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机票恐大乱!加航恐掀万人罢工

温哥华港湾+-

《港湾播报》20250516-1

暑期机票恐大乱!新人月薪不到2000  加航恐掀万人罢工

加拿大航空公司(Air Canada)可能面临一次空乘人员大罢工,目前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合同谈判陷入僵局,局势紧张。

代表约 10,000 名空乘人员的加拿大公共雇员工会(CUPE)旗下加航分部,一直在与加航进行谈判。在集体协议于 3月31日正式到期之前,双方就已启动协商,但如今谈判陷入僵持,CUPE于5月14日正式向联邦劳工部长申请调解。

加航在声明中表示:“我们仍致力于依据《加拿大劳工法》的正常谈判流程,与 CUPE达成公平的协议。因此,旅客仍可放心预订并搭乘加航航班。”CUPE解释称,一旦调解员被任命,将在60天内与双方协调,随后还有强制性的21天冷静期。如果冷静期后仍未达成协议,工会可以在举行罢工投票后提前72小时发出罢工通知。

CUPE加航分部主席韦斯利·莱索斯基(Wesley Lesosky)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指出,他们的首要诉求是“公平薪酬”。 “一般而言,加航只在飞机处于移动状态时才支付空乘人员薪水,因此包括登机、下机、安全检查、协助乘客等在内的所有飞行前后工作时间,都不计薪资。”

莱索斯基表示,工会坚决要求结束这一做法,并强调随着生活成本飞涨,员工迫切需要加薪。 “一名新入职的加航空乘,每月收入仅为1,951.30加元——这根本无法维持基本生活。我们理应获得尊重我们专业能力和安全责任的合理薪酬。”他还指出,这并非加航一家公司存在的问题,整个航空业都存在工资偏低和大量无薪工作的结构性问题,这正威胁到该行业的职业可持续性。

CUPE正在呼吁联邦政府关闭《加拿大劳工法》中的一个漏洞,该漏洞允许航空公司要求空乘人员每月平均工作35小时却不支付任何薪资,其中包括登机、下机、协助行动不便旅客以及飞行前的安全检查等工作。莱索斯基直言:“如今的航空业不断压低工资、恶化工作环境,让人越来越难把这份工作视为一份真正的‘职业’。”

那么,这场谈判是否会影响加拿大人的夏季出行计划?目前还言之尚早,但并非不可能。 “我们不希望在这个夏天罢工,”莱索斯基说,“我们只希望签下一份公平的合同,好继续飞行、服务加拿大人。现在,是加航该给予空乘与乘客应有尊重的时候了。”

加拿大议员烧钱榜!年挥霍1.8亿 这位党魁一人花掉900万 谁管管

根据公开披露的支出记录,加拿大国会议员在2024年共花费了创纪录的1.878亿加元,其中包括3200万加元的差旅费用。这一数字比2023年增加了1270万加元。这笔纳税人资助的支出还包括:1.141亿加元用于议员助理的工资;3980万加元用于第三方合同;190万加元用于接待和宴请开销。

2024年,议员平均每人花费约54.7万加元。有10位议员的年支出超过了70万加元,其中包括4名保守党议员,3名自由党议员,2名新民主党(NDP)议员,1名魁人政团(Bloc Québécois)议员。支出最多的是前魁人政团议员克里斯蒂娜·米肖(Kristina Michaud),她一共花费了77.5万加元,其中差旅支出高达32.8万加元,是所有议员中最多的。

在排除党魁及2024年内上任或离任的议员后,2024年支出最少的国会议员是不再寻求连任的自由党议员伊夫·罗比亚(Yves Robillard)。这位来自魁北克省拉瓦尔(Laval)的前议员全年总支出接近37.8万加元,不到克里斯蒂娜·米肖和弗兰克·卡普托的一半。

按政党划分,2024年各党议员平均支出情况如下:新民主党(NDP):平均每人58.3万加元,位居首位,魁人政团(Bloc Québécois):56.5万加元,绿党(Green Party):接近55.9万加元,保守党(Conservative Party):接近55.6万加元,自由党(Liberal Party):超过53.2万加元。自由党作为执政党、保守党作为官方反对党,拥有更多联邦资源,部分议员支出可因此被抵消。

员工工资支出最多者:保守党议员迈克·莱克(Mike Lake),支付员工薪资近48.6万加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0.5万加元。宴请招待支出最高者:四位自由党议员位居前列,其中国际贸易及省际事务部长多米尼克·勒布朗(Dominic LeBlanc)居首,支出近1.6万加元,约为全国平均值的三倍。开销中包括在泰国餐厅和The Keg等地进行的多次公费会议。

第三方合同支出最高者:魁人政团议员马里奥·博略(Mario Beaulieu),用于广告和办公用品等方面的合同费用接近27.3万加元,是全国平均值的两倍以上。

支出最多的是保守党领袖博励治(Pierre Poilievre),总支出为8,832,375.53加元,其中员工工资高达740万加元,绝大多数与其官方反对党领袖的身份相关。他作为普通议员及选区办公室的支出反而非常低,仅为24.1万加元,为全国最低之一。

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名誉教授、政治学专家凯西·布洛克(Kathy Brock)**指出,议员角色的演变也是开支增长的重要原因。她对CTV新闻表示:“虽然部分增长可归因于差旅成本上涨等因素,但更多的是因为议员对自身职责的认知发生变化。他们越来越积极参与议题研究与宣传,这也带来了更高的办公室及差旅支出。”她还指出,公众对财政赤字的容忍度提高,也助长了对政府支出的更宽松态度。

惨烈!加拿大楼市冰凉!温哥华有人$2500/尺抢房,如今血亏$700/尺

加拿大最大城市的公寓市场正持续低迷,毫无回暖迹象。专家表示,过去几个月市场已发生重大转变,供应激增,需求却消失了。 “我们基本上可以说公寓市场正处于一种衰退状态,”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BMO)高级经济学家罗伯特·卡夫西奇(Robert Kavcic)说。他解释说,市场下滑主要集中在多伦多及安省南部地区,温哥华的情况稍微好些。而像埃德蒙顿和蒙特利尔这样的市场目前表现则更为稳定。

根据多伦多地区房地产委员会的数据,大多伦多地区4月份的公寓销售同比下降了30%。平均价格为678,048加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8%,相比2022年市场高点更是下跌了16.5%。温哥华的情况也不乐观。大温哥华房地产经纪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4月温哥华公寓销售同比下降20%。基准价格为762,800加元,同比下降1.8%,过去三年跌幅达9%。

房地产经纪人肖恩·米勒(Sean Miller)表示,多伦多未售出的公寓正迅速堆积。那些过去几天就能卖掉的单元,如今可能需要几个星期。 “我们目前有7个月的库存,这太疯狂了,我们根本没有足够的买家来消化这些库存。”他说,“我们已经有20年没有见过这样的库存水平。”由于市场选择众多,米勒说,买家现在更倾向于寻找性价比高的房源,并有充分时间货比三家。卖家也必须调整心理预期,再也无法像几年前市场过热时那样坚持高价。

房地产公司 Rennie & Associates 预测,到今年年底,温哥华地区未售出的新建公寓数量预计将在年底前激增60%。温哥华Oakland Realty房地产经纪人史蒂夫·萨雷茨基(Steve Saretsky)表示,在素里(Surrey)和本拿比(Burnaby)等地,市场上堆积如山的库存令人惊讶。 “这些地方之前有大量投资和投机行为,价格快速上涨,现在大家都想退出。”他说。

专家们认为,目前公寓市场已经转为买方市场——问题是,很多买家都不见了。那些一直等待机会首次进入市场的购房者仍然发现价格难以承受。 “可负担性略有改善,但对这里大多数人来说,买房仍是非常遥不可及的事。”萨雷茨基说。这些被称为“终端用户”或“自住型买家”,他们寻找的是可以真正居住的二手公寓。但许多人认为现在市场上的公寓户型和设计都不尽如人意。多伦多的公寓平均面积仅为650平方英尺,常被称为“天上的鞋盒”。

过去几年,投资者是预售公寓市场的主要买家,他们被极低的利率和稳定的租金收入所吸引。如今,随着联邦政策制定者限制移民,加拿大人口增长正在迅速放缓。同时,大量专为出租而建的新住宅也正在建成,这使得许多城市的租金在多年上涨后开始回落。

根据Rentals.ca的数据,2025年4月,多伦多一居室公寓的平均挂牌租金同比下降近6%,温哥华下降超过4%。这对租户来说是好消息。但对投资者来说,高利率带来的持有成本正在上升,租赁回报变得不再有吸引力。

还有数以千计的投资者正面临巨大亏损,因为几年前购买的预售公寓如今价值缩水。萨雷茨基表示,温哥华有些项目当时的预售价高达每平方英尺2,500加元,而现在的评估价却只有1,900加元。 “一批投资者将会被深深地‘烙伤’,他们会说,算了吧,我以后再也不买投资型公寓了。”他说,“从长远来看,这其实是健康的。市场会重新平衡,会有更多终端用户进入市场。”

痛心!加拿大发生致命车祸:47岁父亲和11岁儿子身亡,涉事司机已被控制

周四晚间多伦多士嘉堡发生一起车祸,一名父亲和他 11 岁的儿子不幸身亡。当时两人共乘的摩托车与一辆汽车相撞。

多伦多警方和医护人员于傍晚6点20分后接到报警,前往晨兴以东、金斯顿与曼斯交汇处的事故现场。值班警司布赖恩·马斯洛夫斯基表示,一辆银色日产汽车当时正沿曼斯北行,试图左转进入金斯顿,在路口与一辆南行的红色本田摩托车相撞。马斯洛夫斯基称,摩托车上的驾驶员(47岁男子)和乘客(其儿子)在事故中均受危及生命的重伤。男子当场被宣布死亡,11岁男孩被送往创伤中心后不久也不幸离世。警方称,日产汽车的 68 岁驾驶员留在现场,正配合调查。目前事故原因尚不明确。当被问及是否涉及超速时,他表示:“我们正在调查所有可能性。” 他补充道:“我们的交通重建专家正在查看当地视频证据和目击者证词,一切都在调查范围内。”

0
  • 最新评论
  • 游客屏蔽

    回国还是避开加航的好,只是好奇东航为啥不恢复直飞温哥华的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