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人死亡! 加拿大3大热销品牌紧急召回

温哥华港湾+-

华人崩溃:中产变"中惨"!加拿大家庭42.3%收入全交税,远超吃穿住

根据菲沙研究所发布的一项新研究,2024年,加拿大普通家庭将42.3%的收入用于缴税。这笔税款包括可见税与隐藏税,总额已经超过住房、食物和衣物三项生活必需品支出的总和(35.5%)。

菲沙研究所财政研究主任弗斯(Jake Fuss)表示:“在全国人民普遍关注生活成本之际,税收仍然是加拿大家庭最大的开支。” “尽管加拿大人可以自行判断他们的税款是否物有所值,但他们应该清楚自己每年实际缴纳了多少税。”

根据研究数据,平均家庭年收入为114,289加元,其中总税负为48,306加元,这包括向联邦、省级和市级政府缴纳的所得税、工资税和销售税等。菲沙研究所在新闻稿中指出:“相比家庭的其他支出,税收增长速度远远更快。”

研究指出,1961年,加拿大普通家庭仅将33.5%的收入用于缴税,56.5%的收入则用于生活基本需求。菲沙研究所表示,自1961年以来,加拿大家庭的总税负“名义上”增长了2,784%。相比之下,住房开支增长了2,129%,食物增长了927%,而衣物支出增长了460%。

这则消息一出,立刻引发华人网友热议!有网友愤怒表示:“加拿大人把一半收入交给一个智障政府挥霍!自由党还搞出千亿赤字,把子孙的钱都花光了。”也有网友直言不讳:“中产阶级在加拿大被压榨得体无完肤。”有人无奈感叹:“纳税人缴的血汗钱,大部分都浪费在了难民和那些不劳而获的人身上。”

9人死亡! 加拿大Costco、沃尔玛、亚马逊3大热销品牌紧急召回! 26万家庭都买过

Costco、Walmart、Amazon热销户外商品暗藏致命隐患,卫生部发出紧急召回通知!炎炎夏日,很多家庭都会选择在自家后院搭一个地上式泳池,既方便又清凉。但你知道吗?你家孩子天天玩耍的泳池,可能正隐藏着致命风险!

近日,加拿大卫生部已对多款地上式泳池进行大规模召回,涉及Bestway、Intex、Polygroup这三大热销品牌的特定型号,原因是这些泳池存在严重的设计缺陷,可能让儿童在无人看管时自行攀爬入池,造成溺水事故。这些被召回的泳池侧面有一圈垂直的外部支撑带,看似结构稳定,实则可能变成孩子的“攀爬脚蹬”——即使家长把泳池梯子移走,孩子仍然能借助这些带子爬进泳池。这对年幼儿童来说是致命的隐患!

召回产品的具体范围:召回涉及的泳池为高度48英寸(122厘米)或以上的特定型号,这些产品于2002年1月至2024年5月期间在加拿大销售。召回范围包括以下型号和销售年份:Bestway型号:2008年至2024年Intex型号:2003年至2012年Polygroup型号:2006年至2025年这些泳池在加拿大的Walmart、Canadian Tire、Costco、Amazon等渠道均有销售。

虽然在加拿大尚未报告相关事故,但美国安全官员证实,2007年至2022年期间,已有9名儿童因此设计缺陷溺亡,另有3人差点丧命。此次召回涉及加拿大约26.6万个泳池,美国更是高达500多万个!

目前制造商正在提供免费维修套件,可以将危险的支撑带替换为安全设计,防止孩子攀爬。在维修完成前,官方强烈建议:暂停使用泳池或彻底放空水池或加装围栏、遮盖,避免孩子单独接近泳池,消费者请尽快联系Bestway、Intex或Polygroup索要维修套件。有关部门也提醒公众,根据加拿大法律,出售或转卖已被召回的产品是违法行为!

这次召回强调了全面泳池安全措施的重要性。即便移除了梯子,若泳池存在“可攀爬”结构或其他可接近部分,儿童仍有可能进入泳池。因此,卫生部门持续呼吁家长在儿童接近水域时务必持续监督,并设置物理隔离障碍。防患于未然,别让悲剧再次发生!

不止泳池,这些产品也在召回:Kala红光面罩(Kala Red Light Face Mask)批号:8191KY,型号:KALA-01召回原因:产品的用户手册说明不够清晰,易因高温或撞击受损。

天然牧场奶酪公司品牌贝彻山水牛中等奶酪奶酪,批号:854 179分销地区: BC省、安省召回原因:可能受到李斯特菌污染,存在严重健康风险。请勿食用、使用、销售、提供或分发该产品。检查家中是否有该产品,如有请丢弃或退回购买处。如曾食用且感到不适,请联系医疗机构。

HAPDEN婴儿便携床,销售平台:Walmart.ca第三方卖家召回原因:在窒息、夹困和跌落风险。

67款Salami、Cacciatore香肠(涵盖多个品牌),分销地区:阿尔伯塔省、BC省、曼尼托巴省、安省、魁省、萨斯喀彻温省召回原因:受到沙门氏菌(Salmonella)污染。请勿食用、使用、销售、提供或分发受影响产品。请勿食用、使用、销售、提供或分发受影响产品。

加拿大华人富二代逆行撞车致1死!疑似醉驾、开车睡着了 时隔3年判决出炉

2022年,一起震惊安省的交通事故夺走了约克区警员特拉维斯·吉莱斯皮的生命。两年后,涉事司机——一名华裔青年周浩炬被控“危险驾驶致人死亡”和“酒后驾驶致人死亡”两项重罪,近日在安省Newmarket法院开庭受审。

庭审第一天,吉莱斯皮的母亲坐在法庭第四层的前排座位上,紧紧抱着儿子生前的制式警帽。这顶警帽曾是他穿着约克区警察制服时的重要标志。当时的旁听席上,坐满了死者的亲友,气氛沉重。

2022年9月14日清晨约6点,目击者蒂莫西·迪克森(Timothy Dixon)正驾驶车辆载着三名同事,沿安省万锦市Major Mackenzie Drive西行,靠近Warden Ave路段。他回忆:“我看到对面有车灯,感觉那辆车直冲我而来。我喊了声‘我X!’然后猛打方向从左车道躲进右车道。紧接着,那辆车撞上我后方的车。我减速回头,就看到有辆车飞了起来,在空中打转。”被撞的正是死者吉莱斯皮的白色本田雅阁。他当时身穿便服,准备去烈治文山的约克区警局第二区上班。

目击者迪克森说,他在事后与周浩炬交谈,发现他是肇事的黑色保时捷Cayenne SUV司机。 “那人情绪很激动,哭着走向我,不停问:‘他还好吗?他还好吗?’他说自己太累了,开车时睡着了。”迪克森说当时周浩炬身上散发出一股“很难闻的空气清新剂味道,像一整棵松树塞进嘴里”,味道甚至可以“尝出来”。

第一批赶到现场的警员之一肖恩·李(Sean Lee)作证时表示,看到那辆黑色保时捷SUV前端严重受损。他称,一名白人目击者指着一位亚裔男子,说他就是司机。李警官称,他观察到周浩炬的身体在左右晃动,眼神呆滞,怀疑他可能受酒精影响。另一名警官Ryan Krkachovski作证说,他根据李的指示将周浩炬逮捕。在押送其从一辆救护车换到另一辆时,他注意到对方“走路歪歪斜斜,无法直线行走”。该警员还表示,他身上有一股“甜味的气味”,但在交叉审讯中,他无法确认是否与酒精直接有关。

控方检察官多伊尔介绍了周浩炬在万锦-斯托维尔医院的血液检测结果:上午8:11抽血:血液中酒精含量为80mg/100ml上午9:13抽血:为58mg/100ml根据法医专家推算,事故发生时,周浩炬血液中酒精含量可能在82~130mg/100ml之间。而根据加拿大法律,超过80mg/100ml即为醉驾。

事故路段的限速为每小时70公里。根据调查:周浩炬驾驶的保时捷速度在69~76公里/小时;吉莱斯皮的本田雅阁行驶速度为84公里/小时;但本田在撞击前没有踩刹车,也几乎没有打方向盘,说明其毫无预警。周浩炬车上的数据没有显示任何制动或转向记录。

控方检察官多伊尔在庭上表示,周浩炬的行为不是一时失误或疲劳所致,而是“在所有环境条件下,对公众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驾驶行为”。他指出,检方将通过证据证明两点:周浩炬在驾驶时,其能力受到了酒精影响;或者在停车后两小时内,其血液酒精浓度仍超过法定醉驾标准。控方表示,将两项都予以举证。

本案仍在庭审阶段,尚未作出裁决。如罪名成立,周浩炬将面临长时间监禁,刑期可能高达十年以上,亦可能影响其移民身份及未来在加拿大的居留资格。

千万注意!专家提醒:BC省进入蜱虫高发期

随着夏季高温天气的持续,BC省(BC省)正处于蜱虫活跃的高发季节。专家警告称,由于气候变暖,蜱虫数量显著上升,民众外出活动时应格外注意防范。

BC省入侵物种理事会执行董事盖尔·沃林在接受1130新闻广播电台采访时表示,目前BC省已确认有30多种蜱虫,其中两种——西部黑腿蜱和落基山木蜱尤为常见。 “蜱虫是我们一直需要关注的本地物种”,沃林说,“它们生活在草地和灌木丛中,人类和宠物都容易被叮咬”。 “蜱虫叮咬过的地方会留下一个红色的肿胀点。如果你发现蜱虫后感觉不适,请咨询医生并向卫生部门报告”。

最近在温哥华,有人在狗身上发现了蜱虫。宠物主人可以使用抗蜱药物,可以防止蜱虫附在宠物身上。她指出,蜱虫最具威胁的部分是其吸嘴,会嵌入皮肤深处,因此摘除时需格外小心,以防留下感染风险。

蜱虫防护建议:出行时穿长裤和长袖衣物,并将裤脚塞进袜子中;外出归来时要全面检查身体和宠物身上是否有蜱虫;发现蜱虫应立即小心拔除并进行鉴定,可通过“eTick”应用进行登记,有助于科研和公共健康追踪;宠物主人应考虑为猫狗使用抗蜱药物,防止蜱虫附着。

蜱虫叮咬可能引发包括皮疹、发烧、疲劳、头痛、身体酸痛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传播莱姆病(Lyme Disease)及其他疾病。虽然目前BC省内传播莱姆病的蜱虫数量不多,但专家仍建议保持警惕。气候变化也被认为是导致蜱虫滋生期延长的关键因素。沃林指出,随着冬季变暖,蜱虫的活跃期如今可能从初春持续至10月。她呼吁公众保持警觉,并在发现蜱虫叮咬后及时就医,并向相关卫生机构报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