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赞!加拿大明天起减税+发钱 2200万人受益

温哥华港湾+-

1、爆赞!加拿大明天起减税+发钱,2200万人直接受益!

加拿大联邦政府将于明天7月1日正式推进中产减税承诺,向全国数千万纳税人提供个人所得税减免。

根据财政部公告,联邦最低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将从15%降至14%,减税将适用于2025年纳税年度起个人应税收入的前$57,375加元,无论纳税人年收入多少。

联邦财政部表示,此项减税预计将惠及近2200万加拿大人,其中大部分减税福利将流向处于前两个税阶的群体,即2025年应税收入低于$114,750,几乎一半将惠及第一税阶的人群,即应税收入在$57,375及以下。

政府预计,此项措施将在五年内为加拿大人节省超过270亿加元的税款。到2026年,个人最多可节税$420,夫妻合计最高可省$840。

由于政策在2025年年中实施,2025年全年的实际平均税率将为14.5%,而从2026年起,全年适用税率将正式降为14%。适用于大多数非退还性税收抵免的税率,也将维持与最低税阶相同。

加拿大税务局将更新2025年7月至12月的预扣所得税表,雇主及薪资管理员可自7月1日起按14%的新税率扣税。这意味着:

从7月1日起,有雇佣收入或其他需预扣收入的个人,其工资预扣税将按14%计算。

如果税率未即时更新,纳税人将在2026年春季报2025年度税时获得税收返还。

本月早些时候,加拿大众议院已一致通过自由党提出的减税法案。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该项减税措施虽有帮助,但力度仍不足以应对当前生活成本危机,并呼吁政府进一步增加福利、税收抵免和可负担住房支援。

除此之外,符合资格的加拿大人7月还可以从政府领取8笔补助金和福利。以下是2025年7月联邦主要补助金发放时间表:

1. 加拿大残障福利金——7月17日发放

这是联邦政府今年新推出的一项福利,旨在为身障人士提供稳定的财务支持。申请已经从6月20日开放,要想赶上7月首笔款项的发放,务必要在6月30日前完成申请并获得批准。

2. 商品及服务税/统一销售税退税——7月4日发放

这是每季度发放一次的免税退金,主要帮助中低收入家庭抵销部分生活开支。7月开始新的福利年度,金额上调了2.7%。

单身人士最高可获得533加元;

有配偶或同居伴侣者最高698加元;

每名19岁以下子女可额外获得183加元。

3. 预支版加拿大工人福利——7月11日发放

这项福利专为低收入就业者设立,每年预支三次。自7月起进入新福利年度,付款金额也会有所提高。

符合条件的居民无需重新申请,福利将自动发放。

4. 加拿大儿童福利金——7月18日发放

无税月付金专为有子女的家庭提供。7月起,新年度福利上调2.7%。

6岁以下儿童:年金由7,787加元提升至7,997加元,相当于每月666加元;

6至17岁儿童:年金由6,570加元升至6,748加元,每月562加元。

5. 加拿大退休金计划——7月29日发放

针对已退休、年满60岁、且至少缴纳过一次CPP的居民。

65岁时退休者的平均月领金额为899.67加元;

最高可达每月1,433加元,实际金额依申请时间、工作年限和缴费情况决定。

6. 老年保障金——7月29日发放

只要年满65岁即可申请,无需工作经历。

65至74岁者,月领最高727.67加元(前一年收入低于14万2609加元);

75岁以上者,月领上限为800.44加元(前一年收入低于14万8179加元)。

7. 退伍军人残障津贴——7月30日发放

适用于以下群体:加拿大现役或退役军人、皇家骑警、二战或韩战老兵以及当时服务的特定平民。须提供服役相关的残障证明。

津贴金额依据伤残程度和家庭情况,每月从69.60加元至1,391.98加元不等。可选择终身月领金或一次性伤残补偿金。

为让油管更好的推荐我们的节目,让我们的声音传播的更远,希望大家能够多多为我们的视频点赞,感谢大家的支持!

2、闯红灯还砸车! 加拿大"印度城"大叔失控爆粗! 网友喊话: 快驱逐出境

近日,一段发生在多伦多印度城--宾顿的视频在网上一夜爆火并引发热议。

视频里,一位中年大叔无视交通灯,骑着自行车当街横穿马路,眼看就要撞上绿灯正常通行的车辆,车主紧急刹车,没想到大叔反而勃然大怒,当街对司机竖中指,还拿自行车砸车。

这段被车载记录仪全程拍下的视频在社交媒体曝光后,瞬间引爆评论区。

视频开始,只见交通灯已经转绿了,而突然,一位骑着自行车的大叔,不看交通灯、不减速,直接冲到马路中央。吓得司机紧急刹车,险些撞上他。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位大叔不仅没有一丝歉意,反而突然情绪爆发!

他猛停下车,怒瞪司机,然后高高举起右手,狠狠竖了个中指,仿佛在宣告“这地盘我说了算”。

紧接着,更惊人的一幕发生了。他双手抬起自己的自行车,猛地朝车的引擎盖砸了下去!车身一震,司机都懵了。

砸完车后,大叔仍然气呼呼地站在车前,一副“你敢怎样”的架势,随后才踩上自行车扬长而去,留下大无语的司机。

网友们看到视频后都怒了。

有人表示:“必须立即向皮尔区警方报告此事!”还有人愤怒地说:“应该逮捕并驱逐他出境。”

不少评论中提到了该事件疑似涉及的族裔背景,这也进一步引发了针对宾顿地区居民结构、交通混乱以及文化冲突等方面的讨论。

一位网友讽刺道:“宾顿就是加拿大的地狱。”还有人直言:“他就是故意慢骑,就是想被撞!”也有评论称这类行为是“碰瓷”或“骗保”。

更多人则在评论区呼吁设立更严格的交通法规执法机制,甚至调侃道:“车上装个记录仪太重要了,现在已经是行车必备!”

3、加拿大158岁生日之际, 阿省"脱加公投"箭在弦上! 最快本周启动

加拿大迎来第158个国庆日之际,阿尔伯塔省竟打算“单飞”!

7月1日,加拿大举国欢庆国庆节;而3天后,阿尔伯塔省就要正式出台一项新规,使其更容易举行“脱离加拿大”的独立公投。

从本周五(7月5日)开始,阿省省长Danielle Smith领导的联合保守党将正式降低发起全省公投的门槛:只需在120天内收集17.7万个签名,就能把公投议题提交投票。

非营利组织Alberta Prosperity Project首席执行官Mitch Sylvestre表示,他计划在新规生效当天向阿省选举局提交申请,发起一项全民请愿,推动“脱加公投”。

该组织的目标是在120天内收集17.7万个签名,将以下问题提交公投表决:“你是否同意阿省成为一个主权国家,不再是加拿大的一个省份?”

Sylvestre甚至放话:“如果现在就举行公投,我不会感到惊讶——我们甚至有可能获胜。”

他认为,很多阿省居民对新任总理马克·卡尼能否恢复对联邦政府的信任感到怀疑,联邦政策多年来不断抽走阿省的资源财富,导致民怨日深。

与此同时,支持统一的势力也没闲着。前阿省进步保守党副省长Thomas Lukaszuk正努力阻止这场分裂运动。

周一,阿省选举局正式批准了Lukaszuk的请愿申请,目标是:“让阿省政府明确表态:留在加拿大!”

Lukaszuk指出,阿省法规不允许同时出现两个内容重复的请愿案。“一次只能提交一个请愿案,所以我的优先。”

不过,由于Lukaszuk是在新规生效前提交的申请,他必须在90天内收集60万个签名,难度极大。但他表示对最终收集到足够签名“有信心”。

首席选举官Gordon McClure在周一的一份声明中表示,Lukaszuk有30天时间任命一名首席财务官,之后他就可以开始收集签名。

Sylvestre表示,Lukaszuk的请愿可能会拖慢独立公投的进程,但在90天内想要集满60万个签名“几乎不可能”。

目前,支持阿省独立的民调还未过半。但Sylvestre说,他们每举办一场宣讲会,支持举行公投的人数就增加一分。

“听过我们的信息后,越来越多人开始支持。”

法律专家警告说,投票脱离加拿大将使国家进入未知领域,这可能引发联邦政府、省政府与原住民之间复杂、长期的谈判。

当被问及省政府是否会采取行动缓解分裂情绪时,Smith回应称,这完全取决于联邦政府能否撤销那些限制阿省能源生产与投资的政策。

过去几个月,Smith多次呼吁卡尼政府取消多项联邦环保政策,包括碳排放上限、零排电网标准,以及西海岸油轮禁令。

尽管Lukaszuk承认Smith有权与联邦政府谈判,但他认为,不应以“脱加”作为施压筹码。他警告称,新公投立法“非常危险”,恐将打开潘多拉的盒子,未来或出现更多极具争议、甚至可能反噬本届政府的全民公投议题。

4、在加拿大买房真是最稳妥的投资? 44年数据揭露真实回报率, 结果惊人!

您手头有一笔闲钱,正考虑投资?多数人可能还是会倾向选择最“看得见摸得着”的选项——买房。

但如果你在“租房还是买房”之间摇摆不定,那么真正应该问的问题是:房产,是最划算的投资吗?

我们从一个简单但关键的角度切入——看看它们相对于通胀的实际回报。

今天,我们聚焦两种大众化的长期投资方式:房地产和股市,看看哪种投资在过去几十年中真正为投资者带来了更多回报。

以1980年到现在的数据为基础,根据加拿大房地产协会和各大股市指数,涨幅如下:

 S&P 500(美国标准普尔500):上涨超过 5000%

 加拿大TSX综合指数:上涨约 1190%

 加拿大平均房价:上涨约 1010%

这意味着,美国股市的回报,远超加拿大房市。

那么,扣除通胀后的年化实际收益率又如何?

 S&P 500:6.0%

 TSX指数:2.7%

 加拿大平均房价:2.4%

换句话说,虽然加拿大房价表现不错,但远低于美股。尤其是在长达44年的复利增长加上股息再投资的影响下,S&P 500 的投资回报,是买房的四倍。

当然,我们不能忽略其他重要因素:

 自住房在加拿大是免资本利得税的;

 股票投资,如果通过 RRSP 实现,未来取出需缴边际税率;

 如果使用 TFSA 或 FHSA,投资收益则完全免税;

 而非注册账户中的股票,资本利得税一般也低于工资税率。

即便综合考虑各种税务规划,美国股市S&P 500的实际收益,仍然是房产投资的两倍以上。

此外,买房还有很多隐藏成本,比如地税、维修费、中介费、土地转让税等等,而股票通过低费率ETF可以把管理费用降到极低。

当然,每个人的投资目标不同。有些人希望拥有稳定住所、享受个性化装修和居住安全感;而另一些人则更注重灵活的资金调配和流动性。

你怎么看?

0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