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房市"崩了"!最大城市销量暴跌 创30年最惨

温哥华港湾+-

1、加拿大房市"崩了"!最大城市销量暴跌23%,创30年最惨

根据加拿大皇家银行(RBC)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在美国总统川普发起的贸易战重压下,加拿大的房地产市场正在“崩裂”,全国多地的房屋转售数量显著下滑。

报告引用了MLS房价指数数据,这是反映某个市场中房屋中位价格的指标。

RBC经济学家Robert Hogue指出,安省南部和BC省的购房热度出现最明显的下降。贸易战带来的不确定性让很多人不敢做出像买房这样的大额财务决策。

Hogue在报告中写道:“贸易战正对加拿大房市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潜在的经济冲击让许多准买家陷入犹豫。”

目前,多伦多、温哥华和卑诗菲沙河谷等市场由于房屋滞销,房价持续下跌,房源库存增多,使得买家占据主导地位。安省的汉密尔顿、基奇纳-滑铁卢和剑桥等地也出现类似房价下滑的趋势。即便是此前非常火热的市场也在迅速降温,例如卡尔加里的年度房价出现5年来首次下降。

Hogue指出,阿省的埃德蒙顿、萨省的萨斯卡通和里贾纳,以及魁省的魁北克市和大西洋地区的圣约翰等城市,目前看似仍较为稳健,但也无法完全摆脱贸易战带来的焦虑情绪。

虽然买家趋于谨慎,但房主出售意愿并未减弱,房源仍在不断增加。以多伦多为例,新挂牌房源数量上涨了8.1%,但房屋转售数量却暴跌了23.3%。

Hogue称多伦多房市已陷入“低谷”:“4月的销售交易是过去30年来的最低水平(仅高于2020年疫情封锁期间),这是连续第二个月交易异常疲软。”

卡尔加里的情况更为严重,新挂牌房源增加了15.7%,但销售却下跌了22.3%。跌幅最大的是卑诗菲沙河谷地区,房屋销量同比下降了29.1%。

不过,也有部分市场出现企稳迹象。蒙特利尔的房屋转售量基本趋于稳定,自今年前两个月下降近12%后,后续仅下降0.2%。

专家表示,当前的买房犹豫主要源于心理层面的担忧,特别是对贸易战可能影响自身经济状况的担心。

抵押贷款专家Penelope Graham表示:“很多准买家担心贸易战影响收入,因此不愿做出重大财务决定,比如贷款买房。即便现在市场条件相对友好,利率和房价都较为温和。”

抵押贷款专家Clay Jarvis则指出,川普的贸易战正在“堵塞房地产市场的动脉”,不仅影响住宅房地产,就连商业地产也受到了冲击。

“如果你担心失业潮,就不会急着去扩大租赁房产组合。”Jarvis说。“生活成本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人们连日常开支都难以应对,或者不得不靠借债维持生计,自然无力承担按揭。”

Jarvis认为,对于打算在今年夏天买房的人来说,其实是一个“有利时机”。

“如果你有稳定工作和充足首付,现在其实是不错的买房时机。抵押贷款利率较低,房源充足,意味着竞争减少、议价空间变大。”

Graham也表示,鉴于市场上的高库存,买家可以避免过去那种恶性竞价战,并在购房前可以争取验房条款。

Graham建议:“有买房意愿的人应尽快获得贷款预批资格并锁定当前利率。如今的经济环境变化迅速,市场情绪和影响利率的因素随时可能突变。”

相比之下,卖家的处境就不那么理想了。

“由于市场库存积压,现在卖房并不占优势。如果非卖不可,那么定价必须回归现实。疫情期间那种抢房盛况已经一去不复返。”

2、加州跪求加拿大人: 超1000家酒店75折! "没有你们就没有今天的加州"

为了吸引加拿大游客重返“阳光之州”,加利福尼亚州正在加大宣传力度,推出全新旅游宣传活动,并为加拿大游客提供高达25%的酒店折扣。

今年4月,加州州长纽森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视频,邀请加拿大人前来加州旅游,并表示他们正在启动一项专门针对加拿大市场的旅游宣传活动。

他在视频中说:“当然,某些人在华盛顿总喜欢搅局,但别让那影响了你的海滩计划。加州是终极的度假乐园——距离华盛顿2,000英里,心态却完全不同。”

作为该推广的一部分,加州与旅游网站Expedia合作,为加拿大游客提供专属优惠。

如果你仍在幻想加州阳光,只需是加拿大人,就有资格享受超过1,000家指定加州酒店的75折优惠,涵盖城市中心酒店到放松度假型的度假村。

加州旅游局发布新闻稿称:“本次宣传活动包括一支新的视频,强调加拿大游客对加州的重要性,并宣布与Expedia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加拿大人打造专属页面,提供超过1,000家酒店、活动与景点的高达25%优惠。”

如果想预订折扣房间,只需访问Expedia推出的“California loves Canadians”专题页面,选择不同地理位置和价位的酒店。

虽然价格可能变动,但一些特色酒店都在打折中。

此外,一段30秒的宣传视频表达了加州对加拿大的感激之情,配音中说:

如果没有你们,

我们不会如此美丽,不会如此浓郁、迷人;

如果没有你们,

我们的海岸线不会如此标志性;

我们的电影也不会如此震撼人心。

说到底,没有加拿大,就没有今天的加州。

谢谢你们,加拿大。”

加拿大游客对加州旅游业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2024年,有180万加拿大人访问加州,消费达37.2亿美元(约合51.3亿加元)。加州近120万旅游与酒店业员工的生计与此息息相关。

但据全球旅游数据公司OAG 3月发布的报告,加美之间的航班预订量显著下滑。4月份同比下降达75.7%,而6月也下降了71.6%。

尽管美国通常是加拿大游客的热门目的地,但Skyscanner最近的报告显示,许多加拿大旅客因各种不满,正考虑前往其他国际目的地或选择在国内旅行。

3、加拿大内部"贸易战", 各省互不认账! 卡尼强推大统一, 人均或增收$2900

加拿大总理卡尼的标志性承诺之一即将兑现,即消除省际贸易壁垒,让加拿大人更容易地相互开展贸易。

卡尼在其当选后的首次新闻发布会上就已重申了在7月1日加拿大国庆日前拆除贸易壁垒的承诺。昨天,卡尼与加拿大各省省长会面,向他们介绍了他与美国总统川普的会晤情况,并讨论了取消省际贸易限制的事宜。

然而,专家们纷纷指出,这项承诺注定是一场艰难的战斗。毕竟,涉及的不只是联邦权力,更牵扯到各省的“本地利益”与“潜规则”。

根据 2024 年秋季经济声明,如果能成功打破内部贸易壁垒,加拿大的人均 GDP 有望增长高达 4%,即人均多出 2,900 加元的经济效益!

加拿大制造商与出口商协会主席 Dennis Darby 表示,“卡尼计划在 7 月 1 日前提交相关法案,其中将涵盖跨省职业认证、重大工程项目的影响评估等关键内容。”

然而,这些目标说来容易做来难,尤其在某些行业,比如酒类贸易,光靠联邦立法远远不够。

安省本地酒业协会负责人 Michelle Wasylyshen 指出,她的一些会员在向魁省销售葡萄酒时面临的障碍,比出口到日本还多。

“联邦的限制可以轻松取消,问题在于各省自己的酒类法规太复杂了。”她解释说,比如各省对酒类设定的“加价机制”差别巨大,这直接影响销售意愿。“比如要卖酒到新斯科舍省,那里的加价结构高得令人望而却步。再比如魁省的 SAQ 系统,比安省的 LCBO 加价高出 25%。”

有些省份甚至将来自外省的酒商视作“竞争对手”,从而有意设置门槛。

所谓“内部贸易壁垒”,并不仅限于商品交易,也包括服务和职业资格认证等各个方面。

例如,一位持证电焊工想从安省搬到阿省工作,可能需要重新申请执照;一瓶在卑诗省合法生产的葡萄酒,运到魁北克销售时可能要经历繁琐的审查和高额加价;甚至运输方面,不同省份对于卡车的轮胎、安全套件等也有各自标准。

“各省对卡车何时能上路、用什么规格的轮胎,甚至应配备哪些安全设备都有不同要求,”Darby补充道,“这无疑增加了跨省运输的难度。”

尽管挑战重重,卡尼政府正在加速推动。近几个月,已有部分省份主动表态支持改革。

康考迪亚大学经济学家 Moshe Lander 指出,实现完全统一几乎不可能,但“互认”机制或许是务实选择。

所谓互认,即各省虽保留自身标准,但相互承认彼此的认证结果。比如:“若一辆卡车在卑诗省被批准上路,阿省也应认可其合法合规。”

司机执照就是个好例子:每省颁发自己的驾照,但全国甚至美国都认可。同理,一个在魁北克或安省获得焊接资格的技工,也应能在阿省或萨省工作,无需重新认证。

不过,Lander 也坦言,即使顺利取消内部壁垒,仍不足以弥补与美国发生长期关税冲突所造成的损失。

“这并不能替代我们对美国市场的高度依赖。但它可以让我们在关税战中多撑几个月甚至一年,那对谈判就极其有利。”

卡尼政府的这一改革承诺,虽然充满挑战,但确实事关国家整体竞争力和民生福祉。从本地酒庄到小型制造企业,从打工技工到自由职业者,若能真正打通省际之间的“经脉”,将极大释放经济活力,惠及千家万户。

只是,省与省之间几十年来形成的“利益藩篱”,真能在几个月内彻底拆除吗?

4、川普与英国达成贸易协议:加拿大下一步谈判心里有底了

美国总统川普今天在白宫椭圆办公室宣布与英国达成初步贸易协议。虽然协议细节仍不明朗,但专家指出,该协议对包括加拿大在内的其他国家释放出具有重要信号:川普政府愿意谈判,但不会轻易取消关税。

据报道,协议中美方将维持对大部分英国商品的10%基础关税,取消对英国钢铁和铝产品的关税,英国汽车出口至美的配额设为10万辆,其上征收10%关税。

卡尔顿大学国际事务教授Fen Osler Hampson指出,这项美英协议虽然尚未最终定案,但至少表明川普政府愿意就贸易进行磋商与妥协。

对正准备迎接《加美墨协定》审查的加拿大而言,这可视作一个积极信号。

不过,Hampson也提醒,川普可能愿意降低关税,但并不打算全面取消关税。这意味着即使谈判成功,加拿大出口商仍可能面对一定的贸易壁垒,尤其在汽车、乳制品等敏感领域。

这项英美协议将为加拿大提供一个谈判的模板,如何在“保住出口份额”与“接受有限关税”之间取得平衡将是关键。

Hampson表示,加拿大需要准备好在特定领域让步,同时争取获得更广泛的市场准入,以应对川普“以关税为谈判工具”的策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