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确诊到死亡仅3月 经常手麻可能是5种大病征兆

家庭医生在线+-

30岁的王女士(化名)是位幸福的二孩妈妈,一双儿女活泼可爱。因日常频繁抱娃,她偶尔会感到手脚发麻,起初并未在意,总想着歇一歇便能缓解。

然而4个月后,发麻症状非但未消,反而愈发严重。她有时手握物品,却好似隔着层雾,触感模糊,仿佛握着的不是实物。

察觉异样的王女士急忙前往医院检查,结果如遭雷击——竟被确诊为脑瘤!

所幸,后续治疗成效显著,她脑中的肿瘤大幅缩小,病情逐步稳定。此事也敲响了警钟:脑瘤绝非小疾,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身体表现,或许正是它潜入的“暗号”。

脑瘤即颅内肿瘤,可侵袭各年龄段人群,20至50岁间尤为高发,且恶性占比近半。恶性脑瘤患者平均生存期仅12至13个月, 若病情凶险,从确诊到离世甚至短至3个月,其危害之烈可见一斑。

01

为何手部发麻与脑瘤有关?

1.神经压迫

脑瘤生长可能压迫周围神经组织,尤其是负责手部感觉的神经通道。当肿瘤位于大脑运动皮层、感觉皮层或脊髓等区域时,会直接阻断神经信号传导,导致手指或手掌出现麻木、刺痛等异常感觉。

研究显示, 约20%-30%的脑瘤患者在早期会出现手部麻木或感觉异常,这种麻木感通常没有明确诱因,且 难以通过活动手臂缓解,甚至可能随时间推移扩大范围。

2.颅内压增高

脑瘤体积增大可能引发颅内压升高,导致脑循环受阻。当视神经乳头水肿时,患者不仅会出现视力下降,还可能因神经传导障碍间接影响手部感觉功能。

3.运动神经干扰

近40%的脑瘤患者在早期会出现手部运动障碍,表现为筷子拿不稳、系纽扣吃力等协调性下降症状。这种运动神经卡顿现象多与 肿瘤压迫运动中枢或小脑区域有关,导致肌肉运动失调,进而引发手部无力或颤抖。

4.神经信号紊乱

当脑瘤压迫大脑运动中枢或小脑时,神经信号传输会出现混乱,导致肌肉运动失调。约15%-20%的脑瘤患者会出现手部抖动,且 常伴随单侧手臂乏力、头痛加剧等复合症状。

从确诊到死亡仅3月 经常手麻可能是5种大病征兆

02

经常手麻可能是5种大病的征兆,

需结合症状特点及时排查

1.脑部血管疾病

脑梗塞、脑血栓等疾病导致血液循环障碍,末梢神经缺血缺氧,引发手麻、四肢无力、头痛头晕等症状。

2.颈椎病

颈椎退行性病变(如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根,导致手麻、上肢无力、颈椎酸痛等症状。

麻木 多与颈部体位相关,长期低头工作者高发,可通过颈部CT或磁共振诊断。

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长期高血糖损伤神经末梢,导致手麻、刺痛、蚁走感等症状。

麻木呈对称性分布,常伴体重变化、多尿等,需定期血糖监测与神经病变评估。

4.腕管综合征(鼠标手)

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引发拇指、食指、中指麻木,夜间或清晨加重,严重者可致肌肉萎缩。

程序员、厨师等长期腕部重复劳作者高发,需结合职业史与症状特点诊断。

5.多发性硬化症

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神经信号传导受阻,出现手麻、视力模糊、平衡失调等症状。

年轻女性多见,需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与影像学确诊,需长期免疫治疗。

其他需警惕的疾病:

痛风:尿酸结晶沉积压迫神经,导致手麻、关节肿痛,需检测尿酸水平。

胸廓出口综合征:臂丛神经受压引发手麻,需结合体格检查与影像学诊断。

动脉粥样硬化:四肢动脉血流受阻导致手麻,常伴肢体无力、发凉,需血管超声检查。

末梢神经炎:肢体远端感觉运动障碍,伴肌肉萎缩、指甲粗糙,需神经电生理检查确诊。

贫血:氧气供应不足引发手脚麻木,需血常规检测血红蛋白水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