储蓄,还有出售自住房通常免税的优势。但相比之下,股市投资的费用低、流动性强,长期回报更优,尤其是通过指数基金等低成本工具,几乎实现了“零管理费”的投资体验。

按揭策略师麦克利斯特也发出警告:很多加拿大人把房子当作唯一的财富增长工具,一旦房市表现不如预期,退休生活可能因此陷入危机。

结论是什么?我们不是说不要买房,而是提醒大家——别再把房产当作“绝对安全”的投资。住房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万能的理财工具。投资应多元化,不能孤注一掷。

1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