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急了!"把我们划给加拿大" 边境城镇撑不住了
温哥华港湾(BCbay.com)肖莉综合报道:“Costco今天居然空荡荡的!”
“我竟然开始想念以前堵在路上的时候了…”
你没听错,现在的美国人,已经开始怀念加拿大游客了!
他们高呼:为什么不并入加拿大呢?
与此同时,美国的部分边境城市也接连放出大招,吸引加拿大游客前来。
比如,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的30多家商号近日将联合举行“向加拿大朋友张开双臂”(Open Arms for Canada)特惠行动,让加拿大人以1加元兑1美元的汇率付帐,基本相当于打7折。
彭博的报道称,最近加美关系紧张,加拿大人不去美国了!经济高度依赖加拿大游客的美国华盛顿州,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冲击——一些商家被迫裁员甚至关门,整个社区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曾经热闹非凡的华盛顿州贝灵汉市(Bellingham),现在冷清得让当地人有点不适应。
这里距离温哥华不足一小时车程,一直是大温居民周末“扫货”的首选地。那些年里,从Costco到Trader Joe’s,从加油站到商场停车场,加拿大车牌随处可见。
不仅如此,加拿大和美国人之间的一些“边境摩擦”也真实存在。比如,加拿大人疯狂扫光了当地人的牛奶、鸡蛋和汽油;商场的停车位常年被加拿大人“霸占”,甚至是他们的开车技术也常常被美国人吐槽。
如今的贝灵汉大把车位,安静到令人烦躁,当然更让人崩溃的是,失去了加拿大人的小城,正在面临经济寒冬!
不少美国人开始怀念起Costco里人山人海、马路上疯狂堵车的日子!
在本周的贝灵汉Reddit论坛上,一位网友甚至用了《泰坦尼克号》的表情包来致敬“过去的美好时光”。
配文是:“在贝灵汉太容易找到停车位的时候”,“我们对过去好日子里曾经说过的那些话,感到抱歉…”
底下的评论更是一片感慨:
“Costco今天人超少……突然有点不习惯。”
“我竟然怀念起以前的车流了。”
“今天去Trader Joe’s,几乎没人。”
另一个经济严重受影响是波因特罗伯茨(Point Roberts)小镇。这座仅有1300名常住居民的小镇地理位置特殊,位于美加边界线上一个“被加拿大包围”的半岛上,与美国本土隔绝,唯一的陆路出入必须经过加拿大。
过去,这里也是温哥华居民周末购物、接收包裹、加油吃饭的热门去处。
“没有加拿大人,我们根本活不下去”!镇上唯一一家大型杂货店的老板海顿(Ali Hayton)无奈地说。
她表示,杂货店的营业额比去年同期暴跌了30%,已经开始减少订货,甚至调低了汇率,只为吸引顾客回来。
但她仍担心,这些努力是否足以支付17名员工的工资。
和她一样焦虑的还有汉森(Tamra Hansen),她在镇上开了两家餐厅,现在也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我们就像一个矿业小镇,当‘矿’关了,镇子也就完了”,她形容道。
随着加拿大人不再“南下”,包裹代收业务也遭遇重创。一家位于波因特罗伯茨的代收点在3月关门,业务量同比暴跌75%。
有居民甚至表示,现在的情况比新冠疫情期间还糟糕——那时候至少还有政府补助,而现在什么也没有。
在镇上的另一头,曾经颇受游客欢迎的“橡皮鸭博物馆”也决定搬迁到加拿大境内的措瓦森镇。博物馆联合创始人金(Neal King)说,游客大幅减少,加上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博物馆的纪念品价格可能上涨3倍,“留在美国,根本撑不住。”
这一切的背后,当然是贸易大战引发的加拿大人的抵制。此外,就算还有加拿大顾客愿意南下,他们也得为这份“忠诚”付出额外代价。
一位顾客在海顿的店里花了200美元买杂货,结果在过关时被要求支付25%的关税,“所以他们只能回来退货。”
更让人心寒的是,美国边境执法近期变得更加严厉,一些游客被搜查电子设备甚至无故被关进小黑屋的新闻频频登上加拿大媒体头条。
川普政府的政策也引发了很多美国人的不满,就在上周,数百人在贝灵汉市中心举行了一场反川普示威活动。
此前,不少华盛顿州居民也曾聚集在安吉利斯港(Port Angeles)的渡轮码头旁,向来自卑诗省维多利亚的加拿大游客表白:
他们高举着“我们爱肉汁芝士薯条(Poutine)”、“接纳我们作为第11省”的标语,挥舞着加拿大国旗,向他们的邻居们欢呼。
“我们真的很尊重你们。我们爱你们。我们的总统并不代表我们。”安吉利斯港居民皮特(Tom Peet)向CTV新闻如此表示。
面对困境,一些美国居民甚至开始反思:既然我们这么依赖加拿大,不如就干脆加入加拿大?
“很多人都在说,干脆把波因特罗伯茨划给加拿大得了。”杂货店老板海顿苦笑道,“因为现在的我们,真的像是在孤军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