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多来自缅北 利用缅甸内战大肆开采稀土

自由时报+-

中国因管制稀土出口与美国、欧盟展开攻防之际,德国媒体披露,中国的稀土事实上多来自缅甸,再运往中国加工,原因是中国调高环保标准,稀土开采难度增加。

加上盛产稀土的缅北缺乏中央政府控管,采矿活动不受监督,为当地带来环境污染和健康等多方面危害。

专家直指,中国一方面在本国宣称这种开采方式不被接受,却以邻为壑,在邻国继续开采。

德国“商报”(Handelsblatt)日前以“中国透过破坏性交易巩固(稀土)主导地位”为题报道,缅甸是中国最重要的外国稀土供应国,缅北的稀土开采在短短数年间成为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生意,背后是庞大的国际利益。

缅北稀土的开采过程,为当地民众带来严重的健康隐患,且使当地传统经济陷入危机,还助长已延续数年的内战。

报道指出,中国企业利用缅甸内战,在中央政府鞭长莫及的缅北大肆采矿。中国海关2024年资料显示,中国3分之2的稀土进口来自缅甸。

这些稀土矿主要集中在缅北的克钦邦(Kachin)。2021年缅甸军事政变后,克钦邦兴起采矿热潮,2021年至2024年底,克钦邦新开辟245个稀土矿场,比军事政变前的4年大增逾1倍。

“中国稀土”多来自缅北 利用缅甸内战大肆开采稀土
德国媒体披露,中国的稀土事实上多来自缅甸,再运往中国加工,这些稀土矿主要集中在缅北的克钦邦。(路透)

市场研究机构Adamas Intelligence指出,全球57%的金属镝和铽来自缅甸,可用于生产电动汽车磁铁等物件。环保组织估计,几乎没有哪块电动车的磁铁,没有包含来自缅甸的争议性原料。

据报道,前述矿场不是中国商家直接投资,就是当地企业与中国合伙人合作。2021年至2024年,缅甸对中国供应价值达36亿美元的稀土,比军事政变前的4年间大增500%。

不同的政治团体都试图以开采稀土的利润遂行其目标,缅北克钦邦的稀土矿,就被不同的武装势力先后掌控,并以开采稀土的收入扩充自身武装。

0
  • 最新评论
  • 游客屏蔽

    英國牛津大學路透新聞研究所,每年都會發表全球數位報告(Reuters Institute DigitalNews Report)針對各國媒體進行評鑑,包括信任度等各項指標,果不其然,最新的2025報告出爐,台灣最不信任媒體前三名分別:三立不信任度33%獲得第一、民視不信任度31%獲得第二、自由不信任度29%獲得第三。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