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陷食物危机!食物银行改规:只服务本国人
《港湾播报》20250522-2
加拿大1000万人陷入食物危机!食物银行挤爆改规 限只服务本国人!印度留学生们急了
最近,加拿大一些国际留学生群体,尤其是来自印度的留学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活困境。然而他们的焦虑不是来自学业,而是因为随着加拿大各地的食品银行面临物资短缺,近日决定将服务限制为仅面向本国公民与永久居民。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近1000万加拿大人生活在不同程度的食物不安全状态中,这一估计值是20年来的最高值,而其中有250万孩子。换句话说,加拿大每三个孩子,就有一个生活在食物可能得不到保障的家庭中!多伦多大学PROOF研究项目指出,2021年有580万人面临食物保障问题,而到2024年,这个数字激增至近1000万,相当于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所谓“食物保障问题”,从对食物来源的担忧、为了省钱而缩减食材选择,到严重到常常断炊、跳过正餐,这些都在不断扩散。
如今加国各地的食物银行都常常出现被挤爆的长队,比如多伦多的一家食物救济中心,门口长队排到4个街区以外。由于捐赠物资短缺,加拿大全国多地的食物银行开始纷纷“收紧政策”,将免费领取服务限定为加拿大公民和永久居民。而这项“低调上线”的新规,却让大量依赖食物银行度日的留学生们措手不及,因此陷入了寻找基本食物来源的困境。
《印度时报》采访了加拿大的几位留学生,他们纷纷表示,食品银行并不仅仅是一个便利服务,更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必要保障。学生们表示,依靠食品银行每月可节省约$300到$400加元的食品支出。一位来自印度海得拉巴(Hyderabad)、现居温哥华、在餐馆打工的27岁留学生说,原本每月可以靠食品银行节省几百加元但现在不行了。他说,“当你要负担学费、房租和水电费,而加拿大的生活成本还在持续上涨时,这是一笔非常可观的开销节省。”
过去几周,加拿大多地的食品银行网络悄然实施了这项新限制,令留学生群体感到震惊。一些食品银行给出的理由是,国际学生在申请签证时必须提供“财务自给自足”的证明。这番说法瞬间激起学生们的强烈不满。一些留学生反驳称,这种纸面声明在真正落地加拿大后往往与现实脱节。
这个新闻在社交媒体上引爆了网友激烈讨论。 “这些人根本就不应该去食物银行。你能想象自己坐飞机飞越半个地球参加昂贵的项目,结果却只能从当地孩子们嘴里抢食物……然后还要抱怨自己被限制进入吗?” “加拿大人都太善良了,被他们占了太多便宜,而且时间太长了,人们已经受不了了。在我搬出多伦多之前,我家附近的一家食物银行全是那群学生。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摇头。”
史无前例!美国禁止哈佛大学招收留学生 所有国际生须转学或离境!加拿大也受影响
就在刚刚,川普又来一记重锤!禁止哈佛大学招收留学生,在读学生也得立即转学!2025年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宣布,川普政府撤销哈佛大学参与“学生与交流访问者项目”(SEVP)的资格。这一决定立即影响到超过6,800名国际学生,他们必须在短时间内转学,或者将面临失去合法居留身份、被迫离境的风险。哈佛大学称这一行为违法,并表示正在迅速为学生提供指导。哈佛大学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一报复行动可能对哈佛社区和我们国家造成严重损害,并损害哈佛的学术和研究使命。”
哈佛大学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市,招收近6,800名外国学生,占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约27.2%)。他们大多数是研究生,来自100多个国家。此外,根据哈佛大学的官方数据,每年约有500至800名加拿大学生和学者在哈佛学习或从事研究工作。
据悉,加拿大学生想要前往美国高校读书,也一样需要选择有SEVP认证的学校,并且提供I-20表格,只是不需要申请F-1学签,持有护照即可入境美国。什么是SEVP?SEVP(Student and Exchange Visitor Program)是美国政府允许高等教育机构招收国际学生的认证体系。只有通过SEVP认证的学校,才可以为国际学生提供I-20表格,学生才能申请F-1学生签证入境美国。一旦被取消资格,该校将无法再招收国际学生,现有学生也无法维持合法身份。
国土安全部部长克里斯蒂·诺姆(Kristi Noem)在声明中指责哈佛大学:纵容校园暴力与反犹行为;允许“亲恐怖分子分子”在校园内组织抗议;拒绝提供有关国际学生参与抗议与纪律处分的数据。
哈佛大学迅速发表声明,谴责政府此举为非法和出于政治报复,并誓言通过法律手段进行抗争。哈佛发言人:“这一决定是对美国大学自治和全球学术自由的直接攻击。”哈佛表示,政府给予72小时的最后通牒时间不足以合理应对,将寻求司法干预以保护其国际学生。
哈佛目前有超过6,800名国际学生,来自100多个国家,其中多数为研究生。这一决定可能导致:大量国际学生失去合法身份;研究项目中断;对美国高校声誉造成长期损害;国际人才流向欧洲、加拿大等更为稳定的教育体系。
多位诺奖得主、教授发表联名信,支持哈佛;各大高校联盟表达担忧;加拿大、英国高校向受影响学生伸出“橄榄枝”。川普政府此次动作是其与“精英高校”矛盾不断升级的最新表现。从削减联邦研究经费、威胁撤销免税地位,到如今直接影响学生签证体系,哈佛大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政治压力。
温哥华不香了? 温哥华跌出全球最佳城市榜单
身处北美西海岸,作为一座汇聚顶级美食与美景的城市,生活在温哥华不仅便利——夏日可以沿海漫步,冬天滑雪场近在咫尺,春有樱花、秋赏红枫,四季皆宜。然而,最新排名显示,温哥华与其他城市相比略有下滑。
牛津经济研究院全球城市指数发布了2025年报告,该报告对其全球城市预测服务中涵盖的1000个城市进行了全面排名。为了对各个城市进行全面比较,评分涵盖五个类别,分别为经济、人力资本、生活质量、环境和治理。温哥华今年再次上榜;然而,在最新的全球排名中,它的排名下滑了几个名次。
温哥华去年排名第20位,其中经济排名第35位,人力资本排名第33位,生活质量排名第78位,环境排名第149位,政府治理排名第52位。2025年,温哥华的排名下降了17位,跌至第37位,其中三个类别的排名均有所下降:经济排名第53位,人力资本排名第52位,生活质量排名第186位。不过,该市在两个方面的得分有所上升:环境方面排名第 61 位,治理方面排名第 27 位。
牛津经济研究院全球城市指数报告指出:“温哥华无疑是世界上最风景如画的城市之一,因此它对众多加拿大人和国际移民来说如此具有吸引力也就不足为奇了。对于那些能够承受高昂住房成本的人来说,很少有其他城市能与温哥华的经济实力和人力资本相媲美。”
全球城市指数涵盖了全球最大的 1,000 个城市,这些城市分布在 163 个不同的国家,其中包括加拿大的 103 个城市。多伦多是加拿大排名最高的城市,位列第 20 位,蒙特利尔位列第 43 位,渥太华-加蒂诺位列第 88 位。卡尔加里排名第 50 位,埃德蒙顿的排名则更靠后,位列第 131 位。
一改以往透明作风,加拿大总理卡尼拒绝公开内阁职权令内容
新任加拿大总理卡尼(Pierre Poilievre)近日宣布,将不再沿用前任总理特鲁多实施的“职权令公开制度”,转而采取更加保守的方式,只向部长内部发布简要版“统一使命”文件,并不对公众公开个别部长的具体职责和政策方向,引发舆论关注。
5月21日,卡尼在渥太华举行记者会,确认已向内阁部长传达一份新的职权令信函。这份信函仅为一页纸的概述版本,明确列出政府总体优先事项,但未提及具体措施或各部长的个别任务目标。
这与特鲁多政府自2015年起采取的公开职权信制度形成鲜明对比。当时特鲁多承诺以更高透明度领导政府,每名部长的职责、政策目标与公众承诺均有详细说明。此举曾被称为加拿大政治透明化的重要一步。如今,卡尼政府改变这一做法,理由是当前经济和地缘政治形势复杂,需要统一战略部署,同时表示秋季预算前不会公开更多信息。
虽然职权令未公开详细内容,但卡尼政府在官网上发布了“统一使命”文件,概述内阁未来的七大优先方向。卡尼指出,这些方向反映出当前加拿大全面面临的挑战,包括生产力低下、生活成本上涨、财政承压,以及全球秩序的不稳定。 “我们的政府必须团结一致,聚焦战略,确保执行力,以应对这些时代任务。”卡尼在记者会上表示。
与此同时,卡尼再次确认,政府不会在春季提交完整预算,而是计划在秋季提出更全面的财政报告。他表示,新预算将围绕“控制开支、提高效率和应对对美贸易战风险”而制定,并强调必须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公共服务效率改革。
虽然公众无法获知卡尼政府内部的具体政策执行蓝图,但从“统一使命”内容来看,当前联邦政府的施政重点将聚焦在经济稳定、住房改革与国家安全。至于各部长如何落实这些方向,恐怕要等到秋季预算发布后,才会有更多线索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