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这些食物让人上瘾 但危害极大

加西网+-

近期,麦克马斯特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揭示,超加工食品(UPF)不仅与高血压、胆固醇升高等健康问题相关,还可能通过一系列机制对心脏代谢造成负面影响。

该研究对6000名加拿大成年人进行了精确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超加工食品的摄入量与心脏病、2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显著相关。

该项研究由麦克马斯特大学运动机能学研究团队主导,并于本周三在同行评审期刊《营养与代谢》上正式发布。研究人员发现,即使在调整了体重指数(BMI)、体力活动水平以及社会经济因素后,超加工食品与心脏代谢健康问题之间的关联依然显著。

超加工食品的影响

根据CBC的报道,研究共同作者、博士生安吉丽娜·巴里克(Angelina Baric)表示,超加工食品(包括薯片、热狗、熟食肉类、蛋白棒和健康早餐麦片等)通常含有大量添加剂、糖、钠和饱和脂肪。研究显示,这些食品的摄入不仅与血脂、血糖异常以及心脏病风险增加有关,还可能通过炎症反应、胰岛素抵抗等机制加重健康问题。

巴里克补充道:“这些食品通常由天然食品中提取的成分组成,但却远离了自然的食物形态。例如,即使是号称健康的食品,如蛋白棒和早餐麦片,也属于超加工食品的一部分。”

影响因素与社会经济差异

该研究还发现,低收入家庭和低教育水平人群的超加工食品摄入量较高。研究指出,这类食品的广泛消费可能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有限的营养知识以及不平衡的社会资源分配有关。

“食用超加工食品的风险不仅存在于低收入群体,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群,特别是健身和健康市场的消费者,也可能食用蛋白粉、能量饮料等超加工食品。虽然这些食品有时被视为健康选择,但它们仍然包含大量的人工添加成分,”巴里克解释道。

心脏代谢风险的潜在机制

研究团队还发现,超加工食品对心脏代谢的影响可能并不仅仅通过体重增加发生。巴里克指出,这些食品可能引发炎症反应、改变体内的营养成分吸收机制,甚至通过激活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加速健康风险的发生。

“我们的身体可能已经开始将这些食品视为‘非食物’,而是一些无法识别的化学物质,”巴里克补充道。

提高认知和食物可负担性

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团队表示,改善公众对超加工食品危害的认知,特别是在高风险群体中,至关重要。研究建议通过标准化包装标签、限制超加工食品的营销活动,并改善健康食品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从而降低超加工食品的摄入量。

研究还提到,超加工食品与传统的加工食品不同,后者通常成分较少,并且可能只包含如油、水和盐等基本成分。相比之下,超加工食品含有大量人工成分和添加剂,且这些成分的长期影响对健康的危害远远超过一般加工食品。

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不仅为超加工食品的健康风险提供了科学证据,还呼吁采取更多的公共卫生措施,减少这一类食品的消费,尤其是在社会经济较为薄弱的群体中。通过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提高健康饮食的可获得性,可能在未来有效减少一系列与超加工食品相关的健康问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