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秒扫空货架”!加拿大华人排队疯抢 险些开打
《港湾播报》20250220-1
疯抢!加拿大大批华人寒风排队!1秒扫空货架+险些开打 同胞直呼"丢脸"
本周,加拿大鹅(Canada Goose)在多伦多的开仓特卖会强势回归,吸引了不少华人前去抢购。昨天(周三)是VIP开仓第一场,虽然这两天多伦多天气很冷,白天体感低至-16℃,但丝毫没有影响人们买买买的热情,不少人一大早就出动排队了。据现场华人网友透露,当天VIP场是中午12点才开始,但早上10点多到现场后,前面已经有大约40个人在排队了。从图片来看,人们都是“全副武装”,穿着厚实羽绒服,戴着帽子和口罩,寒风中苦等将近2个小时,也是很拼了!
如果来得稍晚点的话,长队就更夸张了,拐个弯还看不到头 。据华人网友@Justine想度假透露,就算是进入了卖场,也不能精挑细选,限时一个小时就得离场。她不禁感叹:“大鹅开仓抢不到一点,抱着代购的心,做不了一点代购......VIP场一个小时就被赶出来了!”
另外一名华人网友@momo也描述了现场疯狂的场景:“战斗力太强了!很多人都是飞奔着买的,还有一些是整个货架小手一拉,all in。当时排队把大家放进场地里的景象,就像把人饿了5天放出来抢馒头一样......”
最最最夸张的是,开仓竟然有热门款摇粒绒外套,更是上架就遭哄抢,甚至有人为抢这款大打出手!网友@柚子柚子发帖称:“求求大家不要加价买fleece hoose!你们不知道那些人是怎么从货架上抢到的。真的很尴尬,那些安保一直在喊,衣架都折了,男生和女生抢,还吵架,差点打起来!其他人是一下子拿一把,货架秒空,那些保安都好无语......”
同样在现场的其他华人也对这一幕直呼“丢脸”。 “是的,我也在现场,都吓傻了。太给中国人丢脸,男生更是厚着脸皮给女生抢衣服。” “基本都是中国人,旁边的黑人保安一直在说crazy...好多代购...都是几大袋几大袋拿。” “其实真的很丢脸,我上次去过的,人家刚推出一车新的,一下子全部抢走了!”
看到这,有不少人好奇,里面真的有那么值得抢吗?其实,从价格来看,大鹅开仓确实是划算的——动辄省几百、上千刀,如果能抢到合适的真的很值。比如,官网售价$1350的Junction Parka,以及通常售价$1575的Chateau Parka,现在统统算作不戴毛领的羽绒服——售价$600,比半价还便宜。
除此之外,官网售价$650的Youth Cypress Hoody,开仓价仅售$200;官网售价$845的Seawolf防水外衣,开仓仅售$300!所有带毛领的羽绒服外套售价$750,包括官网售价$2000+的远征、长款羽绒服Mystique parka、Langford等热门款式,这样一来最多能省上千刀,难怪遭疯抢的瞬间“秒空”。
"1万亿加元的海啸"! 加拿大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财富转移...
加拿大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财富转移,专家表示,这将对该国的社会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在2023年表示,从2023年到2026年,加拿大的婴儿潮一代将与他们的千禧一代和X世代子女之间转移约1万亿加元的财富。这些钱大部分来自房地产财富,因为许多婴儿潮一代受益于房价的急剧上涨以及其他投资。
萨斯喀彻温大学爱德华商学院的凯斯·威洛比 (Keith Willoughby) 表示,这种财富转移可能对更广泛的经济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我们正面临一场价值一万亿加元的海啸,正在袭向这个国家,这是我们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他说。这一现象在多伦多和温哥华等房地产价值上涨最为显著的城市尤为明显,但威洛比表示,萨斯喀彻温省也在经历这一变化。
威洛比表示,这些资金将重新流入房地产市场,因为这些子女将用获得的资金购买房屋,或者让父母直接出资支付首付款。鉴于加拿大的住房短缺,这一资金流入很可能会对住房市场产生上行需求压力。 “假设房屋供应没有增加,别墅和车辆的供应也没有增加,那么均衡价格实际上就会上升,”威洛比说。
根据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CIBC)的数据,2024年,31%的首次购房者获得了来自家庭成员的购房资助,而这一比例在2015年为20%。CIBC还报告称,赠与资金的平均金额大幅上升,2024年为11.5万加元,而2019年为6.6万加元。
这些财富转移加剧了数十年来的财富差距。加拿大统计局2023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在1990年代出生的人群中,那些父母拥有房产的人比那些父母没有房产的人更可能拥有自己的房产,比例是后者的两倍。
并非所有年轻加拿大人都会参与这一财富转移。那些几十年前没有参与加拿大房地产市场的新移民以及由于殖民法而被禁止参与的原住民,能够继承的财富较少。在保护区内,原住民被禁止拥有房产,并且不允许拥有和经营自己的生意。
加拿大自1972年以来没有征收继承税,因此这些重新分配的努力仍然是自愿的。但威洛比认为,加拿大作为唯一没有继承税的G7国家,应该考虑研究这一课题。 “几代人以来,我们一直依赖这个观念,即加拿大税务局只征收收入税,而不是财富税,直到加拿大税务局改变这一立场,或者政府改变这一观点,我认为我们离征收继承税还很远,”他说。 “我认为加拿大可以研究一下那些已经实施这一政策的司法管辖区,看看是否能从中提炼出一些好处。”
"低得离谱"! 加拿大机场坠机赔偿$3万遭炮轰! 幸存者: 我们离死亡仅差60秒
周三,达美航空宣布,将向坠机事件中的乘客提供3万美元的补偿。达美航空发言人在声明中表示:“达美关怀团队(Delta Care Team)已通知乘客,此补偿无附加条件,且不会影响其法律权益。”
幸存者Nick Costigan周三表示,他还没有“听到任何关于赔偿的消息。有人向我展示了30,000美元的赔偿金额。老实说,我的第一反应是,考虑到我们距离死亡只差大约60秒,这个金额低得离谱。我希望至少那些伤势更重的人能得到远远多于这个数目的赔偿。”
周三早些时候,多伦多一家律师事务所表示,已受理两名在事故中受伤的乘客的委托。Rochon Genova事务所航空诉讼部门负责人Vincent Genova在接受CTV News采访时表示,该律所正在代表一对加拿大夫妇,两人均在达美航空4819航班事故中受伤。Genova透露,这对夫妇遭受了瘀伤和软组织损伤,其中一人因持续性头痛,事发后已再次入院接受治疗。
此外,他的事务所已与美国律师取得联系,后者正在代理三名美国乘客,并预计将有更多乘客加入诉讼。Genova表示:“从今天的情况来看,我们已经有其他乘客与我们联系,客户可能会希望我们,也可能我们会建议他们,通过集体诉讼的方式推进案件。”此类诉讼将涵盖所有符合诉讼管辖权的乘客,除非他们选择退出。
同时,调查人员已开始清理周一在多伦多皮尔逊机场(Toronto Pearson Airport)跑道上坠毁的达美航空(Delta)飞机残骸。自该架载有80人的客机周一下午降落时翻覆并起火以来,皮尔逊机场五条跑道中有两条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导致连续第三天出现大量航班延误和取消。事故共造成21人受伤,其中20人已出院。加拿大运输安全委员会(TSB)周三称调查仍处于 “现场调查阶段”。“目前已开始移除事故飞机,并将其转移至机库进行进一步检查。”事故现场将在完成检查和清理后正式解除封锁。
社死了! Cybertruck彻底"沦陷"于加拿大30cm暴雪! 250万人围观群嘲
最近,加拿大安省和魁省一场大持续多日的大暴雪令人崩溃,蒙特利尔的积雪深度高达30cm,道路湿滑,行车极为困难!然而,在这场极端天气里,一辆价值近$10多万加币的特斯拉Cybertruck却在街头上演“车轮打滑大戏”——不仅原地挣扎、寸步难行,还被两辆小车轻松超越。这一尴尬场面被路人拍下后上传社交媒体,很快引来了超250万观看和35万点赞。
在视频中,这辆全新的Cybertruck被困在蒙特利尔一条积雪覆盖的主干道上,驾驶员反复尝试起步,但车轮疯狂打滑,车子几乎是在原地画圈。与此同时,后方一辆小型轿车耐心等待片刻,见Cybertruck丝毫没有前进的迹象,只好从旁边超车离去。据网友辨认——这辆车疑似是一辆本田飞度(Honda Fit)。紧接着,又一辆老款本田思域(Honda Civic)毫不费力地从旁边超车离开,而Cybertruck依然在原地挣扎,车主反复调整方向盘,但仍旧寸步难行。
这件事也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吐槽: “$10多万买了辆雪地雕花机,真是物超所值!” “视频还没结束,电池就已经没电了!” “特斯拉真的扛不住加拿大的冬天!”更有网友戏称,Cybertruck的四驱系统是不是“全靠信仰驱动”,甚至有人调侃这款车的“赛博朋克风”是指它只能活在科幻电影里,现实中根本不堪一击。Cybertruck自发布以来一直号称“硬派越野,电动猛兽”,但此次暴雪中的表现却让不少人开始质疑它的雪地性能。相比之下,普通燃油小车竟然能轻松应对雪地,让这款售价不菲的电动皮卡显得格外狼狈。
风向开始转!卑诗省改变毒品“安全供应”方式
卑诗省卫生厅宣布,卑诗省对其“安全供应戒毒计划”(safer supply) 从带回家自用模式 (take-home model) 改为目击模式 (witnessed model),即吸毒者在吸食毒品时将受到监视。
卫生厅长奥斯本表示,结束带回家模式的大改变对某些人来说会很困难,但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安全供应下的处方毒品被转移成非法街头毒品。奥斯本表示,医护人员将密切关注包括鸦片类药物氢吗啡酮在内的处方替代品的使用情况,这项变更将立即生效。她还介绍对药局“不良行为者”调查的最新进展,这些“不良行为者”涉嫌协助转移处方毒品并向吸毒者和医生支付非法回扣。
奥斯本表示,大约有 60 家药局涉嫌此案,“每一家”都将接受调查。大约两星期前,卫生厅内部一份简报被曝光,简报称,卑诗省处方的“相当一部分”阿片类药物和毒品替代品被转移到贩毒者手中,在和国际范围内贩运。