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翻盘!UBC退学,华人妹子靠这个闷声发大财
温哥华港湾(BCbay.com)Lynn综合报道:当别的年轻人还在琢磨怎么创业做App、做自媒体时,25岁的吴小姐(Maureen Ngo)却选择了一条“最不性感”的路——她在大学四年级时退学,去买了一家自助洗衣店。
吴小姐说,“这行听起来很无聊,但正是因为无聊,我才买了它。”
据悉,随着加拿大迎来“银发退场潮”,超2万亿加元的小生意即将易手,年轻人正抓住这个机会,不创业、不打工,靠买生意逆袭。
这些所谓的“无聊生意”,比如洗衣店、洗车场、自动售货机等,看似不起眼,但却是低成本、高现金流、抗经济波动的稳定赚钱机器。
从大学退学到投资回本
吴小姐在UBC大学读到大四时退学,她并不是从小梦想着开洗衣店,而是受到了一位提倡“无聊生意”的YouTube网红启发。
她说,“唯一后悔的是,我应该早点买。”
吴小姐是越来越多年轻加拿大人中的一员,他们正在趁“银发浪潮”来临之际,收购那些准备退休的老板手中的传统小生意。
据加拿大独立企业联合会2023年报告,未来10年内,有76%的企业主计划退出生意,总资产超过2万亿加元。
这些小生意往往已经在社区里经营多年,有稳定客源和成熟运营模式,比起白手起家,这种方式风险更小、回报更稳。许多买家甚至依旧保留本职工作,把这些传统小生意当成像“收租”一样的投资工具。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号:Searchers(搜寻者),年龄大多在20至40岁之间。
他们要做的,是主动出击,研究行业、寻找机会,直接联系卖家。有时,他们甚至会一家家敲门。
买家不需要商业背景
吴小姐没有商业背景。她原本在UBC读书,但很快意识到自己不想走朝九晚五的打工路线。
于是她一边经营自己的游泳学校,一边花了八个月研究洗衣行业,还听了专门讲洗衣店的播客(“没错,洗衣店居然还有播客”她笑说)。
她打印了20多封信,亲手送到大温地区的洗衣店老板手中,表达购店意向。终于,一位住在温哥华东区、准备退休的店主回应了她。店铺售价不到10万加元,吴小姐用自己的积蓄一次性买下。
买洗车场当副业
35岁的Jeff Martinuk和37岁的妻子Michelle也走上了类似的道路。他们买下了位于萨斯喀彻温省小镇Grenfell的自助洗车场。
一天Jeff在洗车时,前老板Michael Zorn开玩笑说:“不如你来接手吧,我干腻了。”
Zorn在当地经营这家洗车场20多年,说:“我认识Jeff很久了,知道他是个靠谱的人。”
夫妻俩原本犹豫,但在详细审阅了账目、发现店铺财务清晰、记录良好后,他们决定出手。
这家洗车场售价约六位数,他们用自己的储蓄付了三分之一,剩下的通过房贷和银行贷款完成。目标是在15年内还清房贷、7年半还清贷款。
Jeff仍然保留着市政公用工程主管的本职工作,而洗车场的收益主要用来还债。
他说,“我们从第一天起就能打平收支。”
虽然这些“无聊生意”看起来轻松,但实际运营并不轻松。Martinuk夫妇就经历了“接手洗车场的第一周,大型洗车车间的卷门电机就坏了,修复竟然花了一个多星期。”
Jeff说,“这比你想象中累多了,要一直盯着。”
真正竞争对手:投资基金
如今,除了年轻个体买家,还有一些“搜索基金”(search fund)也在抢占这些传统小生意。这些基金通常由商学院毕业生和投资人联合发起,专门寻找收购小型企业的机会。
比如33岁的Garrett Clyne,原本在投资银行和私募基金工作,2020年他成立了自己的投资公司Cassiar Partners。
同年12月,他收购了一家粉末喷涂厂——这是一种将涂料喷洒在金属上的工业流程。
他说,“自己创业要解决无数问题,而买一家成熟公司,这些问题基本都已经解决了。”
他保留了原有团队,目前公司基本可以自动运行。
此后,他又陆续收购了两家企业:一家钻井爆破公司,以及一家电气承包公司。
他计划今年夏天将其中一家业务搬迁至设施更先进的新址。
不过,像Garrett这样背景强大的投资人并不一定具备全部优势。许多小企业主更在意“接班人是谁”,而不仅仅是卖多少钱。这也是为什么个体买家,常常能打动卖家。
就像洗车场前老板Zorn那样,在交易后仍主动协助新买家运营,甚至帮忙采购零件。
Zorn说,“我希望他能干得好,我对这个店有感情,也希望他们接手后能继续做好。”
不过,多伦多专注接班规划的交易顾问布雷特·米勒(Brett Miller)提醒,买家要警惕过度依赖原老板个人关系、客户资源的生意,还要注意行业是否正在经历剧烈变革。
如果你也在寻找一条“不走寻常路”的财务自由之路,不妨想想:或许,一家“无聊”的小店,也是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