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C新技术 助温哥华高楼抗强震

大纪元+-

卑诗大学(UBC)研究人员开发了一项突破性结构系统,可确保温哥华新一代高层建筑在重大地震中屹立不倒。

这项技术由UBC应用科学学院结构工程学教授托尼‧杨(Dr. Tony Yang)带领研究,研究成果于2025年5月13日发表于UBC网站。

据CTV报道,杨博士团队建造了一个30层温哥华高楼的1/5比例模型,约6层楼高,并在上海的地震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进行测试。这是全球首次测试如此大型的混凝土核心结构模型。

模拟结果显示,该系统在模拟卡斯卡迪亚俯冲带(Cascadia Subduction Zone)9.0级地震的震动后仍保持稳定。

新技术采用阻尼器、外伸臂和摇摆基础,让建筑吸收并消散地震能量,而非硬性抵抗,减轻对地基的压力。杨博士比喻,“这就像汽车避震器”。此设计不仅提升抗震性,还能减少建筑材料,降低成本,增加使用空间。

温哥华位于高地震风险区,卡斯卡迪亚断层可能引发9.0级地震。参考2011年新西兰基督城地震(6.3级,185人死亡,大量建筑损毁),杨博士指出,现行规范仅保护生命安全,建筑在大地震后可能严重损坏,居民面临财务损失。新系统力求“建筑无损”,让居民在地震后能立即返家,保护家园与财产。

虽然新技术尚未应用于实际建筑,杨博士计划与温哥华市政府及工程公司合作,将技术融入新项目。“这项技术已证实可行,可立即应用。”他说。

这项突破将为温哥华高楼提供更安全、经济的抗震方案,抵御“大地震”威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