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涨价潮来了,加拿大6900家超市涨价
美国和加拿大的贸易战的第一波关税涨价潮开始爆发了。
据CBC报道,加拿大食品行业专家指出,持续数月的贸易拉锯战已开始影响老百姓的日常消费和餐桌上。
加拿大独立杂货商联合会高级副总裁 Gary Sands表示,中小型超市进货成本明显上涨,尤以需缴纳关税的美国生鲜农产品涨幅最为显著——这类商品因易腐特性周转极快。
他解释,"如果食品制造商给你4%、5%、6%,有时甚至是两位数的涨价,微利经营的零售商别无选择,只能将其转嫁给消费者。"
作为加拿大对美国关税的回应,联邦政府于3月4日对价值300亿的美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受影响的商品包括橙汁、部分浆果、坚果、番茄酱、虾类等。这些报复性关税的影响正开始在供应链中显现。
此外,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数据也显示食品价格小幅上涨。2月份,商店购买的食品价格较2024年2月上涨2.8%,而3月份的同比涨幅升至3.2%。
萨斯喀彻温大学农业与资源经济学教授Stuart Smyth表示,关税可能是影响因素之一。
"自2月初以来,关税威胁一直存在,时有时无,这种不确定性正影响许多商品的价格。"
美,加产品价差对比鲜明
受关税影响的商品价格在超市货架上也变得明显。以橙汁为例,美国产品的价格通常高于加拿大本土产品。
Loblaw网站上的无果肉橙汁价格对比显示,标有"加拿大生产"的产品与美国进口(标注受关税影响)的产品存在显著价差,加拿大产品便宜高达42%:
President's Choice品牌无果肉橙汁(加拿大生产)售价5加元(每100毫升0.32加元)
Simply Orange(同为加拿大生产)售价7.69加元(每100毫升0.50加元)。
而美国生产的Tropicana无果肉橙汁售价8.72加元(每100毫升0.66加元)。

Metro超市(主要在安大略和魁北克)的情况类似,加拿大产品便宜高达一半:
2.5升装Irresistibles无果肉橙汁在线售价6.99加元(每100毫升0.28加元)
而同规格的Tropicana橙汁售价13.99加元(每100毫升0.53加元)。
连锁反应蔓延:加拿大加工食品也受影响
加拿大食品、健康与消费品协会首席执行官 Michael Graydon表示,除了美国商品直接涨价外,关税也开始推高加拿大本地食品生产商的成本。
例如,使用美国番茄的加拿大番茄罐头生产商自3月初起就面临原料关税。咖啡、巧克力和坚果等常用于加拿大食品生产的商品也被列入报复性关税清单。
他表示,所有这些都增加了加拿大食品生产商的成本。目前,他所接触的生产商大多选择自行消化成本上涨,倾向于观望动荡的关税局势是否会再次变化,而非立即提价。
总结一下,目前受贸易战影响涨价的主要产品包括:
橙汁
部分新鲜农产品(具体种类未完全列举,但包括美国进口的易腐品)
坚果、番茄酱、虾类
咖啡、巧克力
潜在影响但未明确涨价的品类:
浆果(部分美国进口品种)
绿叶蔬菜(目前免征关税,暂未涨价)
但由于"购买国货"需求增加,加拿大本土产品价格可能因需求上升而波动。
中小超市商店受更大冲击
Sands表示,"购买加拿大货"运动给小型零售商带来了额外压力,他们正尽力快速调整供应链。
"消费者对此非常直言不讳,他们希望货架上尽可能多地看到加拿大产品。我在这个行业25年,从未见过这种情况。"
他们正努力从南美而非美国采购农产品,但Sands表示,这类供应商更换对小企业来说难度很大。
Michael von Massow 也持相同看法。
例如,由于橙子被加征关税,杂货商可能转而采购土耳其或南非的更便宜橙子,而非美国产品。采购量大的买家会优先获得供应,这意味着采购量小的独立杂货商可能难以调整供应链。
Sands 补充说,一些囤积美国商品的杂货商现在发现难以销售。这使他们陷入困境,无法收回成本,进一步加剧了经营压力。
关税涨价潮才刚开始
尽管目前超市杂货商和货架上已能看到关税的影响,但这只是开始!其全面影响尚未完全显现。部分价格上涨并非由关税直接导致。
Graydon 表示,当供应商希望涨价时,大多数零售商会要求其提交申请并说明理由。这一流程通常需要6至12周,意味着我们一些涨价尚未开始体现。
对于普通消费者,现在很多人购物买菜都学会了比价或者找特价品买。
另一方面,von Massow指出,超市商品的多样性帮助加拿大人避开了高价关税商品。除非消费者坚持购买Tropicana等美国品牌,否则他们可以通过选择加拿大替代品来规避影响。
他补充说,关税对食品的影响也受到联邦政府对报复性关税清单的选择限制。他指出,加拿大每年此时大量进口的美国绿叶蔬菜并未被加征关税。
"我认为政府在首轮关税中非常谨慎地选择了产品,以最大化对美国的压力,同时最小化对加拿大消费者的影响。"
von Massow表示,随着天气转暖,加拿大进入种植季节,本土农产品的供应将增加,从而避免关税和供应链相关的价格上涨。
关税的账单,最终由普通老百姓支付。贸易战的尽头,没有赢家——只有越来越贵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