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毁了!" 每天300人跑路 人才资金涌向美国

温哥华港湾+-

温哥华港湾(BCbay.com)贝壳编译报道:本月,一位全球知名的加拿大居民正式宣布将永久离开加拿大。

“加拿大名人”这个说法,往往形容的其实是早已不住在加拿大的人。

  • Neil Young(创作型摇滚歌手、吉他手、钢琴家及导演)

  • Justin Bieber(加拿大流行天王)

  • Malcolm Gladwell(《纽约客》杂志撰稿人及畅销作家)

  • Ryan Reynolds(加拿大男演员、制片人及编剧,《死侍》扮演者)

  • Alanis Morrissette(女性摇滚乐的代表之一,至今一共获得过7座格莱美奖)

他们这些人早就定居美国,并且已经生活多年。

而直到最近,乔丹·彼得森(Jordan Peterson)还是个例外。尽管他可以在欧洲的体育场演讲座无虚席,也能在美国出版畅销书,但他的家乡仍在多伦多,他依然在多伦多大学担任心理学教授。

如今,随着彼得森正式挂牌出售其位于多伦多的住宅,并计划永久迁往亚利桑那州,这位曾以“加拿大知识分子象征”著称的人物,也正式切断了与加拿大的最后一条物理纽带。他形容这是一种“痛苦的诀别”。

"加拿大毁了!" 每天300人跑路 人才资金涌向美国

"加拿大毁了!" 每天300人跑路 人才资金涌向美国

更巧的是,就在彼得森售房消息公布的同一周,另一位知名人士也宣布将“含泪告别”加拿大。在《国家邮报》发表的一篇广为流传的专栏中,温哥华犹太社群领袖迈克尔·萨克斯(Michael Sachs)表示,在美国仍有选择的情况下,他已无法说服自己继续在加拿大抚养子女。

> “这些年来,仅仅是因为为社区发声,我就收到了多次死亡威胁。对我家人来说,‘耐心’的奢侈已经耗尽,我们对加拿大政治领导层已不再抱有信心。”

虽然彼得森和萨克斯的离开各有不同政治考量,但他们正是日益加剧的“出走潮”的一部分。

加拿大长期以来一直难以阻止本国的资本与顶尖人才流失海外。但这种原本缓慢持续的“外流”,如今似乎正开始提速。

"加拿大毁了!" 每天300人跑路 人才资金涌向美国

Shopify首席运营官Kaz Nejatian在周四发布社交媒体贴文称,已有多位犹太朋友告诉他他们正准备离开加拿大:

> “他们说自己已经不再敢让孩子在这里上学。”

同一天,美国《国家评论》杂志刊登了对多位加拿大犹太人的专访。这些人有的已移居美国,有的正在考虑迁往他国,理由都围绕安全感缺失。

保守党资深政治顾问乔治安·伯克(Georgann Burke)表示,她近年来不断收到带有仇恨言论的恶意电邮,甚至遭到人身威胁:

> “有人曾威胁要杀了我。”

另一位多伦多地产开发商Avi Glina认为,反犹主义的兴起并非独立现象,而是加拿大整体经济和国家体制崩坏的“症状”。

> “反犹主义,是经济破碎和国家瓦解的一个表现。”

事实上,早在2022年,美国数据就显示出加拿大人移居美国人数的显著增长。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仅2022年,加拿大移民净流入美国人数达到42,825人,是2013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加拿大毁了!" 每天300人跑路 人才资金涌向美国

加拿大自己公布的数字也验证了这个趋势。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数据,仅2025年第一季度,就有27,086人永久离开加拿大,高于2022年同期的25,394人。这其中既包括加拿大公民,也包括永久居民,其中不乏一些刚移民不久便决定“另寻出路”的新移民。

无论背景如何,如今已有大量加拿大居民做出共同的决定:不想再住在加拿大了。

房地产分析网站Better Dwelling指出:

> “除了2017年那次短暂激增外,现在是自1960年代以来加拿大人最持续的外流期。”

在2025年4月联邦大选前的12个月里,共有106,900人被纳入“加拿大永久移民离境者”名单。也就是说,每一天,大约有300人像彼得森一样,在“告别加拿大”的路上。

"加拿大毁了!" 每天300人跑路 人才资金涌向美国

加拿大为何留不住人?

根源还是:经济问题。

从工程、法律到科技行业,加拿大专业人士在美国的收入普遍更高,房价和生活成本也显著较低。

尤其是科技领域,加拿大一直是“人才跳板”。在某些年份,滑铁卢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高达85%直接赴美就业。

一位加拿大工程系学生在2022年发表的博客中直言:

> “在我整个大学阶段,‘加州是唯一目标’或‘非美国不去’这样的说法几乎随处可听。”

过去,加美两国在住房、收入方面尚有可比性;但如今,美国人均GDP远超加拿大,而加拿大房屋负担能力却反向“遥遥领先”。

"加拿大毁了!" 每天300人跑路 人才资金涌向美国

不只是人才,资金也在撤离

加拿大现在不仅留不住人,也留不住钱。

加拿大统计局上周四发布报告称,仅过去四个月内,就有839亿加元被撤出加拿大证券市场,其中大部分资金正流向美国。

而在当前加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最令人震惊的一个调查数据,是今年1月一项民调结果:

> 四成加拿大年轻人愿意“解散加拿大”以换取美国国籍。

该问题设定为:“如果美国愿意给予所有加拿大人完整公民身份,并将加元与个人资产全数转为美元,你是否会投票支持加拿大并入美国?”

结果显示:34岁以下加拿大人最支持这个提议,其中43%愿意投票放弃国家主权,只为获得美国身份。

这群年轻人,正是遭受高房价、低收入、就业机会缺乏三重打击的主力人群——他们正在用脚投票。

"加拿大毁了!" 每天300人跑路 人才资金涌向美国

该消息引起网友热议,纷纷痛批加拿大现状。

WeChat Screenshot_20250721113420.png

“德州(美国)才是现在真正热闹的地方。每天都有超过300位加拿大最优秀的人才离开前往美国。川普每天都在大规模遣返上千名非法移民。你看看美国最近的犯罪数据——自从他开始大规模驱逐后,犯罪率正以两位数的幅度下降。工资涨幅也超过了通胀,真是太惊人了。而且,每一天边境墙都在持续建设……非法移民将再也无法回来了。

而与此同时,在加拿大,连袭击报警警察都不会逮捕或起诉——彻底变成了无法无天的犯罪浪潮。”

WeChat Screenshot_20250721113700.png

“几十年来,你们(加拿大)最好的“出口产品”就是大量高学历、高素质、勤奋工作的护士。

这些护士希望能在政府干预最少的环境下,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工作,并凭借自己的技能和勤奋赚取应得的收入。

自从特鲁多上台以来,这股“人才外流”的浪潮更扩大到了医生和药剂师。”

WeChat Screenshot_20250721113754.png

“特鲁多毁了加拿大,而马克·“灾难”·卡尼(Mark "Carnage" Carney)将为这个国家的崩溃“锦上添花”。这个国家已经迷失方向,陷入巨额债务泥潭,而这一切,都是自由党造成的。难怪聪明的钱和聪明的人都在离开。你能怪他们吗?

最令人难过的是:这一切本可以不发生——只要加拿大选民当初别那么容易受骗,别被一个“卖假药的江湖骗子”在4月28日那天如此轻易地操纵。

只能说:这就是加拿大,EH!想想也真讽刺。”

WeChat Screenshot_20250721113940.png

“自由党对此毫不在意。反正那些离开加拿大的人大多倾向投票给保守党,而他们正不断引进大量移民,为自己打造一批新的选民基础。

别指望他们会为此感到难过;他们最不关心的就是国家债务或生产力问题。他们唯一在乎的,就是权力本身。”

WeChat Screenshot_20250721114025.png

“说实话,自由党把这个曾经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彻底毁掉了。最可悲的是——这一切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我是说,那些投票给自由党的人。”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

11
  • 最新评论
  • 游客屏蔽

    該走的留不住,好在加拿大沒了他們照樣運轉,不會亡國,不會崩潰。還有誰想走的盡快走,到美國給川普當奴才去吧!

  • 游客屏蔽

    該走的留不住,好在加拿大沒了他們照樣運轉,不會亡國,不會崩潰。還有誰想走的盡快走,到美國給川普當奴才去吧!

  • 游客屏蔽

    楼下的热爱加拿大,尼玛要是你邻居搬进个三哥,两天拉屎遛狗不清理,乱扔的垃圾你必须天天捡,几天下来你就怀疑人生。麻痹不清理还养最大的狗,可能不是吃的狗粮,一拉一大摊,很稀,没法清理装袋,只能铲除草坪

  • 游客屏蔽

    白人都走啦,剩下大量炸屎扔屎的正在夺回加拿大,他们的游行高喊“加拿大是印度的,加拿大人滚回欧洲”,加拿大人老实,谁也不愿天天生活在到处被踩的屎和乱扔的垃圾生活。自由党就是个肮脏的垃圾党

  • 游客屏蔽

    瞎操啥心!想走的赶紧滚。我就是热爱加拿大!

  • 游客屏蔽

    发达国家按GDP等级接受移民,10万的只接受8万以上的,6万的只接受3万以上的,1万的接受1万以下的,以此类推, 这样世界才能可持续和谐,达到共同富裕。

  • 游客屏蔽

    我若是加拿大移民部长,我只要GDP 3万以上的国家移民,3万以下免谈,宁缺毋滥

  • 游客屏蔽

    归根到底加拿大包括美国和西欧都是被白人自己毁的。土豆只是其代表之一。白人不仅不生育,还搞断子绝孙的骄傲同性恋,使得每个国家都靠移民来维持劳动力。但发达国家谁会去移民?只有穷山恶水的刁民国家才会打破脑袋的去移民。问题就这样来了。

  • 游客屏蔽

    加拿大更名印拿大,以后每人屁股前后也都糊上两块布,实现全加拿大的大小便自由

  • 游客屏蔽

    白人和加拿大人跑啦,但印度人被随地大小便和乱扔垃圾的自由祸国党大量引进。咖喱屎卡尼应该取消英语,大力推广咖喱语,加拿大早晚是印度的,经商的早做准备,开布店以应对包头。卡尼应该开课如何包头,加拿大议会人人包头,就不用怕冻着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