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6月恐重启降息! 专家狠批: 央行犯下大错
尽管3月消费者在美国关税实施前抢购商品,拉动了零售销售增长,但经济学家指出,加拿大居民在非必需品和周期性商品上的支出正在减弱,这应促使加拿大央行重新启动降息。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今天发布的初步估算,3月份零售销售环比增长0.7%,为今年以来首次增长,较2月份0.4%的萎缩有明显改善。
2月份的实际数据符合分析师预期,但剔除汽车和汽油的核心销售环比上涨0.5%,远高于预期的-0.2%。
Rosenberg Research & Associates Inc.创始人、经济学家大卫·罗森伯格(David Rosenberg)表示,2月份数据中隐藏着一个“惨淡的信号”,因为“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的支出下跌了1.7%,此前一个月也下降了1.4%。”
他还指出,非核心品类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来自食品和药品销售的增加。
BMO经济学高级副总裁兼高级经济学家谢莉·考希克(Shelly Kaushik)表示,3月销售预估或许更值得关注,因为它反映了在美方关税生效前汽车销售预期的大幅增长。
但她指出,等5月发布剔除汽车销售的详细数据时,预计将表现“明显疲弱”。
美国总统川普曾在3月表示将对汽车加征关税,并于4月3日生效,加拿大于4月9日宣布反制措施。
考希克在一份报告中写道,鉴于关税局势持续不稳,2月份的数据“更像是通过后视镜观察”。
CIBC资本市场经济学家凯瑟琳·贾奇(Katherine Judge)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今年第一季度的零售销售“几乎停滞”,与去年第四季度年化增长5.6%的强劲表现相比大幅下滑。
她表示,汽油价格下降并未刺激消费者将钱花在其他领域。
尽管经济学家们预计第一季度GDP数据对第二季度的“传导效应”尚可,但普遍认为这种强势不会持续。
贾奇预计,由于“特定行业”关税影响,失业率将上升,消费者和企业信心继续下滑,这将为加拿大央行在6月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提供“充分的GDP疲软证据”。
罗森伯格认为,加拿大央行未来还将继续降息。
“目前经济环境疲软,再加上不确定性上升,加拿大央行应该毫不犹豫地重启降息路径,并持续到政策利率至少降至中性区间下限(2.25%)为止。”
罗森伯格:加拿大央行因过于保守而犯下重大错误
加拿大央行在最近一次会议上决定按兵不动——这个决定它迟早会后悔。
央行还取消了前瞻性指引,并列出了两种情境:一种是完全寄希望于美国将撤销大部分贸易战措施(这属于一厢情愿);另一种则是假设关税威胁持续并得以实施,最终导致相当深度的衰退。
虽然决策者没有对两种情境的概率进行评估,但即使第二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不小,加拿大央行作为风险管理者,也应该采取额外的保险措施。基于这一恶化情景,央行自身也承认:
“到2026年第一季度,产出缺口达到-1.7%,随后在预测期内略有收窄。经济中的过剩产能在整个预测期内对通胀施加下行压力,尤其体现在服务行业价格上,而这些价格并未受到关税直接推动。”
加拿大央行必须认识到,国家已身处一场经济战争中,它应当保护国民免受极端风险影响。如果第二种情境成为现实,那么政策利率就不得不降至2%以下。
而最坏的情境应当作为第三种明确发布的情境,其中产出缺口扩大至-3.6%,核心通胀下滑至1.5%,这将意味着隔夜利率必须回落到接近零的水平。
这是“泰勒规则”(Taylor Rule)所清楚表明的结果。幸运的是,加拿大央行行长蒂夫·麦克勒姆(Tiff Macklem)和他的团队已经认识到在上一个紧缩周期中政策过于激进,并迅速启动了政策修正进程。
但我仍然认为,上一次会议是一个被错失的机会,本可以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为本已因美国关税战而受创的经济提供支持。
此外,尽管目前的官方失业率为6.7%,综合R-8(包含非正式和边缘就业的更广义失业率)为9.5%,我们的研究表明,当前经济中的通缩性“产出缺口”更接近-2%,而非央行新设定的-1%至0%的区间。
因此,决策者理应早已将利率引导至2.25%-3.25%“中性名义利率”范围的下限,而不是仍停留在中间水平。
至少欧洲央行(ECB)算是看清了形势。尽管其核心通胀率仍高于加拿大,但上周仍将基准利率从2.50%下调至2.25%,这是过去八次会议中的第七次降息。而且,欧洲央行并未绕来绕去地设定多个情境,而是直接对公众说了实话:“经济前景被极度不确定性所笼罩。”
因此,投资者对欧洲央行的下一步行动没有疑虑。欧洲市场早已提前定价ECB将降息,决议之后更是进一步押注今年还有两次降息。
这一切让我不禁质疑:为何加拿大央行表现得如此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